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关于核磁共振检查你必须知道的事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   作者:李佩辑
[导读]

李佩辑  四川省大竹县人民医院放射科 四川大竹 635100
   
医学影像检查不仅能够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同时能够有效缩短医生的诊断时间,从整体的角度提升诊断的效率,为患者赢得宝贵的治疗时间。在此基础上,有效解决患者因诊断不准确的问题而导致误诊和漏诊概率增加的情况。以往,在对患者进行影像检查的过程中,CT、X光是最常见的技术,但是,两种诊断方式只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大致的情况,却无法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病情的细节问题,进而给后续治疗工作的开展带来诸多不便。而核磁共振技术就能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文章就对此进行了具体研究。
一、核磁共振技术优势
    从核磁共振技术自身的角度来讲,其不仅具有科技含量高的特点,与此同时,具有更高的可靠性。相比于传统的影像检查技术,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对人体的危害更小,辐射更小。从现阶段的情况来看,其已经成为医学影像检查工作开展过程中的一项核心技术,而从临床的角度来看,从核磁共振技术最初进入医学领域开始计算,到现在已经超过了30年的时间,因此,从应用的角度来讲,虽然其技术还处于持续发展的过程中,但是,其应用技术已相当成熟。除此之外,核磁共振技术在医学中的应用范围也在持续扩大,现已成为医学检查工作开展过程中一项不可或缺的技术。这项技术不仅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欢迎,同时也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对于患者自身疾病的康复来说具有十分积极的推动意义。
二、核磁共振检查前需要注意的问题
相比于其他影像检查技术,核磁共振影像检查技术虽然具备诸多优势,但是在实际检查过程中还需注意相关问题,避免因不当使用核磁共振技术而给自身机体带来不必要的损伤。
第一,虽然核磁共振技术自身具有辐射小的特点,但是,核磁共振设备周围磁场相对强大,患者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要提前去除具有铁磁性的物品,不要将电子产品带入检查室内。患者在接受检查之前,去将以下几类物品去除,可交给家人保管或由相关工作负责人员进行保管:通讯类产品;电子产品;金属类产品;易燃易爆品;易出现渗漏问题的物品等。与此同时,患者在接受检查过程中乘坐的轮椅、病床等带有金属零件的物品也严禁进入检查室范围之内。
第二,核磁共振检查并非适合所有患者,一旦核磁共振检查的禁忌患者进入磁体间,轻者会危及患者健康,严重者甚至会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具体包括体内装有心脏支架、心脏起搏器、神经刺激器、金属缝合线、骨折手术固定钢板、人工耳蜗、活动假牙等金属物件的患者严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在相关金属物质能去除的情况下,患者可去除相关金属物质后进行核磁共振检查,无法去除的情况下,患者需选择其他方式进行影像诊断。
第三,孕妇在胎儿不稳定的情况下严禁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通常情况下,孕期小于12周的患者禁止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避免对胎儿产生不利影响。同时,由于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中需要独立处于封闭空间内,针对存在幽闭恐惧症问题的患者需要慎重进行核磁共振检查,避免导致病情加重,危及自身生命。
第四,若患者在接受核磁共振检查前参与过重大手术,需提前与医生沟通,医生需要对患者自身的体质情况进行评估,在此基础上,判断患者是否适合参与核磁检查。与此同时,部分患者接受手术后会在体内留存金属物质,患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参与核磁检查往往会大检查过程中的风险,严重的患者甚至会导致出现生命安全问题。因此,医生在正是为患者制定诊断方案前,需充分考虑类似问题,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健康。
第五,患者在正式接受核磁共振检查之前,需要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检查前12小时内禁止饮水或进食,与此同时,检查前72小时内,患者需停止服用富含金属离子成分的药物。检查当天,患者需做好着装工作,所选择的衣裤要避免包含铁扣、铁钩、金属拉链等部件,检查过程中所着的衣物需要以纯棉治疗的衣物为主。
第六,虽然核磁共振检查对人体损伤较小,不会对人体造成较大的辐射伤害,但是,核磁共振设备在实际运行的过程中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噪音,面对这一情况,少数患者会产生恐慌心理,对此,医护人员需要为患者提前做好解释工作,或者也需提前了解核磁共振检查的相关知识,避免检查过程中出现恐慌心理,影响检查工作的正常开展。与此同时,患者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要避免活动,四肢以及身体其他部位需要绝对保持静止。
第七,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重点检查的部位也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检查时间方面也会出现相应的差异,具体检查时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有长有短,因此,若患者与医生约好检查时间的前提下,需尽量提前15分钟到达,避免迟到影响后续检查工作的正常展开,给自己以及医生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第八,患者接受检查的过程中需尽量避免携带贵重物品,由于检查的过程中部分贵重物品无法随身携带,因此,一旦出现丢失的问题不仅会给医生带来困扰,同时也会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核磁共振是现阶段临床上十分常见的一种检查方式,患者在接受检查的过程中,一方面要充分考虑自身条件,一方面要提前做好检查准备,在此基础上,从根本上保证检查的整体质量和检查效率。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