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建工集团冶金建设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 530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建筑行业的规模和数量不断增长。目前建筑工程大多采用招投标的方式进行建筑商承包商的筛选。建筑企业为了取得相应的建筑工程的承揽资格,需要对工程投标报价进行科学合理的设置,同时还要确保企业能够通过建筑工程获得最大化的经济效益,因此建筑企业需要加强项目成本控制工作。部分企业为了获得工程承揽资格,一味降低投标报价,而对项目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造价缺乏充分考虑和有效控制,最终往往导致无法保障项目顺利完成。本文就建筑工程报价原则和要点进行分析,并对项目成本造价控制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投标报价;项目成本造价
引言:
在建筑工程招投标中,竞标成功的重要前提是投标报价的合理性。但在实际招投标过程中,不少建筑为了达到中标的目的,往往会一味压低报价,最终导致施工过程中缺乏足够资金投入,而使整个工程无法顺利完成,反而使建筑在信誉及经济两方面都受到极大的影响和损失。因此企业需要对项目成本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提高认识,对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造价加强控制,从而确保建筑工程能够保质保量的顺利完成。
一、建筑工程投标报价原则分析
建筑工程报价根据实际情况可采用不同的报价方法,主要包括了多方案报价
法、不平衡报价法、增加建议方案法、突然降价法以及其他靠信誉、速度、低价等优势取胜的方法。在不同工程类型、不同地区或针对不同行业,都存在着不同的操作规则和市场行情,同时建筑企业自身在技术、管理水平方面也存在差异性,因此针对投标报价的内容复杂性以及涉及面广等特点,建筑企业需要充分结合自身特点,对市场行情,招标项目的操作规则进行全面了解,对报价方式进行一种或多种合理选择和综合使用。其中报价原则主要应遵循以下几方面:
(一)生存性报价
此原则主要基于建筑竞标成功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首先需要以竞标成功为目标,为了确保能够中标,对企业的部分利润进行舍弃,甚至需要赔本竞标。如采用这种原则进行竞标,就需要在满足其他竞标条件的情况下,使报价最大程度降低,并以中标为核心目标。
(二)竞争性报价
此原则是基于市场竞争机制,通过对其进行充分利用,并获得胜利后从而实现占领市场为目标。在此诉求下,建筑企业进行投标时,需要对建筑项目进行深入了解,同时还需要对竞争对手的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分析,包括其管理能力、优劣势以及成本管控能力等。此原则也是基于低盈利原则,主要适用于建筑企业处于新市场开发阶段,或暂时经营状况不佳的情况。
(三)盈利性报价
此原则主要适用于建筑企业发展日趋成熟的阶段,其首先考虑的是保证企业自身在项目建设中的盈利性。运用此原则进行报价的建筑企业,通常在某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可以不采用降低成本的方式来获取招标方的重视[1]。另外此原则还会在以下情况中得到广泛运用:投标方对于规模较小的项目缺乏积极性和热情;对项目投标方有明显的优势或有较强的信心;市场稳定的情况下,技术能力较强,以及信誉良好的建筑大型企业;项目吸引力不足等。
二、建筑工程投标报价要点分析
(一)投标报价进行恰当、系统计算
首先建筑企业在投标报价前,需要对恰当、系统的计算方式加强重视。进行投标报价计算时,需要从企业自身利益出发,对项目最终的经济利益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对工程质量保障过程中存在的以及极可能发生的各类风险进行全面考虑,基于上述各方面综合因素的考虑,对恰当的投标报价进行制定。以往大多数企业在投标报价前,缺乏全面的分析及充足的准备,实际投标报价无法对企业最终盈利予以保障,或是无法保证工程质量、工期,甚至无法有效应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风险,都会对企业经济利益及声誉造成严重影响。因此需要企业在报价前,加强恰当、系统地计算,使建筑工程的预期效果得以实现。
(二)慎重选择定额
在投标报价中,还需要对企业定额选择加强重视,将其作为报价的主要依据。在实际投标报价前,企业需要对建筑工程各方面价格加强了解和熟悉,对企业定额进行适当调整。目前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工程人员成本及材料价格不断增长,对实际预算和成本造成影响。
因此在进行投标价格制定时,需要对各方面因素进行充分考虑,确保定额定价的合理性,从而能够更好地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所带来的实际费用问题,防止因企业定额过低所带来的不利影响和负担。
(三)做好投标报价准备工作
在投标报价过程中,其准备工作是否完善直接影响着中标结果。因此建筑企业在进行投标报价制定时,首先需要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情况,其次还要对竞争对手的实时动态及历史成绩加强关注,对竞争对手的传统运作模式和做法进行充分了解和熟悉,从而使企业成功中标的几率大幅度提升[2]。另外通过前期充足的准备工作,以及合理规划,确保企业预期利益有效获取。
