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途径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王益君
[导读] 小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应注重学习。"因此,利用科学课程建设学生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小学教育的重点。但目前小学科学研究能力建设不容乐观,教师应视而不见,积极发现有效的教育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将学习重点转向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生如何提高识别能力。

王益君     浙江省义乌市佛堂镇第三小学  322002
【摘要】小学课程标准强调:“科学应注重学习。"因此,利用科学课程建设学生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小学教育的重点。但目前小学科学研究能力建设不容乐观,教师应视而不见,积极发现有效的教育方法,激励学生学习,将学习重点转向研究。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生如何提高识别能力。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能力;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142-01

        引言
        小学是科学启蒙课程,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本课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很重要。此外,学生在关键阶段的思维,对国外的好奇心,教授可以给学生提供科学基础知识作为研究的起点。为了将这些想法付诸实践,教师首先必须注重学生的认知发展学科,从而开展切实可行、有效的培训活动,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发现科学知识的乐趣,而且有助于培养安静提高学生识别能力的能力,从而导致他们的想法不断发展。
        一、创设情境
        问题是启动思维的动力,也是引发科学探究的开端。只有发现了问题,人们才会绞尽脑汁去寻找解决办法。爱问问题是孩子的天性,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抓住学生这一天性,精心设计问题情境,鼓励学生积极探究并勇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例如,学习关于土壤的课程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提出同样的问题,让学生去收集土壤,并把土壤带进课堂。课堂上,教师利用烧杯、蒸馏水、木柴等工具对土壤的成分进行检测,让学生观察了解土壤中所含的物质。然后,教师再有意识地引导学生提问,让学生把心中的疑惑或感兴趣的问题提出来。有的学生问:漂在水面上的那层白色东西是什么?有的问:土壤被煮开后到底溶解了没?还有的学生问:把土壤放进水里加热为什么水会变颜色?……学生各有各的疑问,各有各的答案和理由。教师要对学生的问题耐心解答,照顾学生的感受,但是不应将答案一次全盘说出,而要留给学生思考和回答的时间,培养其思维逻辑性,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其实就是学生思路拓宽、思维发展的过程,这对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非常有利的。
        二、设置课堂问题,引导自主探究
        获得基础知识至关重要,但学习知识更为重要。因为学习知识是学生自己探索的过程,所以也是培养学生能力的过程。学生发展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该改变教学中的传统教学方法,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空间提问,让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一过程中,必须及时使教师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从而将其转化为研究能力。例如,一名教师在制作电磁学之后,可能会问电磁学是否有北极和南极。影响电磁磁体尺寸的因素是什么?这些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励学生进一步研究。


可见教学的重点在于作为学生自我意识载体的问题。
        三、动手实验
        小学科学教学的重点是实践探究,理论知识是其次,故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教授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探究能力的培养目标通常依靠教学情境来实现,课堂上,教师应为学生创设合适且有趣味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促使其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发现科学真理。例如,学习《电磁铁》一课时,教师在课前准备好实验的材料,如磁铁、铁片、塑料等,以确保课堂实践顺利开展。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开展相关实验,初步了解电磁铁的性质。实验可分组进行,让学生观察磁铁可以吸附含有铁质的物体,而不能吸附塑料、木片之类的物体,再通过动手实验,就能探究出磁铁的特性,掌握相关知识。又如,学习《指南针》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收集材料进行实验,课前布置制作指南针的任务,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并结合文本知识去完成指南针的制作。课堂上,教师会发现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想法,每个人制作的指南针都非常有个性。有的学生想象力较强,会利用细线把钢针吊起来;有的学生创新能力突出,会把磁化的钢针放在塑料泡沫中,制成一个很独特的指南针。这样的实践操作,不但能增强学生的体验,还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联系实际生活,深化科学探究
        小学科学教学内容大多数来自生活,并作用于生活,通过这一学科的学习,不仅需要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科学知识,更重要的是发展探究能力,并将科学知识真正作用到实际生活中。因此,教师可通过生活作业的设计,让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寻找生活中有关科学知识的影子,以此运用所学知识对其解释,这样不仅能够强化科学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还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进一步认识。
        五、建立有效的课程评价体系
        要想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教师在教学评价的过程中可以将探究能力作为评价内容,为学生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主体,让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等多种方式,对学生的探究能力做出评价。另外,教师也要在对学生进行测试时将探究能力纳入测试中,通过灵活的试卷命题,让学生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发展自身的探究能力。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是一项长期工程,需要通过长期实践去积累经验。科学教师要从创设情境、开展实验、鼓励质疑以及联系生活等方面入手,不断完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马兰.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途径[J].安徽教育科研,2020(23):79-80.
[2]桑玲.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自主能力培养探析[J].新教育,2020(23):33-34.
[3]蔡刚,李成山.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J].家长,2020(21):118+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