盲校语文跨学科融合创新教学方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田园
[导读] 自新课改以来,实施跨学科合作教学活动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只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顺利落实课程目标,那么各学科教师便可实现积极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
        田园
        湖北省蕲春县特殊教育学校    435300
        摘要:自新课改以来,实施跨学科合作教学活动便受到了广泛关注,只要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顺利落实课程目标,那么各学科教师便可实现积极合作,共同指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其中,盲校语文教师也要与充分利用其他学科的教学因素组织语文教育活动,以便顺利提升教学效益水平。本文将从“语文+音乐”、“语文+信息技术”、“语文+道德与法治”三个角度来分析盲校语文教师如何通过跨学科合作去创新教学形式,优化教学效果。
        关键词:盲校语文;跨学科合作;教学策略
        
        盲校是专门针对一些视力受损、视力不佳的学生所设立的学校教育平台,而由于学生本身的身体残缺,难以视物,所以我们要客观分析盲校生的认知特点,据此创新教学形式。普遍来看,由于视力受损,所以学生的其他感官能力会变得异常敏锐,尤其是听力水平会远远超出正常人。为此,盲校语文教师便要主动与其他学科教师积极合作,创新语文教学形式,以便顺利引导盲生自主学习语文知识。
        一、“语文+音乐”
        音乐本身就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情感共鸣,尤其是盲生,他们因为身体残缺而变得敏感,能够捕捉到音乐中的基本要素,准确领悟歌曲的情感基调,代入自己的情感。而且,在创设语境时,教师也时常会播放一些视听资料,通过丰富学生的视听感受去优化学生语感,以便顺利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此,盲校语文教师便要将因音乐教学与语文教学活动结合起来,用音乐去打动学生,让学生情不自禁地进入语文学习状态。
        就如在《秋天的雨》课文阅读教学活动中,我就尝试将语文教育与音乐教育结合起来,了解到音乐课程中有一首歌曲名为《小雨沙沙》,学生可认真倾听雨声,自然而然地进入到语境之中。因此,在课堂导入环节,我就播放了《小雨沙沙》这首儿歌,让学生细细感受歌曲中的雨声,以及因为下雨天所带来的情绪感受。实际上,我们班的学生因为视力受损,其他感官能力便显得非常敏锐,所以他们时常能够捕捉到下雨的声音,以及因为下雨导致空气变得湿润的环境变化。当学生听到儿歌之后,便自然而然地回想起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也能由此产生亲切感,一切喜欢雨声的学生还会产生愉悦、幸福的情感。在此基础上,我就指导本班学生阅读了《秋天的雨》这篇课文,学生基本上也能带着个人感情去朗读课文,能够体会到作者对秋雨的喜爱。这样一来,学生就可以顺利实现自主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风气。
        二、“语文+信息技术”
        目前,信息技术教学手段已经成为实施语文教育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可提供丰富的语文教学资源,也能创新师生互动形式,顺利解放教学时空,可谓是构建有效课堂的重要手段。为此,盲校语文教师便要将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课程结合起来,据此打造智能化的教学环境,以便有效引导学生实现自主学习。
        在组织语文教学活动时,我比较依赖信息技术,因为网络资源的种类非常丰富,盲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资料。

比如,盲生可以使用智能工具的语音功能搜索一些关键问题,手机也支持语音通话功能,比较适合盲人,学生可以自主搜索网络资源,学习语文知识。比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一课教学中,我就指导本班盲生利用智能设备搜索语音资料,即《富饶的西沙群岛》的朗读音频,以及一些名师上传到网络上的课文讲解视频,让学生在离开学校之后也能自主学习语文知识。在做作业的时候,我就让学生登录专门的作业帮平台,让学生选择朗读模式,据此指导学生解题、做题。
        三、“语文+道德与法治”
        德育教育已经成为学校的立校之本,盲校更加应该通过德育教育活动去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个人道德素养水平。语文课程本身就兼有人文性、工具性的教育特点,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涵。因此,盲校语文教师便要将语文教育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结合起来,既要指导学生积累语言知识,也要有效启发学生,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非常重视德育与智育的融合教育。就如在《总也倒不了的老屋》一课教学中,我除了指导学生学习了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言表达方式等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探索了故事类文本的布局结构与表达方式之外,我还非常留心学生对课文主旨的理解情况,让学生分析老屋的形象特点,重点分析为什么老屋会被称之为“总也倒不了的老屋”。在此过程中,学生可畅所欲言,而本班学生也一直处于家长的照拂下,也会受到陌生人的关照,所以能够清晰地感受到人性之美、人性之善,所以他们可以自觉总结出老屋的形象特点,即乐于助人、无私付出。这就可以对学生产生精神熏陶,有利于提升学生的素质水平,丰富学生的精神财富。
        总而言之,实施跨学科教学活动是非常关键的,它可帮助学生整合各学科知识,有利于促使学生活用各学科知识。因此,盲校语文教师便要主动分析其他学科与本学科的关联点,优化语文教学氛围,让学生顺利实现有效学习。
        参考文献
        [1]邝敏慧.盲校语文一年级新教材教学实践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18(23):65-67.
        [2]孙国.以生为本,提升盲校语文课堂教学实效[J].现代特殊教育,2018(23):68-69.
        作者简介:
        姓名:田园
        出生年月:19790116
        性别:女
        民族:汉
        籍贯:湖北省黄冈市
        学历:大学本科
        现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小学语文
        所在单位:蕲春县特殊教育学校
        学校所在地邮编:435300
        教材版本:人教版盲校实验教材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