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习作教材的教学加工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曾品元
[导读] 部编版习作部分设有“训练点”,它的针对性强,使训练目标比较明晰,但是它对习作的理论知识涉及得比较少。针对以上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从“训练点”中寻找零碎的习作知识,提炼知识体系。教师一方面应该注意某一“训练点”中习作知识,同时也应该着眼于不同“训练点”,突出各个单元的特点和联系。

曾品元     容县石寨镇霄垌小学  广西  玉林  537502
【摘要】部编版习作部分设有“训练点”,它的针对性强,使训练目标比较明晰,但是它对习作的理论知识涉及得比较少。针对以上情况这就要求教师从“训练点”中寻找零碎的习作知识,提炼知识体系。教师一方面应该注意某一“训练点”中习作知识,同时也应该着眼于不同“训练点”,突出各个单元的特点和联系。
【关键词】小学语文;习作教材;教学加工;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060-01

        部编小学语文的针对性比较强,主要希望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所以比较注重练习,这一点在习作中表现得非常明显。部编版语文习作有两大特点:其一,每个单元都设置了不同的“训练点”;其二,单元导语往往会简明扼要地表达训练目标;其三,单元导语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习作中的训练目标是对导语的延伸。但是这样的设计却掩盖了习作的理论知识。
        一、明确“训练点”不等于写作理论
        部编版的习作设置是很有特色的,不少教师在授课的时候有深刻的体会,教师一般用“实用”二字评价这一习作设计。但是教师发现学生围绕“训练点”开展写作训练,往往会无从下手。所以,教师应当树立“训练点”不等于理论的意识。
        例如:《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一习作和本单元的导语相互呼应,导语里也明确地提出“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个训练目标,此外,习作给学生提供了写作的几个切入点:其一,有什么地方可以和大家一起分享;其二,这个地方有哪些特点。虽然教材提供了一些提示,但是学生在动笔的时候,依然不知道怎样才能有条理地推荐一个地方,并且让读者感到自己对这个地方的深情。这样,推荐一个好地方”的训练就很难落实了。
        二、挖掘训练点的方法策略
        (一)合理转化“训练点”
        习作课虽然在明确训练任务的同时,应该和知识点挂钩,提炼写作理论。《推荐一个好地方》这个训练主要是让学生写一个自己印象深刻的地方,这些地方为什么会带给学生美好的回忆呢?比如,在寺庙的古建筑群里,人们可以感受到寺庙的庄严美、参天古树的遒劲的美;在时光博物馆里,人们可以看到改革开放前的洗衣机、自行车,感受那个时代的魅力;在小吃街,人们可以感受某一地域的饮食文化。这就要求学生从这个地方的建筑、饮食、民风入手,并且挖掘这些现象背后的文化、自己的内心感受。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才能让“推荐一个好地方”的训练目标和习作知识产生联系。
        此外,教师讲述理论应该在追求生动的同时,注重理论的提炼。教师在开展《推荐一个好地方》习作课程的时候,教师以地方的美景为例,讲解写作知识:“这里的山重峦叠嶂,山脚下有一条宽阔的河流。河流拍打着两岸的岩石,潺潺向远处流去,它似乎没有尽头,在水天相接的地方,化成一片浑茫。山中雾气萦绕,隐隐约约可见山的轮廓,就像掩着面纱的姑娘,眨眼间就隐没在大雾中了。我沿着岸边走,走得久了,只觉得天地渐渐开阔,一种生的恬静充溢在我的胸中。


”这段话描写了山川河流静谧的景色,为学生写作提供借鉴:其一,描写景色可以按照空间顺序来写——以说话人的行踪展开文章;其二,描写一个地方景色应该抓住这个景色的特点,比如这段话抓住了河流宽阔、静谧、望不到头的特点,山峦秀美、有雾气缠绕的特点;其三,人们感受到美,一定程度上是因为这一事物触动了人们的心弦,比如,“我”沿着河岸走,感到了恬静,是逃离城市喧嚣的时候的享受。这样教师通过一段话,很好地教给学生写景的技巧。
        (二)明确各单元的训练重点
        如何为训练目标建立体系,这要求教师明确各个单元训练的重点。例如:《推荐一个好地方》的侧重点在于感受自然的美,所以如何写地方的美景是这次习作的重点。而在《我和__过一天》这一习作中,学生应该首先应该知道一些神话故事,接着再就这些有趣的故事展开想象,写自己和某一神话人物一天。一位学生写道:“我和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他从怀里掏出一个桃子递给我,神色有些黯淡。我见状问道:‘你不是忙着护送三藏去西天求取真经么?’,孙悟空苦恼地抓了抓头发,纵身跳上高处的石椅:‘都怪那会幻化人形的白骨精!只是他骗得了师傅和八戒,却骗不了我!’”学生把三打白骨精作为自己故事的开头,短短几句话已经展现了孙悟空的形象:爱吃桃子、爱动、明辨是非、西天取经的信念十分坚定,这几乎抓住了孙悟空的核心性格,此外,学生还采用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让这个片段灵活灵现,比较符合这次习作的训练目标。
        (三)挖掘各“训练点”之间的关系
        此外,教师应该注意各个训练目标的不同点、它们是不是具有循序渐进的关系。例如: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让学生写自己和神话人物的一天;第五单元的习作让学生写生活中触动自己的故事;第六单元的习作让学生写一次游戏的经历。这几个习作的主题都是围绕“事件”展开的,所以叙事手法、人物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是学生这几个单元一直在巩固的知识点。学生理解了这个体系,在写自己参与“贴膏药”的小游戏的时候,综合运用了以上的手法:“我和大家围成了一个大大的圆圈,贴膏药的人站在圆圈的外围,裁判一说‘开始’,每个人的神情都紧张起来,有的蹙着眉头、有的咬着嘴唇,那些可以看到贴膏药的人总是仰着脖子,视线随着那人慢慢移动,而看不到的人,只能低着头看自己的影子。当那人将膏药贴在别人身上的时候,人群里爆发出一阵又一阵呼喊,两人在操场上一前一后地追逐,凉风吹得两人的脸颊红扑扑的,那一点红晕却掩盖不了她们心中的喜悦。”所以归纳这样的体系有利于学生将习作系统化。
        当然,这些以“事件”为主题的习作具有鲜明的差别,比如有些习作和神话人物有关,所以叙事不能脱离神话人物的经历,如哪吒闹海、葫芦娃大战蛇精,教师重在引导学生天马行空地想象;有的习作和学生的心情有关,在写作的时候要突出他们的喜怒哀乐,这类习作注重抒情。只有明确这些不同,教师才能构建完整的知识框架。
        总之,部编版习作已经具备了比较完备的训练系统,但是习作课堂要求教师为零碎的习作知识建立体系,改变忽略方法的教学方式。
参考文献:
[1]梁昌辉.部编教材习作单元教什么、怎么教——以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习作单元为例[J].语文教学通讯,2018(30).
[2]张小兰.写作知识视角下的人教版小学语文习作教材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
[3]安雅俊,王杰如.用教材之“石”攻习作之“玉”——谈小学语文习作借鉴点的基本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A),2019(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