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的探索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教育学文摘》2020年28期   作者:石卫东
[导读] 现如今,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已然成为一种趋势
        石卫东
        保定市徐水区南留中学  河北 保定  072550
        摘要:现如今,将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中已然成为一种趋势,多媒体地理教学即指地理教师在授课过程中,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借用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要素进行教学设计,将教学内容以多样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以期顺利完成授课过程,提升教学质量。
        关键词: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
        1初中课堂教学现状及问题
        目前初中课堂教学的模式仍以集体讲演式为主,且师生对交互式一体机等智能设备的应用处于初级阶段,课堂没有达到智慧性的要求。此外,当前初中课堂教学中主要还存在以下问题。(1)网络教学资源利用不足。初中教学课程中有概念性的原理知识,又有与生活实践相关的实验现象,因此要求教学资源形式多样化,才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目前,初中课堂教学中,主要以课件展示为主,配有图片和少量动态视频。教师在使用这些资源时,没有统一的下载平台,由教师自行准备,质量和数量得不到保障。因此,资源的使用没有系统性,也无法有针对性地阐释教学问题,使教学内容与现实脱节,抽象的概念难以理解,从而降低了课堂教学的效率。(2)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古板,课堂互动效率低。当前初中课堂教学仍以教师讲解为主,但很多学科的教学内容需要学生主动去发现和思考问题、探究问题、动手完成实验等。因此目前的教学中多数学生没有真正参与到课堂问题的探索中,同时,学生在课堂中变成了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没有合作学习的空间和进行探究式学习的机会。此外,师生间的互动主要是教师提问的传统模式,而学习同伴之间的互动机会更少,这造成了只有少部分学生能参与到课堂互动,使课堂互动参与率低且互动效率低下。
        2地理多媒体教学资源的重要性
        多媒体教学资源,是指以教学的有效开展为目的、以多媒体设备为存储和传播载体、以图片、视频、音频等为呈现形式的教学素材。在教育信息技术大为普遍的今天,课上教学中教师除了使用传统板书和表面讲解之外,也常常辅以多媒体教学资源来提升课上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从而更好的体现教学目标,这在中学地理学科的教学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中学地理中关于空间分布、规律、现象、景观等等知识都适合通过图表、视频、flash等形式进行呈现,这正是多媒体教学资源的优势所在。一定程度上说地理是中学所有学科中最适合使用多媒体资源进行教学的学科。地理课上的出色性一定程度上需要百般且精美的地理多媒体教学资源作为支撑。
        3新课改背景下初中地理多媒体教学应用
        3.1利用多媒体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地理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地理课程教学有效性的不断提升,需要首先在学习兴趣的激发方面多下一番功夫。所以,初中地理课教师可以采用哪些方式来激发学生兴趣呢?除了精心组织课堂教学内容,创新教学形式,精心编排自己的教学语言以外,教师还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手段高效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初中学生来说,地理这门学科是全新的学科。地理学科给他们带来了更多新的见识,让他们了解到更多人文地理方面的信息。而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辅助,学生们能够更加直观的看到相关地理人文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这些内容非常丰富,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并且快速的记住这些知识。所以,在多媒体技术的辅助之下学生学习地理的效率更高了,他们的成就感更强,因此,在学习中他们的学习兴趣也会显著的提高。所以教师要充分的借助多媒体技术的手段给学生创设出更加富有新意的地理课堂教学内容。而且通过多媒体技术的帮助学生们的兴趣,可以进一步的扩展带着课堂中所产生的疑问,借助信息技术的手段,搜集相关的信息,解答自己的疑问,学生不知不觉也能够在初中地理这门学科的世界里自由的遨游。


        3.2利用多媒体使地理知识更加直观具体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空间性和规律性,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成像功能对地理图形进行分解演示。传统地理教学中,教师主要运用地图为学生讲解地理知识中的地质地貌,学生对地理现象和特点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地理图形获得,但由于地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学生难以对知识细节进行深入探索。利用多媒体设备,能够使世界风光与地理细节展示在学生面前,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地理教学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地理教师在讲解海陆变迁这部分知识内容时,由于学生很难通过教材文字以及静态的地图在脑海中形成海陆变迁过程,地理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设备,运用拼图的形式将海陆变迁过程中大陆板块和海域组合在一起,并根据地壳变化将拼图进行重新组合。这种直观具体的教学方式,不仅能吸引学生的关注力,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效果。学生能够通过多媒体所展示的地球板块拼图将地理教材中的文字形成具体的图形,并根据拼图的组合变化理解地壳运动的过程和规律,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3.3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小组合作学习
        多媒体技术已成为教学课堂中的一大特色,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呈现更加丰富的课堂内容。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运用多媒体设备来展示小组合作的成果。小组合作能够培养学生交流、协作的能力。学生在上台展示的过程中,也能够锻炼自己的胆量和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比如,在学习《世界的气候》第一节“天气和气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在世界不同区域气候的名称、气候的特征、气候所产生的影响以及形成气候的原因等。在小组讨论结束之后,各小组派代表上台,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成果展示。学生在展示的过程中,让台下的学生仔细听讲,然后进行纠错。在利用多媒体进行展示时,台下的同学能够清楚地看到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气候,加深印象。学生通过上台分享,能够进行知识的查漏补缺,也展示了小组交流的成果。学生刚开始上台时难免有些羞涩。这时,教师要多鼓励学生。学生多次上台之后也就习惯了。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锻炼学生的胆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4多媒体技术应用于地理教学时应予以重视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借助多媒体技术的独特优势,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个人创造力。老师在地理知识的讲授过程中,应主动学习多媒体技术,并在合理范围内多加使用,以期深入挖掘该项技术在地理教学中所隐含的种种优势,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由学习中的被动参与转换为主动参与,将抽象的教学内容变得更为直观,进而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其次,制作精美程度合理的课件。依据教育心理学的相关研究,展现出一定审美情趣的教学过程,可以增强学生的各项感官体验,令其在轻松愉悦的学习氛围中收获知识,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然而物极必反,过度精美的课件容易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减弱课件内容的主体作用,降低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只有制作精美程度合理的课件,才可以使其发挥应有的效用。最后,充分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每个人的精力都不是无限的,所以,教师为了在短时间内制作出优良的课件,可以采取借鉴他人优秀作品的方法。但是,每位老师在制作课件时的个人水平以及思路各不相同,因此,要吸收优秀作品的长处,加以自己的想法,形成具有个人特色的课件。在此过程中要注意的是,借鉴他人的优秀作品并不等于全盘照抄,要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与相关法律。
        5结束语
        总之,多媒体技术手段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地丰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体系,开展合作学习,提升德育功能。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打破常规,发挥多媒体技术等现代教学手段的优势,丰富教学内容,拓宽教学途径,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努力提高教学的质量水平,实现高效地理教学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为芊.Focusky多媒体软件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7.
        [2]朱云秋,郝冬青.浅谈初中地理教学的信息化[J].中国新通信,2018,20(9):2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