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教学法对高中物理教学成效性的促进作用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现代中小学教育》2020年12月   作者:曾伟
[导读] 在新高考改革、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成效性引起了物理教师更多的关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也到了革新的关口。教师要与时俱进,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要及时创新,在教学中引进问题教学法就是一种创新.

湖北省鄂州市鄂州高中  曾伟 (436000)

摘要:在新高考改革、新课程标准实施的大环境下,高中物理教学的成效性引起了物理教师更多的关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也到了革新的关口。教师要与时俱进,对于高中物理的教学方法要及时创新,在教学中引进问题教学法就是一种创新。通过课堂上提出问题的方式,能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对于教学两方面,都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问题教学法;高中物理; 促进
           1.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主动提出问题
            一般而言,物理课堂上的高中生比较“沉默寡言”,对于这种沉闷的气氛,教师要想办法加以引导。可以通过创设问题情境,来引发学生的思考,促使他们主动提出问题。这种方式能够锻炼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激发出他们在物理学习上的潜力。并且,如果教师能够对设问情境课堂合理运用,还可以激发出学生想要主动去探究物理知识,了解物理现象的心态,让学生在课堂上能够全身心的投入进去,从而让学生学习物理的气氛更为浓厚,并且能够帮助学生切实的提升学习能力以及学习专注度,也为教师的课堂教学展开创造有利条件。
          想要更好的在高中物理课堂上融入问题教学法,首先,在课前,教师要清晰自己的思路,对于课堂需要讲解的知识点内容进行充分梳理,考虑在课堂上情境内容的创建,要确保能够使学生感到轻松。并且,要对于重难点的内容进行深入的思考,这样才能在课堂上使教材内容能够与自身的想法完美结合。其次,在问题情境的创设中,首先要考虑学生的学习状态以及日常生活中感兴趣的事情,将情境往学生的兴趣点上靠,从而使学生在接受问题情境时能够具有代入感。再者,在问题的选择上,要把握好难度,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出合理的问题,帮助学生能够更好的进行问题解答,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最后,情境的设立是为了辅助问题教学法,因此,要着重对于问题内容进行设计,不能本末倒置。在问题的选择思考上,要确保在能够保证课本内容的基础上,还能够进行一些延伸的问题设立帮助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从而使学生能够通过问题教学法使学习更加高效。
          例如:在《电阻定律》的学习课堂上,教师首先在课上创建了两个情景内容,第一个内容为灯泡区别观察:教师首先准备两个不同功率的灯泡,一个是100W,一个是40w,然后让学生在课上对灯泡进行观察。第二个情景:教师用日光灯灯丝进行电阻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化让学生进行观看。在两个情境内容观看完之后,让学生能够思考第一个情境中,灯泡有什么不同?而第二个情景中,不同的材料随温度变化而产生的变化相同吗?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见解发言,教师再进行指导,通过指导,逐渐引入本课时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对于电阻的认识,并且掌握电阻定律以及电阻率的物理意义。
        2.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问题探索氛围
         在现阶段的高中课程学习中,为了适应新高考模式,各个学科都在进行创新的教学,但是对高中物理而言,问题教学法的使用能够起到显著的效果,帮助学生更好的进行知识掌握以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从而在高中教学中运用的较为广泛。但是,问题教学法的使用,对于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思路也是具有很高的要求的。


作为一名高中的物理教师,首先要对于自身的教学素养进行提升,并且要多关心学生的学习状态,通过对于学生的了解,才能够在思考问题教学法时,能够找到最适合学生现有学情的内容。并且,还要加强自身的物理学科知识储备,只有教师自身加强了知识储备,才能够在问题的选择上以及延伸的问题上能够更加的贴合学生的高中物理学习知识点,并且能够选择其中最正确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学习。通过教师自身的努力,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形成善于探究,主动学习的班级学习氛围。
          在问题教学法的使用上,要多选择一些能跟学生实际生活结合起来的内容,这是由于高中物理的内容比较复杂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要求比较高,学生学习起来难度较大,所以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有助于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例如在进行《平抛运动》的教学时,教师首先让学生思考:“同学们,我们之前学了曲线运动的基本概念和特性,那么大家说说怎样的运动是曲线运动呢?”学生答:“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他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教师:“很好,那么下面,大家通过对于课本内容的预习,能不能够告诉我 ,平抛运动是一种什么运动呢?”通过预习课程,学生对平抛运动的概念进行了回答,然后,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思考实际生活中平抛运动的例子进行举例,并且提出问题:“现在我把手上的这个纸团水平的抛出,请问同学们认为这是平抛运动吗?”通过思考学生得出了答案,然后,教师就可以在课堂上继续进行内容的深入。通过让学生自己进行实验,从而加深对于知识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对学生的思维进行了调动,让学生能够提出问题,并且能够回答问题,通过互动的过程帮助学生对于知识点深入理解,并且通过实验探索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加深了知识的记忆。
          3.加强对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培养
           在问题教学法的使用过程中,要注重对于学生发散性思维以及创新思维的培养。作为高中物理教师,首先要做到对学生目前的学习思维进行了解,通过学生的现有思维了解,才能够制定出帮助学生进行思维能力提升的方法。在教学中,要多进行一些教学内容的延伸和知识迁移,引导学生在学习高中物理知识的同时能够将自身的思维进行创新从而养成从多个角度去看待问题的思维方式。在高中物理的学习过程中,需要学生对于知识点进行深入的理解,而不是依靠死记硬背,所以教师要多让学生进行思维创新锻炼。在实际的运用上,由于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所以教师一定要从学生的思维角度去研究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教师的努力帮助学生在学习物理知识时,能够提升自己的物理思维以及综合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确保学生养成正确的物理思维。
          综上,通过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加入问题教学法的探讨,可以总结出一些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教师需要注意的教学策略。首先,教师要从实际出发对于教学方式进行设计与创新,通过自己的努力使问题教学法能够在高中物理教学中发挥出更大的作用。加深学生对于物理概念、规律的认识,掌握好物理知识,以便以后在大学的相关学习中更加得心应手,这是最能衡量高中物理教学成效性的体现。其次,也不能把问题教学法看成是一种万能的教学方法,应该看成是与其他的包括传统的教学方法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其目的都是要提高高中物理教学的成效性。
参考文献
[1]叶泽辉.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教学法的应用对策分析[J].才智,2020(10):176.
[2]韩亮.探究式教学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20,49(02):7.
[3]赵磊.新课程背景下问题情境教学法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0,4(02):156-1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