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各种新兴技术的不断应用,为我国经济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作为建筑工程的新兴技术之一,在我国建筑行业已被广泛采用,因此,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严格控制,确保在施工质量和技术方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为此,在施工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确保大体积混凝土技术能够顺利进行施工,提高施工效率。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一、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特点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而言,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其主要施工特点如下:首先,大体积混凝土由于构件体积相对较大,对于施工技术的标准要求也相对较高,如对于一些高层大体积建筑在施工过程中不能预设施工缝;其次,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还具有结构厚、钢筋密、混凝土用量较多、体积大等結构特点;最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相比于普通混凝土,很容易出现混凝土开裂现象,导致这种现象存在的主要原因就是大体积混凝土自身体积较大,热量散发困难,通常在内外温差超过25摄氏度内部结构就会发生形变,再加之其厚度原因,水化热放热量巨大且放热时间长,会造成内外温差过大导致裂缝或是涨缩现象,这样一来,就极易导致混凝土开裂现象。
二、影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因素
1、裂缝问题容易出现
随着混凝土体积的增大,裂缝发生的概率也随之增大,已成为大体积混凝土质量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对各施工环节进行严格控制,避免大体积混凝土产生裂缝。随着混凝土体积的增大,它更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混凝土体积越大,内部水化热积累效应越显著,放热越困难,如果冷却和保湿措施不及时,很容易产生裂缝温差效应,与普通混凝土结构相比,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难度较大,裂缝破坏较为严重,不仅裂缝修复难度大,而且裂缝修复成本高。
2、水泥的水化热现象
水泥的水化热现象是指在水泥凝固过程时与水构成的一系列作用。其中包含了水化作用、水解作用和水结晶化的作用。水化热是一种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可避免出现的一种现象。水化过程会使混凝土内部的温度迅速升高,且由于大体积混凝土的特性,热量很难散出,使得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不高。但随着实践的推进,内部的水化热逐渐向外散发,使混凝土强度与弹性模量大幅上升,混凝土的降温收缩作用逐渐增强,使温度应力大幅提升,一旦温度应力高出混凝土自身的抗拉应力,则会使混凝土产生裂缝。
3、工程建设结构和材料的选择
作为工程建设的蓝图,设计图纸正确性,可行性是工程建设成功的重要前提。在工程建设中,施工方会经常遇到因为不合理的设计而带来的混凝土裂缝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点,受力面的突然改变,承受能力超载,导致部件断裂;混凝土收缩能力错误预估,对于混凝土硬化后收缩现象考虑欠缺;其次,混凝土由多种成分构成,各种材料的不同比例也会导致混凝土的性质有所不同,如果材料选择上出现错误,导致混凝土中水灰比,含水量产生变化,混凝土的收缩率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加大了裂缝产生的可能性。另外施工中钢筋等承力部件偷工减料,选用的材料不符合规格等等,都可能会导致混凝土裂缝问题的出现。
三、大体积混凝土施工在建筑工程中的施工要点
1、合理进行温度裂缝的控制
在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的时候,为了能够确保整个工程的质量能够满足规定的要求,除了做好混凝土的配比之外,还需要对温度裂缝方面进行控制。进行混凝土拆模的时候,工作人员理应做好温度的测量工作,并对其具体的变化展开监控。实践证明,只有在拆模之后,混凝土表面的温度不会超过27度的前提下才能展开后续的拆除工作。
如果温度超过了这个数值,则需要采取一些保温措施,以此降低实际的温差。其次重视混凝土养护过程中的保温保湿工作,需要时利用工业织物或干草等具有保温效果且不影响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材料进行外部保温。同时也要进行洒水工作,能够有效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润度,还能够起到降温作用避免内外温差过大。
2、对于混凝土构成合理调节
大体积混凝土的品质以及良好的使用寿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混凝土中各项成分的构成比例。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应用中,水灰比的控制至关重要,它对混凝土成型后的质量有着重要影响。水和灰搅拌过程中,搅拌时间的长短,搅拌力度的大小都有着严格要求。搅拌时间过长,水灰稀释度过高,时间短,则无法使得灰尘充分溶解。浇筑过程中对于混凝土的调和比例也要格外注意,混凝土中水泥含量的多少对于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也有明显影响。因此对于水泥含量要严格控制,可以用相同作用的辅料对水泥进行代替,既减少了水化热的产生,也节约了原料。
3、严格把控材料质量
严格控制好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质量,对建筑工程质量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进行材料把握过程中,要严格地把控混凝土材料的配合比,通过合理科学的计算方式,明确水泥、凝胶材料和水之间的比值。另外,就是把控材料的性能。在配合混凝土材料时,可以更具性能的要求添加材料,比如说添加煤灰材料,可以起到改善承压性的作用。选择材料时,考虑到温度造成的影响,要关注材料是否具有保温性能,避免因为温度较低而导致的裂缝。控制混凝土材料时,也要进行温度控制,通过有效地控制水泥用量来减少水化热现象,有必要时也可以使用其他替代材料,使大体积混凝土材料的性能符合建筑施工要求。
4、全面分层浇筑
在混凝土运抵后,必须要及时浇筑,尤其是要保证选择的浇筑方式是最为合适的。如果工程面积并不大的话,全面分层浇筑是较为适合的,首层浇筑完成后,必须要在初凝前展开第二层浇筑,之后的浇筑采用同样的方法,确保浇筑质量达到标准要求。如果建筑的斜面坡度较为平缓,可选用斜面分层浇筑,且要按照既定流程展开,先要完成下部的浇筑工作,继而向上进行浇筑,在浇筑面全部浇筑后方可停止。在展开分层分段浇筑的过程中,必须要提前完成好现场的分段工作,在此基础上对最底层进行浇筑,然而在按层浇筑,一段的浇筑工作结束后,下段浇筑方可开始。
5、做好技术应用环节的把控
结合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规模和管理需求,配置充足的管理人员。施工前按照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方案,组织人力资源和物力,做好全面的准备。施工过程中,组织质量检测人员和安全员等,前往施工作业现场旁站监督,实施大体积混凝土施工作业全过程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提出解决措施,保障技术应用的效果。按照施工节点,组织开展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检验,把关施工作业质量。对突发的情况,立即响应应急预案,进行问题的处理,避免影响着工程的效益。
总结
针对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而言,在应用的过程中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逐渐得到了完善。在应用的过程中,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极大影响整体工程的质量问题,要保证该技术的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必须要严格的对材料的温度以及该技术的施工工艺进行管理,并且在施工完成后还需要对施工后期进行一个全面的控制,保证各项环节能够衔接在一起,唯有如此才能够提高该技术的施工效果,从而给我国建筑工程事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倪元青.浅谈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J].价值工程,2010,36:75.
[2]苗亚伟.筏板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J].四川水泥,2018(8):152.
[3]苏云贵 建筑施工中的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技术[J]建筑监督检测与造价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