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探讨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25期   作者:黄鲜芝
[导读] 摘要:为提升新时期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质量,需重视对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对施工工序的把控。
        江西中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江西南昌  330000
        摘要:为提升新时期市政工程施工管理质量,需重视对智能信息管理系统的应用,实现对施工工序的把控。从而,确保每道施工工序的合理、有序跟进,为技术应用、进度管理及造价管理等夯实基础。基于此,本文立足于对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分析,展开对构建信息平台、提升工作开展有效性的相关措施探究。以期助力市政施工项目的稳健推进,提升工序质控效率。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
        一、关于市政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概述
        为了提升质控工作的开展水平,应重视对施工工序的质量管理。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各工序有机结合就组成了完整的施工流程。施工质量管理实际上就是对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和量化累积[1]。与其它产品的生产过程相比,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受到更为复杂的因素影响(如施工工艺和多变的环境等),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常常会遇到较多的困难。所以,应着眼于互联网+时代背景下,积极运用信息技术,加强对市政工程的施工工序质量控制和管理,以便提高施工质量与技术水平。
        其中,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要点主要有两个:一方面,在确定施工工序之前,确定施工工序的工作与检查制度、建立质量标准体系;另一方面,要强化对市政工程关键施工点的完善与控制。同时,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还要接受工程各个时期反馈的检验效果,以便形成闭环控制。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效果,需科学的管理理念和高效的管理实践作为保障。在施工工序管理与控制的过程中,工序所涉及的人(人员)、机(机械)、料(物料)、法(施工方法)、环(施工环境)甚至是政策等,都会对施工工序产生影响。这就要求在施工前,要注重对影响施工工序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得出具体的施工策略以便合理安排施工工序,为市政工程有序推进夯实基础。
        二、简析市政工程施工工序质量控制的步骤
        在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控中,工作推进步骤主要分为:工序准备控制(可理解为事前控制)、工序过程控制(事中控制)及工序验收控制(事后控制)。依托对信息化辅助工具的应用,施工工序质量管理信息系统将把施工现场质量管理相关的资料及数据转换成计算机语言,使工序质控更具系统性、规范性[2]。运用戴明循环法,从人员、机械、材料、方法、环境等影响工序质量等关键因素着手,对各环节的资料及数据进行分类整理,将重点、难点工序和工艺利用文档、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直观、全面、完整地展示给操作人员及相关管理人员。
        同时,施工工序质量管理信息系统能够让施工人员对工序工艺有更清晰、全面的认识,显著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能够帮助管理人员进行设计交底、质量检查及资料整理汇编工作,全面提高工程质量的管理效率等。另外,重视对智能软件的应用,革新工作开展理念,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综合素养,还有助于市政工程施工工序质控工作迈向标准化、数字化发展方向。
        三、浅议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策略
        (一)需进行施工项目信息编码
        为提升施工工序质控工作开展的效率,使其更具规范性,应重视对智能软件的应用,以数据存储的方式进行信息收录。

这便不得不提到施工项目信息编码,其便依据工作开展逻辑,梳理业务结构,并依据相互之间的隶属关系将其进行排序,以便构建信息管理平台。建立合理的编码规则能够统一和规范施工资料,为施工工序信息的标准化处理提供依据和准则,使得施工资料得以交换和共享。施工项目信息编码可依据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编码规则制定[3]。
        不同编码规则具有各自的特点,各管理信息系统应该按照自身的功能需求选择相应的编码规则对其管理和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处理和存储。由于施工工序质量控制资料以不同项目的不同工序为单位进行处理和控制,所以通常采用信息流分类编码进行编码设置,即将施工过程涉及的数据信息根据层级属性进行分类编号。信息流分类编码采用的是分级处理方式,遵循自顶向下、由总到分的原则,编码原理简单形象,易于掌握。譬如:在工序质控编码中——第一级是工程名称,第二级是该工程的子工程名称,第三级设置成分项工程的名称,第四级是具体工序的名称,第五级表示工序的施工阶段…逐层延伸,呈现自上而下的一对多的对应关系。此外,人员编码也可以采取这种形式,如某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编码为:013,其中01表示工程名称代码,3表示该管理人员的代码。
        (二)应重视施工工序质量管理
        为促进工作协同,提升响应速率,数据库应按照工序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的功能需求,在信息处理模式上选择B/S网络架构(或C/S架构、智能移动端架构等),构建自身的项目工程大数据库。工序质量管理数据库主要有两个组成部分,一是管理工序质量控制相关的通用数据的数据库,通用数据包括文档、表格、图片、音视频等,管理员可以对通用数据库内容进行查询、存储、调用、修改等操作。二是按照项目名称进行分类的项目工程质量资料数据,将经由不同工作人员(如管理员、技术工作人员、质控人员及工程监理)的上传,经流转、审批、后在大数据库中分类存储。从而,使市政项目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工作高效推进,更具可视性、可控性与透明性。
        (三)需优化施工工序质控模块
        为了优化管理流程,提升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还应对系统平台中的管理模块进行升级。应对不同工作人员开设相应的权限,并使界面功能更加完善,以便指导工序质控工作的开展,使工作推进变得有据可依。或是借鉴建筑工程管理中常用的BIM技术,依据施工不同阶段,结合进度管理发起工作提醒,确保文档资料的完整性,施工工序依据标准执行。从而,提升施工建设质量,为造价工作开展提供真实、有效的资料。
        四、结语
        综上,在加强对市政工程施工工序质控工作中,应重视高新技术的应用,促使质控工作迈向现代化发展路径。从而,让科技发展为市政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赋能,使工序质控更加可视、透明、可溯,提高相关工作人员的使命感与责任意识,确保技术应用的准确性,落实精细化管理。
        参考文献:
        [1]靳秀.论市政工程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C].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2018(9):20.
        [2]金全勇.市政道路工程项目质量管理研究[J].湖北工业大学,2017(5).
        [3]郭自嘉.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的质量控制研究——以桃江县南环线为例[D].南华大学,2018(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