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杨玉
[导读] 基于对德育教学实效性内涵分析,主要讨论了在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中实现班主任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杨玉    清远市田家炳实验学校  511510
【摘要】基于对德育教学实效性内涵分析,主要讨论了在具体的德育教学活动中实现班主任德育教学实效性的具体策略。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44-01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对社会认知形成的关键阶段,也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形成的重要阶段,作为班主任应该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营造德育学习的良好氛围,在思想上对其进行正确的观念引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促进他们身心健康发展。
        一、德育教学实效性内涵
        所谓“实效性”是指某一件事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具有“实”—实际意义和“效”—有效性的特点。德育教学实效性则是指德育教学要具有实际意义,并能对学生的道德观念和思维习惯产生积极的正面影响。
        班主任工作德育实效性就要求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时要摆脱过去可能存在的“说空话”、“讲大话”的特点,不能一味地就“德育”讲“德育”,而是要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相联系,通过实际的例子去讲述德育知识,让学生理解德育教学不是只在口头说说的思想道德教育,而是可以影响其生活的一种教育形式和教育内容,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德育教学。另外,德育教学的实效性要求班主任老师要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采用何种教学方式进行德育工作可以提高其教学效率,让德育思想对学生产生影响,要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作用,让德育课堂变成学生的课堂,而非老师的“一言堂”。
        二、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教学策略
        1.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德育教学生活化
        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就要求老师要在教学活动中以学生为主体,构建一个平等的师生关系,不能一味地以高姿态与学生对话。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尤其是信息传播渠道的不断拓展、传播速度的不断增快,学生所接受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庞大,其理解能力以及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都有很大程度的提高,他们对事物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认知,所以班主任在进行德育工作时就要以学生主体,促进德育教学工作的生活化,把学生当作是一个具有独立判断力的个体,在与其进行德育教学时更多是以探讨的形式进行,而非与其他科目类似的灌输式教学方式。
        如在讲述“助人为乐”精神时,老师可以引入“路上遇到行人摔倒是否要进行搀扶”的话题讨论,该话题在社会上具有很高的关注度,那作为青少年我们到底该怎么做?是出于自保置之不理,还是要勇于承担上前搀扶?通过老师的这种引导构建自由的德育课堂,让学生自由发言,从而让学生将德育教学与其生活场景更好结合,实现教学目标。
        2.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营造德育氛围
        作为一名初中生,他们绝大部分的时间都是在班级中度过,班级对他们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良好的班级文化有助于同学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


和谐、团结、互帮互助的班集体对学生自我行为规范以及思想道德素质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所以作为班主任应该对班级文化建设给予足够的重视,将其作为班级管理的重点工作开展,努力提升班级文化的影响力,打造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为了构建良好的班级文化,班主任可以在教室中贴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字样,并在每一内容下附上图片以及故事,让学生通过阅读故事和观察图片对核心价值观有深入的体会和感受,进而对学生的思想产生一定的影响,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在班级内组织一些与德育教育相关的主题活动,比如可以在感恩节当天组织“感恩教育”主题活动,然后借助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一些国外感恩节相关视频和国内“感恩中国”系列文化宣传片,这一方面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感兴趣程度,另一方面,有利于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提升学生的道德和文化素养。
        3.为师者要言传身教,提高自身影响力
        在当今初中教育中,班主任要想在班级管理中渗透德育教育,使德育教育具有实效性,其自身应该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用自己的日常行为和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提高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能一味追求学生的“高成绩”。同时要注重将德育教育与社会热点问题、学生关注话题相结合。比如,在讲解生态文明教育中,老师可以融入到最近两年备受关注的垃圾分类,把垃圾分类的标准和方法告诉学生,并普及垃圾分类的好处,并且在实践过程中,老师自己也要做到准确无误地进行垃圾分类,如果老师把香蕉皮当作干垃圾随便丢进垃圾桶里,有些学生看到这一幕会觉得垃圾分类只是说说而已,没必要真的照做,致使他们进入社会后对一些标准和规则也会有这样的心理,从而可能会因此犯下大错。而另外有些同学看到会觉得老师是表里不一的人,可能因此在以后的为人处世中也会效仿,进而影响他们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建立。
        此外,班主任老师还要注重自身知识和素养的不断提高,不能以永远以“老师”的姿态自居,要明白当今社会是不断发展、不断创新的社会,自己的知识库和理论体系也要不断地更新。
        4.注重家校互动,多渠道进行德育教育
        当今学生教育已经不仅仅是学校的职责,家长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影响着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为德育教育也是如此,要注重家长与老师的配合。首先,教师与家长要在观念上保持一致,不能一味地强调分数和成绩,要重视初中生德育教育,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社会问题的认知能力,要引导他们多关心家庭成员、多关注社会问题,这样才有利于他们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其次,建立老师与学生的良好信息沟通渠道,教师要把学生在学校的异常表现及时反馈给家长,及时发现学生的一些潜在问题,进行有效疏导,从而避免问题的出现。再次,家长注重自己的言传身教作用,为学生的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家庭学习氛围,初中生已经具有自己的判断力,他们不仅会观察自己的老师,还会观察自己的父母。
        小结
        德育教育不仅关系着学生未来的品格与对社会认知,而且会影响他们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作为班主任一定要在自己深入领会学习,不断提升自身的道德修养的基础上,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并且在实践中进行言传身教影响学生。同时也要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注重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学生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德育教育,真正把德育教育看作是影响学生一生的课程进行教学,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人才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赖玉芬.呵护学生自尊  树立自身威信——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总结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9):194-195.
[2]龚志文.如何让学生在角色互换中成长——浅析初中班主任德育管理[J].课程教育研究,2017(16):197-19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