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   作者:刘莹 王曦晞通讯作者 李璐阳
[导读] 探讨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刘莹 王曦晞通讯作者  李璐阳
        南京市江宁医院 211100

        【摘要】目的:探讨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A组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治疗,B组则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效果。结果:B组患者在治疗后口腔修复成功率(75.00%)明显高于A组(6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治疗后满意度评价(96.67%)高于A组(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治疗后并发症率(5.00%)低于A组(1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均可获得有很好的疗效,而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效果更理想,能够明显提高口腔修复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可塑纤维桩;预成纤维桩;口腔修复;效果

        口腔修复就是通过人工材料制成的义齿或者赝复体对缺失或者有缺损的牙齿,以及缺失的软组织或者缺损的硬组织进行修复的一种方法[1]。传统的金属桩修复的方式已经无法满足口腔疾病患者的需要,且这样的修复方式越来越不被患者所接受。因此,本研究主要探讨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研究资料及方法
1.1研究资料
        选择2018年5月至2020年1月在本院诊治的120例需要进行口腔修复的患者,按照抽签的方式均分为两组,每组60例。其中对照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在19-79岁,平均年龄为(49.1±0.3)岁。观察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在21-83岁,平均年龄为(52.1±0.4)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接受口腔修复前,均进行牙根管治疗,确保无炎症反应。同时在修复前,采用X线对患者进行摄片,测量牙齿的尺寸,预备好根面、根管。
        A组可塑纤维桩修复治疗,保留牙体组织的基础上,去除龋坏组织、薄壁弱尖等,将可塑纤维桩置入根道后,根据患者牙冠缺损情况确定咬合关系、根和牙长轴方向并进行适当的调整。进行20 s光固化牙冠形态,然后将纤维桩取出再次进行40 s光固化,获得最终的根内形态。同时,对纤维桩根面进行20 s处理,Contax牙本质粘接系统(Contax,瑞士)粘固成形后放置在根道内,持续进行40 s光固化。
        B组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利用牙钻将患者的根管部位扩大,将桩和根尖的距离控制在5 mm,将预成纤维桩放于预备桩道中,进行固定,随后涂抹粘接剂,通过光照的方式进一步固化40s,然后对牙齿的咬合情况进行观察后,将多余的纤维桩去掉。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和满意度评价情况。修复成功的判定标准为:口腔修复后,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正常,修复体保持稳固和完成,牙齿整体美观、自然,视为口腔修复成功;反之视为失败。

采用修复满意度调查表让患者进行评定,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修复满意度=(非常满意例数+满意例数)/总例数×100%。记录两组口腔修复后并发症率情况,包括:疼痛、牙根断裂、桩核松动、牙龈炎等。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0.0版本)进行数据分析,对本研究中所得的计量资料(t)以及计数资料(X2)分别进行对比,用、%分别表示,若P<0.05,则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修复成功率和满意度评价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修复成功率60.00%(36/60),其中修复失败24例;满意度评价88.33%(53/60),其中非常满意18例、满意35例、不满意7例。B组修复成功率75.00%(45/60),其中修复失败15例;满意度评价96.67%(58/60),其中非常满意26例、满意32例、不满意2例。两组修复成功率和满意度评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128、5.013;P=0.024、0.025<0.05)
2.2两组患者修复后并发症率比较
        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修复后并发症率15.00%,其中疼痛3例、牙根断裂1例、桩核松动2例、牙龈炎3例;B组修复后并发症率5.00%,其中疼痛1例、牙根断裂0例、桩核松动1例、牙龈炎1例。两组修复后并发症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6;P=0.018<0.05)。
3.讨论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纤维桩作为新型牙科修复材料,在临床口腔修复治疗中深受患者和医师的推崇,患者接受度和认可度较高[2]。
        可塑纤维桩在治疗期间不易被折断,具有较好的相容性和稳定性,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牙齿变黄的情况发生,有效避免金属桩的缺陷。预成纤维桩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牙根,加强牙根强度。本研究结果显示,接受预成纤维桩修复治疗的B组,其修复成功率和满意度评价均高于接受可塑纤维桩修复治疗的A组,同时B组修复后并发症率低于A组,P<0.05。
        综上所述,可塑纤维桩与预成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预成纤维桩修复效果更理想,具有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王超. 两种纤维桩在口腔修复治疗中的效果比较[J]. 中国实用医药, 2019, 14(14):90-92.
[2]刘建设, 陈卫民. 预成纤维桩与可塑纤维桩在口腔修复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口腔医学杂志, 2019, 35(05):43-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