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   作者:卿平
[导读]

卿平  资阳市雁江区伍隍中心卫生院
   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发病率较高,其发病部位主要为气管、支气管、肺部以及胸腔,其病类型较多,包括有飞肺炎、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咳嗽等。病情较轻的患者可能出现咳嗽、胸痛以及呼吸受一定程度影响等情况,而病情严重的患者则可能出现呼吸困难、缺氧的情况,甚至出现呼吸衰竭致死的现象。相关资料显示,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其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有机体免疫功能异常、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人体酸碱失衡、呼吸道感染等。近些年来,全球发展速度快,我国发展速度也较快,但随着而来的是日益凸显的环境问题以及其他各方面问题,其对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有着非常大的影响,包括有大气污染、工业化原料、食物添加剂等。

   所以相关医务人员应积极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以进一步保证人们的安全。
    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方法较多,包括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以及呼吸机辅助治疗等,其中药物治疗的应用最为广泛。而相关资料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的效果良好。呼吸系统疾病病程各有不同,但相对其他疾病而言,治疗时间偏长,且发斌率更高,单一使用西医方式治疗时,长时间或者多次应用人体较为容易产生抗药性,所以需要适当控制药物使用的剂量与频次,西医手术治疗以及呼吸机辅助治疗等方式更多的针对的是病情较为严重的患者。而中医治疗方法较多,包括口服中医药剂、敷贴、中医熏蒸以及针灸等方式,其作用效果相较于西医而言更为温和,能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尤其是对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而言,其治疗效果良好。有研究显示,根据患者病情,综合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式进行治疗,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下面介绍了常见两种呼吸系统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式。
哮喘,其属于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主要症状表现为呼吸苦难、咳嗽、胸闷。


现目前,哮喘无针对性治疗方法,治疗的作用大多为缓解症状,控制其发作的频率。西医治疗哮喘主要方法为长期抗炎治疗,大多应用吸入激素治疗,常见的药物的有吸入性抗胆碱类药物、全身用疾病以及β2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等。而中医相关研究显示,哮喘发病主要受肺部、脾脏以及肾脏等三项人体内部组织功能不足,以及收人体外部风邪侵染、嗜食咸酸等因素影响,分型主要有痰浊阻肺、肺肾气虚以及痰热蕴肺等,治疗时应注意调理肝肺。中西医结合治疗时,西医治疗主要针对急性发作患者,中医治疗主要针对病情相对得到一定控制的患者,其能辨证施治,从根本上缓解症状,有效预防哮喘发作。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其主要特征为气流阻塞性,主要症状表现为咳痰、胸闷、喘息、呼吸困难、慢性咳嗽等。治疗方式较多,可通过日常生活护理,包括饮食调理、康复治疗与训练等,以及药物治疗、吸氧治疗等多种方式进行治疗。相关研究显示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对于急性加重期的患者而言,可以联合应用西医常规药物治疗、中药汤剂口服治疗两种方式开展治疗,也能联合应用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注射剂治疗两种方式开展治疗,除此之外,还可以搭配中医刺络放血法进行治疗,其能有效缓解疾病症状,改善肺部通气功能,减轻炎症反应。针对缓解期的患者而言,也可以在传统西医基础上,联合使用中医口服汤剂、口服中成药、穴位敷贴、穴位注射等方式。
    中医结合治疗是现代医疗更深一步研究后的新兴临床治疗方法,其能进一步发挥中医、西医的优势,在呼吸系统疾病中有较好的应用效果,但需要注意的是,中医辨证论证治疗内容较为复杂,无规范性标准,对医务人员基础治疗理论、治疗经验等要求较高,同时中医药剂大多口感欠佳,对用药依从性存在一定程度地影响。综上所述,在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系统疾病时,应在明确患者病情、身体、心理等多方面情况后,综合药物适应情况选择合适的搭配方式,以保证治疗效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3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