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276000
摘要:建筑工程防渗漏技术的应用对建筑施工整体起着关键作用。在实际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要根据外墙、门窗、屋面以及厨卫的不同特征选择合理的工艺和材料,尽可能避免裂缝的产生,降低出现渗漏现象的概率。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渗漏原因及防渗漏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渗漏原因;防渗漏施工技术
引言
作为整个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防渗漏一直是各级质量监管部门关注的问题。建筑施工单位应重视施工的总体质量,做好工程的质量监督以及质量管理,使房屋的使用寿命延长,整体房屋的综合性能得到加强。同时,建筑施工单位对于施工人员的培训工作也必须加强,有效提升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避免因施工人员操作的问题,导致房屋渗漏情况加重。建筑施工单位要尽量做到全方位考量工程细节,让其承建的房屋建筑能够满足相应的要求,使得防渗漏工作满足建筑标准。
1 建筑工程渗漏原因分析
1.1 材料质量问题
一是建筑物外墙进行墙砖粘结时需要采用到水泥浆,但是施工人员在施工时对水泥浆的配比和质量未进行合理的把控,由此导致了砖墙的部位存在粘结不牢固等诸多的问题,进而出现了渗漏。二是在进行外墙的抹灰操作时,使用的灰浆存在质量问题,其在凝结之后会出现一定的裂缝。三是在建筑物内进行防渗漏处理时,选择的防渗漏材料其质量不能满足相关的要求,无法起到有效的防渗漏作用[1]。
1.2 设计缺陷
常见的由于设计原因而导致的渗漏问题有以下几种。一是建筑物在进行窗楣线和滴水线设计时,未充分考虑各个方面的影响,该部分的设计不满足相关的要求进而导致了渗漏水现象的出现;二是在进行初始设计时未充分地考虑到建筑缝隙填充的问题,导致建筑物在建设完成之后,缝隙填充不合理或者填缝施工不科学,进而导致建筑物出现裂缝,发生渗漏等现象;三是在建筑物设计的过程之中未充分地考虑考虑建筑物的用途以及建筑物自身的使用环境导致,建筑物自身在使用的过程之中出现严重的渗漏问题;四是建筑物在进行设计的时候未科学合理地进行防水层的布置,进而导致了建筑物缺乏防水性能。
1.3 施工不规范
建筑企业开展的各项施工程序均会由于施工人员缺乏一定的监管力度而影响施工质量水平,一些不规范的施工行为,也会导致房屋墙体的表层发生漏雨现象,而降低房屋建筑施工质量水平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施工人员不够专业,且不具备优良的职业操守,其在实施屋面防水技术之时,仅按照自己的主观意愿进行施工操作,而在此种操作行为下完成的房屋建筑,将会出现极为严重质量问题。第二,相关管理人员并未针对真实的施工状况制定相应的施工管理方案,其未按照相关规定对施工技术的应用质量进行有效的评估,这也是导致房屋建筑防水质量不合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2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
2.1 屋面防渗漏技术
(1)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不得擅自改变防水等级和防水材料,确实需变更的,应经原设计单位审核批准。建筑施工单位在进行相关施工工作之前,必须对设计图纸进行检测,通过对图纸进行会审,让施工人员掌握整个工程一些的细部构造技术以及其他方面的技术,制定出切实有效的防水施工方案,经过主管部门的审批之后展开相关的施工工作。在相应的防水材料被存放到施工现场之后,负责监理的部门应该进行取样送检的工作,复试合格后才可以使用[2]。
(2)屋顶基层与突出的屋顶结构(女儿墙、山墙、天窗壁、变形缝、烟囱等)的交接处和基层的转角处,找平层均应做成圆弧形,且弧半径应满足规格要求;卷材应在檐槽、檐槽和屋顶交界处,阴阳角处应进行防水处理;伸出屋面的管道、井(烟)道、设备底座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应由高度不小于250mm 的柔性材料制成;水入口处的防水层应延伸到其内部不少于50mm,并用防水材料密封;在安装太阳能屋顶、消防及其他设施、设备和管道时,应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损坏防水层。
(3)防水工程完成后,应进行储水测试。工程竣工前的检查,检测人员应带水检查。
2.2门窗防渗漏施工措施
房屋建筑内部的门窗结构是最容易发生渗漏的区域,其直接与外界相接触,若该部分所应用的防渗漏技术不合格,外界的水将以极快的速度渗入建筑物内部,而建筑门窗所应用的技术是防渗漏综合技术中的一种,此施工技术实施起来极为复杂。建造完成后的门窗不仅要具有极强的防水性能,还具有保温效果,门窗的外观结构也应该具有现代化的建筑特点,拥有一定的观赏水平。因此,相关技术人员应该选择硬度较小、抗变形性强的铝合金材料作为门窗的框架结构,其还应该严格控制灰砂浆的用量,以避免过多的涂抹于窗框与墙体之上,影响整体建筑的美观性。
2.3 外墙防渗漏技术
施工人员在开展外墙防渗漏工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设计人员一定要明确说明墙体的结构和厚度,要对墙体填充物进行对比分析,让施工人员明确知道在施工过程中应该用到的填充物和抹灰方法。外墙渗漏和墙体出现裂缝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施工人员一定要保证外墙装饰的质量,管理人员也要加大监监管力度。虽说在铺设管道和施工安装过程中会很容易出现裂缝,但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也要默契配合,共同努力减少裂缝的产生。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墙面的孔洞,一旦发现与施工无关的孔洞,就要及时对孔洞进行弥补。在进行抹灰工作之前,一定要对墙面进行彻底清洁,严格按照施工标准进行施工[3]。
2.4 厨卫防渗漏技术
厨房和卫生间是渗漏发生的高频地区,其对建筑物的防渗漏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在进行厨卫区域的防渗漏处理时,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技术要点。一是在厨卫之中要选择优质的管道,避免管道在使用的过程之中出现渗漏的问题;二是要合理的布置管道的走向,确保管道之中的水能够快速高效的排出;三是明确厨卫之中的防水施工重点部分,在这一地区可以采用多重防水措施,以此来有效提升这一区域的防渗漏效果。四是在厨卫之中做完防渗漏处理之后,应该进行相关的试验,确保厨卫地区的防渗漏质量。
2.5 地下室防渗技术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地下室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运用地下室防渗技术,首先,要定期检查地下室的建设,如果出现渗漏情况要及时处理,避免渗漏现象进一步扩展。例如,在小区日常安全检查过程中,要重点关注地下室的安全使用、防渗现象,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减少发生渗漏事故。其次,地下室渗漏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外墙面的混凝土质量不过关是主要因素。保护外墙面混凝土,针对混凝土表面容易出现的裂缝、蜂窝等情况及时修补,防止因损坏导致渗漏情况进一步扩大。再次,应按照安全作业标准进行建筑施工,防止发生违反现有施工标准、流程的现象。在地下室施工中,不能直接在地面和外墙上打洞,要先设置出防水档案,观察并记录部分容易出现渗漏情况的位置,便于后期开展检查工作,根据已有数据信息及时检查出现渗漏的问题,保障建筑使用安全性[4]。
结束语
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建筑工程业对经济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渗漏问题是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它大大降低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年限。因此为了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增加其使用年限,就必须对容易发生渗透的区域采取相关防渗漏措施,提供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勇,郝强.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门窗,2015(4):59-60.
[2]宋学锋.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8):55-56.
[3]李毅文.建筑工程施工中防渗漏施工技术探析[J].山西建筑,2017,43(36):90-91.
[4]樊云龙.建筑工程防渗漏施工技术要领分析[J].建材与装饰,2020(10):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