(四)标书充分了解
对标书进行充分了解是投标报价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环节,为了进一步提高中标概率,建筑企业需要对必要的投标报价技巧进行充分掌握。通常由发标单位或委托设计单位对标书进行编制,其中包括了该工程项目的主要质量、技术、工期等基本要求,同时具备相应法律效应。建筑企业首先应对标书进行仔细研读,对标书各项条款和要求充分地了解和熟悉,如:定标、开标、投标保证金、评标、违约处理等内容,从而能够更好地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另外企业还应严格按照标书要求,对投标报价进行合理制定。
三、建筑工程项目成本造价控制策略
在建筑工程项目中,项目成本造价是为了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并达到预期目标所应付出的全部支出,同时为了项目的正常实施,需要对成本造价加强控制。中标企业需要在工程合同订立和签署时,即对成本造价控制加强重视,其中所订立的标书以及中标通知书,都属于合同要约和合同承诺,并且合同签署过程也属于法律履行步骤之一。在所有招标文件中,所包括的施工承包范围及施工责任都对建筑工程成本造成制约和影响。首先在进行投标前,建筑投标企业应计算其中所涉及的一系列施工成本,并对相应的成本预算进行确定;在中标后,需要根据合同约定的承包范围、施工要求以及具体招投标文件,企业应对项目成本进行再次计算,使企业自身利益得以有效保证[3]。通常这种 “先算后做”的方式主要包括两种形式:一种是为了使投标报价能够确保企业自身盈利,不出现亏损的状况;另一种是保证企业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成本控制不断细化,通过对各具体环节、步骤、细节的有效控制,使整个过程能够按照计划有序进行,从而使企业利润得以实现最大化。同时整个细化过程应根据施工实际情况及动态变化进行调整,从而实现成本控制的科学性、合理性,使最佳成本控制效果得以实现。
在成本造价控制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投标文件及合同的具体要求,企业领导对项目成本进行讨论和制定,和实际实施项目部门严格按照确定好的成本报价进行施工和控制。对于大型建筑企业而言,通过参与实际施工的部门较多,因此在进行成本控制时,需要对公司自身实施部分、分公司负责内容,以及外包工作予以明确。针对复杂的成本造价控制,对负责项目各个步骤的公司或部门予以明确之外,还应结合实际施工情况及其动态变化进行及时调整,这也对成本造价控制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需要具有随机应变的能力、以及丰富的经验,还需要有极高的专业素养,在项目成本造价控制过程时,还应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对先进企业的优秀成本造价策略进行学习和借鉴,并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加强预测,从而使成本造价控制水平提高,确保后续施工工作的顺利开展。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企业还应对施工情况加强实时监督,要求施工部门将实时费用支出进行定时提交,并对相关数据进行收集整理,通过实际成本支出与成本造价计划进行对比和分析,一旦出现较大的偏差,应及时查找原因,及时提醒相关施工部门进行修正,对施工加强管理,同时也应对成本造价计划进行相应调整[4]。另外在具体施工过程中,应涉及多方位、多工种的立体交叉作业,具有较高的繁杂性,因此成本支出控制较难按照设定的成本造价计划严格执行,一旦出现实际情况与计划不符时,需要对成因进行及时分析和调查,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修正,使项目成本有效降低,避免出现更大的损失。
结束语: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工程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造价控制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对于建筑企业而言,在投标报价环节,需要对市场状况、自身状况、项目状况进行充分了解,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合理的报价策略,同时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加强科学有效的成本造价控制策略的运用,从而有效保障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齐琳琳.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造价控制分析[J].门窗,2019.
[2]马鹏飞.建筑工程投标报价与项目成本造价控制探讨[J].居舍,2018(08):114+158.
[3]沈 杰.工程造价中投标报价策略及报价技巧[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8.
[4]杨蓉.建筑工程招投标阶段造价控制策略研究[J].居舍,2019,000(036):P.188-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