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雨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 6370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微等离子束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收治的共计80例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瘢痕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对照组利用常规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利用微等离子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结果:实验组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利用微等离子束治疗后,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较,红斑持续时间、脱痂时间、疼痛时间明显更短,且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等离子束用于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瘢痕状况,且安全性高,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较弱,具有较高的临床适用价值。
【关键词】微等离子束;痤疮;凹陷性瘢痕;激光治疗;效果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micro-plasma beam in the treatment of pitted scar after facial acne. Selection methods: from January 2018 to January 2020, the time period in our hospital were a total of 80 patients with facial acne after pitting scar as research object, using the method of stochastic indicator will all scar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 = 40) and the control group (n = 40), the control group using conventional ultra pulse co2 laser treatment,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using micro plasma treatment, 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scar recovery, the duration of the adverse reactions. Results: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duration of erythema, scab removal time and pain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shor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after treatment with microplasma beam, and the scar recovery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in the experimenta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Micro-plasma beam has a prominent clinical effect in the treatment of post-acne pitted scars on the fa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patient's scar status, and has a high safety, less discomfort in the treatment process, and has a high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 Key words 】 Micro plasma beam; Acne; Sunken scar; Laser therapy; The effect
痤疮是指一种以毛囊、皮脂腺单位多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常见发生于青少年群体,临床观察主要以脸部痤疮居多,其次是额头、颈部、背部等,一般表现为粉刺、丘疹、脓包等多形性皮损,常伴有一些如色素沉着、凹陷性等并发症。虽然正常情况下出现痤疮2~3年内会自然会自然淡化或者痊愈,但仍然会对患者生活造成一定影响。现代医学主要认为痤疮的发病和雄性激素的分泌有密切关联,且重度痤疮发病往往伴随着机体的免疫反应向导,寻常的治疗难度较大,且治疗后可能出现凹陷性瘢痕,当瘢痕的组织在患者的体表生成并造成表皮出现凹陷、畸形的时候,临床称其为凹陷性瘢痕。这种类型的瘢痕大多由皮肤、皮下组织或深部组织的创伤愈合过后形成的[1],也可因为皮肤软组织较深处发生化脓性感染导致。简单的凹陷性瘢痕仅是线状瘢痕及其区域的低陷,广泛的凹陷性瘢痕则可合并有皮下组织、肌肉、或骨骼组织的缺损,要纠正这种畸形不但要处理皮肤上的凸陷、畸形的瘢痕,而且还要按照凹陷程度的轻重采用不同的方法来修复缺损,以达到恢复正常外形的目的。临床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临床表现为瘢痕表面明显低于四周正常皮肤,呈凹陷畸形,较浅的陷畸形只影响外观,不伴有功能障碍。严重的凹陷性瘢痕常有深部肌肉甚至骨骼的缺损,往往伴有功能性障碍,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对患者的面部美观影响极大,做好后续治疗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本研究选择了本院收治的共计80例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了不同治疗方法应用于该病的效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到2020年1月这一时间段本院收治的共计80例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利用随机数表法将所有的瘢痕患者分为实验组(n=40)和对照组(n=40),所有患者中男性30例、女性50例,年龄在24-5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6.21±2.14)岁,瘢痕的病程5个月到8年不等。所选患者面部痤疮已完全治愈,凹陷性瘢痕主要分布于患者的于双面颊、下颌、颈部、额部等各部位。纳入标准:符合临床医学中凹陷性瘢痕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妊娠及哺乳期妇女;有精神类疾病史、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障碍性疾病患者、曾今进行过皮肤磨削手术或激光治疗者;有瘢痕疙瘩病史者;近期使用维甲酸类药物者;近段时间内接受过日光暴晒者;持续活跃的面部痤疮者等。两组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的基线资料对比差异不明显,可以进行对比研究(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利用常规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均由主治医生对患者的瘢痕治疗区进行照相,治疗过程中仔细记录激光治疗选用的具体参数,扫描次数等数据,同时观察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这一目的是为了让数据能够用于统计、评估治疗的效果、探究治疗次数与效果之间的关系。如果患者对于疼痛感的耐受性太差,在激光治疗过程中采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进行表面的麻醉,时间为40分钟。选用苯扎氯铵溶液对瘢痕治疗部位进行清洁和消毒,然后根据患者的肤色深浅、凹陷性瘢痕的严重情况和部位选定激光治疗的具体参数,一般情况下激光治疗都从较低能量开始(20-40mJ/mb),治疗头应紧贴患者表皮损坏部位,扫描次数为1-3次,治疗终点为焦黄,治疗后立即外涂红霉素眼药膏和生长因子喷剂。
实验组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利用微等离子束治疗,选用以色列Micro-plasma闪耀离子束瘢痕治疗仪进行治疗,对于凹陷明显较深的位置开启定点模式治疗两遍,功率设定为60-80W最佳,然后启动滚轮模式,在瘢痕位置反复滚动治疗3-4遍,功率设定为55-70W最佳。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对比两组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不良反应的持续时间得出结果。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统计所得所有相关数据均利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卡方检验;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当P<0.05的时候,差异具有一定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对比
由表1可见,实验组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利用微等离子束治疗后,和对照组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相比较,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png)
3 讨论
瘢痕是人体的皮肤经历了各种创伤后所引起的正常皮肤组织的外观形态和组织病理学改变的统称,瘢痕是人体创伤自然修复过程中的附加产物,除了给外观带来很大的影响之外,甚至会对皮肤组织带来一定功能性的影响。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春期,如果痤疮部位发炎或者治疗方法不当,极易留下瘢痕[2],而痤疮凹陷性瘢痕这一类型是所有瘢痕中最为常见的。痤疮后的凹陷性瘢痕因为凹凸不平和色素不均,严重影响患者的面容及心理。传统的治疗方法是手术治疗:比如微晶磨削等,其主要原理是采用皮肤磨削术即利用机械磨头对瘢痕进行磨削损伤,促进患者的皮肤组织再次生长。但因其损伤较重,且易留下程度不一的色素沉着、治疗不当甚至会出现红斑、或者其他过敏、感染、发炎等,加重患者的面部损伤。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方法和微等离子束治疗逐渐应用开来,和传统的皮肤磨削术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相比,具有安全性更高,治疗效果更好、恢复时间更短的优势[3]。本次研究进一步探究了超脉冲二氧化碳激光治疗方法和微等离子束治疗两种方法的疗效,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利用微等离子束治疗后,和对照组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相比较,红斑持续时间、脱痂时间、疼痛时间明显更短,且患者的瘢痕恢复情况明显更好,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微等离子束用于治疗面部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临床效果突出,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瘢痕状况,且安全性高,治疗过程中的不适感较弱,值得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朱正红,钟吉野,陈华.自体脂肪移植联合微等离子束治疗面部凹陷性瘢痕[J].中国美容医学,2020,29(2):30-33.
[2]魏玲,王立云,王永霞, 等.微等离子束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美容效果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2018,27(11):56-59.
[3]石宇,王靓.微等离子束联合夫西地酸乳膏治疗凹陷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评价[J].健康必读,2019,(13):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