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析原发性高血压运动干预的展望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8月15期   作者:石梦菊
[导读] 原发性高血压病因还未完全明确,但诸多研究中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因素等有较大的关系

石梦菊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 广西桂林541002

摘要:原发性高血压病因还未完全明确,但诸多研究中认为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生与遗传易感性以及环境因素等有较大的关系,患者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心悸,部分患者可伴有视物模糊和鼻出血的症状,血压长时间增高可对多个系统造成影响,诱发相关的并发症,临床中还未有良好的根治措施,主要的治疗方式为血压控制,现阶段临床中以药物治疗为主。在进行临床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在良好运用药物治疗的过程中饮食干预和运动干预可有效增高血压稳定效果,不同的运动方式对血压稳定的影响不同[1-2]。本文就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病因、不同运动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运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和运动干预的展望进行综述,内容见下。
关键词:原发性高血压;运动干预;展望

引言
   近几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发生较大的变化,致使临床中慢性病发病率有明显的增高趋势,其中原发性高血压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其在临床中对患者的健康危害较大,且会显著增加诸多种类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药物治疗和生活方式改善是应对这一病症的主要方式,单纯的药物治疗可在一定程度上控制血压,但血压控制对药物的依赖性较强,停药后血压会出现明显的反弹;生活方式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饮食改善,另一方面使运动干预,饮食改善可祛除诱病因素,运动干预则在一定程度上会逐渐改善机体代谢,良好恢复机体功能,使机体的血压调节功能逐渐恢复[3]。
一、高血压发病机制及病因
    原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制及病因,具体分为:1.神经机制:患者因工作或者环境等,机体内的肾素、血管紧张素、儿茶酚胺升高,促使交感神经活动性增强,出现血压升高,较长时间维持可出现原发性高血压[4]。2.肾源性高血压:不同原因引起肾性钠水潴留,全身血流自身调节出现外周血管阻力增高和血压升高,长时间维持即可发生原发性高血压。3.体内激素原因:体内诸多因素紊乱均可引发原发性高血压,如常见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以及糖皮质激素等[5]。4.血管原因:血管硬化与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中称之为“孪生姐妹”其可以互相诱发和加重,高血压可加重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也可加重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在医学界被称之为“无声的杀手”,病症较轻时会影响患者的生活与工作,病症较重时会出现诸多并发症,加重病症或是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致死[6]。
二、不同运动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一)有氧抗阻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在王久亮等人的研究中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比,结果显示:科学的抗阻运动和有氧运动后,抗阻运动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值更低,可见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相较于有氧运动,有氧抗阻运动对血压的影响效果更显著,但其对患者的自身要求较高,而临床患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因此在部分老年人群中的运用易受限[7-8]。
(二)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的状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人体氧气需求量和吸入氧气平等,可较好的保持生理平衡状态,是不是有氧运动主要的标准为心率检测,在某一运动量下心率保持在150次/min即为有氧运动,日常生活中的评估方式为维持某一运动5min以上还有余力。在孔海军等人的研究中,选取相关文献20篇,对其有氧运动前后的相关指标(血压、心率)进行了统计与分析,结果显示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指标LF/HF以及HRV频域均有较大的影响,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控制有显著效果,主要原因为高血压的发病与血液循环以及血管紧张等有较大的关系,中等强度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的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管紧张状况,促使机体内的代谢逐渐恢复正常水平,因此在临床中具有一定的功效[9-11]。
(三)放松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常见的放松运动为太极拳、气功以及民族形式的拳操,在进行原发性高血压运动研究过程中发现,太极拳可以良好的疏通经络,调节阴阳平衡,在肖亚康等人的研究中:对照组42例进行常规运动,观察组42例患者在常规运动的同时进行八式太极拳运动,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的患者收缩压为(125.3±8.6)mmHg,对照组为(137.2±9.7)mmHg,t值为5.945,P值为0.000,观察组舒张压为(77.9±7.8)mmHg,对照组为(86.1±8.4)mmHg,t值为4.636,P值为0.000,另外还对血清水平NO和ET、空腹血糖水平以及生活质量评分进行对比,结果各项数值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可见八式太极拳可有效辅助控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原因分析为八式太极拳能够较好的舒张血管,且动作柔和与平稳,能够由简入繁,刚柔并济,对患者自身的要求相对较低,各个年龄段的患者均可进行练习,另外在相关的研究中还表明八式太极拳能够良好的改善人体脂蛋白代谢,可以有效提升机体对动脉粥样硬化的抵抗力,是一种较好的原发性高血压运动干预方式[12-13]。
(四)呼吸训练对原发性高血压的影响
    常见的呼吸训练有:音乐引导的呼吸训练、机械引导的呼吸训练以及自主呼吸训练几种,是一种通过呼吸深度和呼吸频率调节改善神经系统功能的方式,可以良好的降低交感神经兴奋,调节血流速度,减小血流对血管壁的损害,以此达到血压控制的目的。在万佳等人的研究中,将50例OSAHS伴发原发性高血压的患者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进行持续气道正压通气,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呼吸训练,对治疗前、治疗后1周和治疗后6个月的收缩压的舒张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实验组在治疗后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显著小于对照组,另外还对治疗后AHI、LSaO2、ESS评分、住院时间以及治疗依从性良好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各项数值均优于对照组,与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效果形成鲜明对比,可见呼吸训练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其在实际临床中多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伴发并发症的重症患者,对血压控制效果较好病情稳定的患者运用较少,是一种改善重症患者生存质量的方式,但这并不代表对原发性高血压控制良好者没有功效,在日常生活中进行呼吸训练,也可不同程度的提升血压稳定效果[14-15]。
三、运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的机制
(一)增加血液循环中的扩血管物质
     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的机制为:运动可以促使全身的细小动脉平滑肌舒张,能够达到降低血管外周阻力的目的,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患者的机体会逐渐放松,前列腺素、一氧化氮等血管舒张物质会明显增加,因此适量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可以提升血压控制效果[16-17]。
(二)降低血液中的动脉收缩物质
    血管收缩会使患者的血压明显增高,血液中或者组织液种的部分化学物质(去甲肾上腺素)可致使血管收缩,血管口径减小,血液对血管壁的压力增高,呈现血流损害血管壁的状况,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需注意,不同程度的运动对交感神经的刺激不用,而交感神经兴奋度和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的释放量有密切关系,因此在进行运动的过程中需注意控制运动强度和运动量,确保科学运动,科学良好的运动可以控制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泌,以此达到控制血压的目的[18]。



