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1/6   来源:《航空军医》2020年11期   作者:姚毅敏 吴萍 候丹 任永红
[导读] 研究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姚毅敏   吴萍  候丹   任永红
        解放军第七十七集团军医院          四川  乐山 614100
        摘要:目的:研究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青光眼94例患者均自愿加入实验,于2017年8月-2020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以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47,实验组n=47,参照组使用噻吗心安,实验组使用布林佐胺,对比两组眼压、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治疗前与参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2周、4周、12周眼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2.77%,P<0.05。结论:青光眼使用布林佐胺治疗可以对眼压进行更好的控制,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关键词:布林佐胺;青光眼;眼压;

        青光眼对神经和视觉通路造成影响,最终会导致视觉功能方面的损伤,一般与病理性的眼压升高有关。对于该病需及时进行疾病的干预,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疾病的干预,可导致视觉的全部丧失,严重时发生失明。高眼压已经被证实是导致青光眼神经损伤的危险因素,因此需要通过有效的治疗措施将眼压降低,使眼压处于一个安全水平,防止视神经的损伤。噻吗心安、布林佐胺对于青光眼眼压降低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两种药物的治疗效果之间存在差异,需要进行对比分析[1]。本文对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进行研究,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青光眼94例患者均自愿加入实验,于2017年8月-2020年1月期间入院治疗,以随机抽签法将患者分为参照组n=47,实验组n=47。详细资料:参照组男性25例(53.19%),女性22例(46.81%),年龄:22-76岁,平均年龄(49.11±3.89)岁,其中原发型开角型青光眼20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5例、继发性青光眼12例;实验组男性24例(51.06%),女性23例(48.94%),年龄:21-76岁,平均年龄(48.76±4.14)岁,其中原发型开角型青光眼21例、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16例、继发性青光眼10例。分析两组患者病例数、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方法
        两组均在治疗前使用毛果芸香碱制剂对局部进行规范化处理,但是在治疗之前的4d将该药物暂停。之后参照组给予噻吗心安,每日给药2次,每次1滴,分别在早间8点和晚间8点给药,药物滴入结膜囊下方位置,并对泪腺压迫3min。实验组给予布林佐胺,每日给药2次,每次1滴,分别在早上8点和晚间8点给药。2组药物均使用12周。
        1.3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眼压变化,通过治疗前、治疗2周、治疗4周、治疗12周眼压变化进行对比。
        ②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包括眼部刺痛感、灼烧感以及味苦。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临床效果研究的数据使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算资料使用n(%)表示,进行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眼压变化
        实验组治疗前与参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2周、4周、12周眼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对比两组眼压变化(±s,mmHg)

        2.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2.77%,P<0.05,详见表2。
        表2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n(%)]

3讨论
        青光眼因为眼压增高导致视盘发生凹陷、视野发生缺损,最终导致失明,属于一种严重的眼部疾病,如果不能及时进行疾病的控制,可导致视野的完全丧失,因此疾病的及时干预非常关键,需要及时将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防止视神经功能损伤,防止视野的进一步丢失,对于青光眼的治疗具有积极促进意义,可以降低致盲率[2]。
        数据研究显示:实验组治疗前与参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组治疗后2周、4周、12周眼压均低于参照组,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13%低于对照组12.77%,P<0.05。分析原因:噻吗心安属于一种强效的β-受体阻断药物,可以对β1、β2受体进行阻断,但是药物长期治疗期间发现会产生呼吸系统、心血管方面的障碍,并均在局部不良反应[3]。布林佐胺则是一种新型的杂环磺胺类碳酸酐酶抑制剂,药物使用之后可以与碳酸酐酶Ⅱ受体结合,进入眼部之后对睫状突部的碳酸酐酶分泌进行控制[4],因此可以对房水的分泌进行控制,因此可以对眼压进行调节。该药物在给药之后进入红细胞的碳酸酐酶Ⅱ不完全饱和,因此可以减少药物在使用期间的各种不良反应,患者对于该药物的耐受性较为理想,可以更好的对疾病进行控制,因此使用的安全性较高,对于疾病的控制效果更加理想[5]。
        综上分析,青光眼使用布林佐胺治疗可以对眼压进行更好的控制,药物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参考文献
[1]程海燕.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效果及对患者眼压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20,18(15):165-166.
[2]金红梅,张鹏.曲伏前列素联合布林佐胺治疗开角型青光眼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0,13(5):96-97.
[3]程乘.布林佐胺治疗青光眼的降眼压疗效及相关血液动力学指标影响[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23):179-180.
[4]王贺.布林佐胺联合盐酸卡替洛尔对于青光眼的临床治疗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9,17(32):81.
[5]刘法,郝静,陈志杰, 等.布林佐胺联合噻吗洛尔治疗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观察及安全性评价[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20,20(11):2189-2192,209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