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普洱市景东县委党校 云南普洱 676299
摘要:地摊经济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形势,地摊经济的发展可以从一定程度上保障社会底层人员的经济收入,但是也产生了一些负面的影响,本文结合实际情况全面分析地摊经济所产生的负面影响,进而制定出相应的改善对策,期望可以促进地摊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地摊经济;负面影响;改善措施
地摊经济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经济形势,在地摊经济的氛围中我们感受到了无限的欢乐,感受到了生活的放松,但同时也有着不好的因素环绕在我们周围,例如卫生、噪音等,因此本文旨在改善掉不好的因素,致使地摊经济可以吸引更多人的目光。
一、发展地摊经济所存在的问题
地摊经济的发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使经济市场的繁荣,使市民及国家的经济效益能得到有效提高,方便市民的经济生活,繁荣经济文化,但与此同时也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对于市民利益、城市管理等都有一定程度的钳制作用。
1、发展地摊经济促使环境被污染
首先,地摊经济的发展地点通常都是在交通主干线旁边、人流量较大的商业区、居民区、学校区、工业园区等,大规模的、随意的摊点摆放,严重影响了交通,且极容易造成交通事故的发生。其次,地摊经济属于“快餐”式的经济,经营者的利益观念非常浓厚,而环境保护观念非常淡薄,随地可见的垃圾袋、果皮、食物残渣等对环境造成了极大的伤害,而且地摊经济中的烧烤类的摊点甚多,而在烧烤中产生的大量浓烟对于空气的污染性也是非常大的。再次,在整个地摊经济的经营过程中,到处都充斥着各种吆喝、叫卖的声音,当各种声音叠加在一起,常常会使人头脑昏聩,因此高分贝的噪音污染也是地摊经济的“特色”之一。最后,通常为了经济效益经营者会将经营时间延长到深夜,而各种灯光照射、各种嘈杂声响起,严重影响了周围市民的正常休息。
2、发展地摊经济影响社会治安
地摊经济存在着交易时间、交易地点不固定的特点,而我国市场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难以对其产生有效的制约,因此这使得政府相关部门在进行市场经济管理过程中的难度系数增加不少。有的经营者为了抢占市场先机,进而在地摊经济的规定范围以外进行占道经营;还有一些经营者经常为了“地盘”而发生争吵,甚至大打出手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不仅使自身受到伤害,很多时候还促使无辜的消费者也备受伤害;甚至还有一些自身素质较差、法律意识较为淡薄的经营者,常以语言、武力等不同方式伤害城管人员;进而给社会治安的管理工作制造了非常多的困难。另外,发展地摊经济的地方通常都是地域较为开阔,人流量大、人员复杂,因此,偷窃、行骗、抢劫等各种意外常有发生,使得消费者与经营者的利益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1]。
3、地摊经济使消费者的利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在地摊上售卖的商品大多是一些廉价的、档次较低、产品性能保障指数较低的产品,甚至还有很多假冒伪劣的产品存在,不仅没有后期的售后服务,产品的质量、功能等都无法得到有效保障,而由于商贩的流动性较大导致使这些问题相关政府部门也无法彻底解决。甚至还还有很多不良商家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在经营的过程中存在着“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的欺骗式经营,进而使消费者的基本权益无法得到有效保障。
二、促进地摊经济发展的基本方法
1、城管人员应保持宽容、疏导的管理理念
宽容与疏导的管理理念正是体现了我国的科学发展观以及“以人为本”的发展宗旨。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市民都存在这就业压力、生活压力等各种生存压力,而发展地摊经济不仅可以缓解市民的生存压力,还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市民的经济能力,促进地域性的经济发展,而且还满足了不同阶层的消费者的生活、精神、文化需求。因此相关政府部门在日常管理的过程中可以采用科学化的、人性化的管理方式进行管理,制定专门的市场管理规定,规划处单独的经营区域等[2]。
2、管理措施要做到“以人为本”
2.1建立适用于地摊经济的法律法规
国家政府机构应针对地摊经济制定专门的法律条文等,在承认地摊经济合法性的同时也予以相关管制,既保证地摊经营者的基本利益,又赋予他们相应的责任,从根本上保证地摊经济的合法性和规范性以及相应的安全性。
2.2将经营者的摊点进行规范化和固定化
对于地摊经济的经营者采取限时限地、分区、分时间的管理方式,并对每一个经营者进行摊位、售卖物品、经营者身份信息等相关资料登记,尽可能地保证其经营地点固定化,通过分时间经营促使地摊经济对交通、对居民休息等产生的影响减小,另外要求经营者都要做到亮证经营,政府机构对每一位经营者进行建档立案,未经允许经营者不得私自移动或者转租摊位等。
3、促进多方共赢的和谐发展
3.1促进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和谐发展
由于我国是发展中国家,因此很多市民的消费水平都相对低下,而地摊经济恰巧与他们的消费能力相匹配,因此政府应推动地摊经济的规范性、合法性的发展,进而促进经营者与消费者的和谐发展,也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增长。
3.2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
地摊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经济发展形势,更是一种具有地方风土人情的文化特色的展现。既是当地人们喜闻乐见的市井文化,也是外地人闻之向往、观之流连的的地域文化。进而还可以成为城市发展的“名片卡”,因此应鼓励地摊经济的发展,促进经济与文化的和谐发展。
3.3促进地摊经营者与管理者的和谐发展
管理者首先要改变管理理念,将以前的“驱赶”转变为现在的“服务”,用温和的管理方式取代以往的资金处罚方式,将管理方法与“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相结合,进而从根本上保障地摊经济和谐的、稳定的、规范的、健康的发展[3]。
结束语
地摊经济是我国历时长久、具有一定的文化色彩与文化背景的一种经济发展形式。是一个时代经济与文化发展的浓缩式的展现。合理的、规范的地摊经济不仅可以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还能满足基层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丰富人们的日常生活文化,因此政府部门应该通过相关法律建设、执法部门管理方式的优化升级等各种方式鼓励和规范地摊经济的发展,促使地摊经济可以稳健的、有保障的、安全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湍水澜.搞活“地摊经济”也要因地制宜[J].当代广西,2020(12):40.
[2]阿计."地摊经济"呼唤城市管理变革[J].人民之声,2020(06):52.
[3]朱育漩.“地摊经济”能给城市带来什么?[J].环境经济,2020(1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