(三)改善血管神经调节功能
    自主神经是调节血管平滑肌舒张与收缩的主要机制,自主神经与患者的精神紧张有较大的关系,适量的运动可以缓解患者的精神进展,稳定血管神经功能调节,避免血管收缩,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在临床中对血压的调节作用显著[19]。
(四)缓解高胰岛素血症
    胰岛素分泌不仅与患者额的血糖水平变化有较大的关系,胰岛素浓度的增加还会提升血管平滑肌收缩功能,胰岛素对血管紧张系统和肾素有一定的活化功效,适量的运动可以增加胰岛的敏感性,从而依据机体的需求进行胰岛素分泌量调节,降低胰岛素分泌量,降低胰岛素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症的影响,达到良好控制血压的目的[20]。
(五)祛除诱发高血压病的因素
    有规律的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的诸多机制可进行改善,整体上能够提升机体的健康状况,逐渐促使机体代谢恢复健康状况,适量的运动还可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调节,可较好的祛除心理因素对血压稳定的影响。在诸多国家中,有规律的有氧运动被作为原发性高血压病的预防措施,且表明,良好的运动可辅助原发性高血压病症控制和治疗[21]。
四、运动干预原发性高血压展望
   在进行原发性高血压研究的过程中发现,原发性高血压病症控制与治疗易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对不良影响因素的干预可以有效的提升血压控制和稳定效果,在此过程中,规律性的运动逐渐受到关注,主要原因为运动可通过不同途径将影响血压稳定的因素祛除。运动干预具体的方式较多,原发性高血压因体质、年龄等也呈现不同特征,现阶段对规律性运动干预的探究还不够完善,对不同运动方式的优缺点较为明确,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原因还不是很明确,因此分类较为模糊,这对不同方式规律性运动来说,不能充分的发挥其功效,因此要良好发挥规律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症控制和治疗的功效,还需要积极明确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针对不同的病因指导患者进行不同运动方式的选择,以此提升运动干预效果[22]。
结语
    运动干预在原发性高血压病症治疗和控制中有一定的功效,可对不同的发病机制进行调节与改善,在临床中的运用价值较高,但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具体发病机制不宜明确,致使临床在进行运动指导的过程中不能针对患者的自身状况开展,因此目前运用效果还比较有限,但相信随着临床中的不断探究,可以更好的明确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发病机制,从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23]。

