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增光
四川省内江市第二人民医院,641000
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用于治疗疾病的医疗设备也开始形成了较为可观的模式,令疾病的治疗有了更多可以利用的创新方式。心脏起搏器这一治疗心脏疾病的技术就开始被广泛应用于临床之上,为患者们疾病的康复提供了更多可能,推动了心脏疾病治疗效果的提升。关于起搏器,相信很多人对此抱有诸多疑问,很多人虽然了解其大致的情况,但对很多细节问题还有所迷茫,尤其对于患有心脏疾病的患者来说,更应了解清楚。因此,为帮助患者们及早恢复正常生活,下面就来进行关于起搏器相关问题的解答。
一、什么是起搏器?
起搏器为小型植入式电子设备,这一电子设备可以对心脏节律进行监测,且可在必要的情况下形成无痛式电脉冲,以此来辅助心脏进行正常波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起搏器正在更新多种型号,最新型号作为较为先进且具备一定优势的电子技术,其一般可以保证患者在晚年也能保持活力。起搏器的主要构成部分为两个基本元件,即导线电极和脉冲发生器。其中,脉冲发生器一般植入在患者的胸部和肩部中间的皮肤下方,并由发生器部位向外延伸出一条或者多条导线,这些导线最终会到达心脏;而这些导线则被称为电极导线,其可以跟随患者肩部或者手臂的运动发生自由弯曲的变化。
二、起搏器的适应症有哪些?
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手术的患者大都存在心跳缓慢的情况,甚至慢到不超过40次,患者常常伴随头晕、严重时晕厥的情况。此时,这类患者大都需要人工心脏起搏器的支持。导致心跳慢的因素主要包括:患者大都年龄较大,兴奋性功能及窦房结功能减退;房室传导阻滞;患者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其心脏的左、右心室相对来说不协调。
植入心脏起搏器可对心脏病进行治疗,但也不是所有的心脏病都需要植入心脏起搏器来作为治疗方式,其需要一些适应症。而在这些起搏器的适应症中,有一些是需要植入终身起搏器,也就是永久起搏器的支持,而有一些则仅仅是在抢救的过程中进行短期的使用,待病情好转之后则可予以撤除,此类患者需要的就是临时性的起搏器。
具体来说,心脏起搏器的主要适应症包括:因房室结或者窦房结功能不全引发的心动过缓,比如常见的窦房结功能不全、肥厚型心肌病、神经心源性晕厥及颈动脉窦过敏综合征、心肌梗死急性期之后、慢性双束支阻滞、成人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等。然后就是对特殊的临床情况进行起搏治疗,比如进行心脏移植后的起搏治疗、心脏结节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神经肌肉疾病等。最后则是用于起搏预防以及终止心律失常中,比如常见的预防心房颤动、预防长QT综合征以及预防房性心律失常等。
三、植入起搏器后患者可以随意进行运动吗?
和许多电子设备相同,导线电极同样会遭到一定的磨损。在一般情况下,日常生活中所带来的的磨损情况并不严重,但是如果患者利用手臂进行一些超负荷运动或者工作时,比如进行举重或者划船等运动,以及做一些需要不断重复手臂活动的运动时,则会导致起搏器中的导线受到影响,可能令其于同一个位置进行反复的松弛或弯曲,久而久之,导线就会开始被慢慢磨损。
并且当植入起搏器一侧的手臂完成过过度伸展的动作时,比如一些瑜伽的动作、或者头顶手臂进行按压等,这样就会引发较为严重的情况,甚至有时还会导致导线断裂。
由此可见,植入起搏器之后,患者应保持适度的运动,尤其是锻炼上臂的运动等,必须要科学合理。而对于能够进行专业的锻炼类似的问题,则需咨询相关的医生,遵循医嘱进行选择。如果需要做瑜伽等动作,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轻松的动作或者静止瑜伽等,而在运动期间,还需将自身植入了心脏起搏器的情况告知教练。
通常情况下,植入了心脏起搏器的人群比较适合中等强度、不激烈的有氧运动,比如常见的慢骑自行车及快走等运动。如果患者对运动强度及程度存在一定的疑虑,则需积极咨询医生,了解情况。
四、安装心脏起搏器之后能否进行安检或者其他医疗检查?
在必须要完成机场安检的情况下,患者可将自身的心脏起搏器随身证明出示给安检员,以选择是否需要进行安检。现今的安检技术大都为毫米波先进成像技术,这种技术通常不会伤害植入了心脏起搏器的人群,其中的高频波一般无法从人身体中穿透;但是依据相关安检部门的要求,仍然建议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尽量不要在步入式的金属探测器中进行安检,通常对此类人群的安检方式为令安检员手动筛查。
关于其他的医疗检查,因患者的特殊情况,所以医生会建议患者尽量避免去高电压或者强磁场的场所,避免起搏器的工作受到影响,进而危害心脏搏动。在日常使用手机的过程中,最好与起搏器保持距离。而很多医疗检查都是通过磁场等进行工作,所以存在一定的辐射,比如CT检查以及MRI检查等。其中,MRI检查现今较为常用在临床疾病检查中,其主要用来诊断脊髓或大脑方面的疾病。植入心脏起搏器的患者能否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对许多人来说是比较常见的问题。据研究调查表明,早年间,大多数的心脏起搏器并没有得到官方的批准;而到了2000年之后,医学界才开始根据实际情况对一些为新型心脏起搏器所设置的MRI安全检查提供了许可。但尽管如此,医生还是建议植入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在进行MRI检查之前、检查中和检查之后,对获得批准的心脏起搏器进行仔细检测,确保其正在正常工作,以免引发严重后果。
五、如何进行心脏起搏器植入术的护理?
因许多心脏病患者身体情况的特殊性,所以在植入手术阶段,应特别注意护理的问题,包括手术前的护理、手术中的护理以及手术后的护理等。其中,手术前护理主要是做好手术的准备工作,并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令其可以安心进行手术;而手术中的护理则主要表示医护人员需辅助主治医生顺利完成手术,对手术中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观测,从而解决突发状况;手术后的护理则是做好患者身体情况的监测,杜绝感染,出院之后还需定期随访,了解患者心脏起搏器的使用情况,以便及时调整参数。在此过程中,要确保患者可以顺利完成心脏起搏器的植入手术,并能依靠心脏起搏器恢复到正常的生活中。
综上所述,心脏起搏器属于较为先进的医疗技术,其主要治疗心脏疾病。关于这一技术很多人对此存在诸多疑问,因其手术的过程较为复杂,且对患者的影响较为明显,所以无论是家属还是患者自身都想了解更多以小心应对。因此,本文主要介绍了几点关于起搏器的常见问题,希望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