参考文献
[1]司小敏,柯峰.运动训练干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05):819-822.
[2]朱影娴.低强度运动疗法联合健康宣教对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自我控制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现代医药卫生,2020,36(03):433-435.
[3]马珊珊,白君.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中老年男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动态血压、生活质量和糖脂代谢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9,11(12):141-144.
[4]吴闽芳.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康复治疗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探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9,9(17):8-10.
[5]张胜利.不同运动方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和血压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9,28(13):2363-2365.
[6]Worster D T , Franke M F , Rodrigo Bazúa, et al. Observational stepped-wedge analysis of a community health worker-led intervention for diabetes and hypertension in rural Mexico[J]. BMJ Open, 2020, 10(3):e034749.
[7]王久亮,郝利霞.有氧运动和抗阻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自主神经功能干预效果对比研究[J].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2016,11(06):560-561+568.
[8]刘向辉,刘君玲.高强度间歇运动对高血压患者Tei指数及BNP的影响[J].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02):108-116.
[9]孔海军,王凤华.有氧运动干预对中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安静血压及自主神经功能调节Meta分析[J].冰雪运动,2017,39(01):77-87.
[10]李伦,梁凤霞,陈瑞,等.腹宫推拿联合饮食运动干预治疗高血压临床对照观察[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9,21(01):80-83.
[11]Nguyen H L , Ha D A , Goldberg R J , et al. Culturally adaptive storytelling intervention versus didactic intervention to improve hypertension control in Vietnam- 12 month follow up results: A cluster randomized controlled feasibility trial[J]. Plos One, 2018, 13(12):1371-1384.
[12]肖亚康.八式太极拳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血管内皮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10):2403-2405.
[13]李晓瑞.太极拳运动联合综合护理干预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01):19-21.
[14]万佳,孙兴兰.有效呼吸运动训练对OSAHS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012):76-78,88.
[15]黎秋霞,黄萍,邹远娣,等.行为干预对体检发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效果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0):905-908.
[16]Jalal P , Fatemeh Z , Reza S A , et al. Oral potassium supplementation for management of essential hypertens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J]. Plos One, 2017, 12(4):e0174967.
[17]董恩宏,徐明,郭丽君,等.“健步行”运动对社区老年男性高血压人群健康促进效果的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7(02):230-233.
[18]罗秋林,李叶青,杨亚,等.健康素养与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效果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9,20(02):148-150.
[19]安庆标.不同的健身气功练习强度对原发性高血压干预效果研究[J].菏泽学院学报,2019,41(02):84-87.
[20]刘文奇,张洪斌.原发性高血压病人血压变异性及有氧运动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09):972-975.
[21]齐大路,李永明,鄢行辉.八式太极拳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研究[J].四川体育科学,2015,34(05):24-26+39.
[22]王军威,袁琼嘉,李雪.中等强度运动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效果的Meta分析[J].体育研究与教育,2015,30(04):118-123.
[23]齐秀萍.护理干预对高血压病患者生活方式的影响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04):268-2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