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参与,经历过程、真实提高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何俊
[导读]

何俊    成都师范附属小学  610000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134-01

        当前课堂教学中忽略学生思考能力、探索研究能力的培养;仅仅注重对人类已有文明知识的传承,将学生视为知识的容器;而不注重对已有知识发生、发展过程的探究;更忽略对未知知识的发现与探索等种种弊端。学生良好的思维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地、自发地形成和发展的。发展一个人的思维能力必须依赖于科学的培养与锻炼。这就必须确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特别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参与和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
        一、注重学生主体参与,获得科学、真实的发展。
        无数成功与失败的个案都表明:教育是受教育者的自我内化来实现教育目的的。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受教育者主体参与的程度。主体参与程度越高,教育目标实现的可能性就越大。从而更强调和关注学生的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服从于学生主体参与的需要,学生在课堂自我发展。
        学生的发展决不是教育者能够给予和传授的;而必须是来自于自我需求,必须依靠学生内部智力活动来获得。这就必须通过学生的自我内化才能实现。必须调动学生主动参与、主体参与的活动,才能让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1、学生要认识到自己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是不足的,即主体意识不足。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营造一种能够充分发挥主体意识的氛围与环境,不断培养、强调学生意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体,促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性,使学生学生之间形成竞争学习、合作学习和人性学习的良好势态。形成主动探索、积极思考、善于倾听、乐于吸纳……的学习意识与态度。
        2、学生要有强烈的参与动机与认识需求。
        动机和需要是维持一个人进行任何活动的根本。学生仅有主体意识是不够的,还必需具有主动参与的动机与认知需要。因为学生主动参与的是一种学习的实践活动,而且是种持续时间很长,较为艰苦的实践活动,如果没有学生的情意参与――即没有学生的自我动机和需要,就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长期持续主动参与。因此激发学生参与的动机和需是一项重要工作,教师要灵活的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时时有一种参与学习、达到目标的愿望与冲动。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和需要是学生主体参与的保障
        3、学生在活动中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明确意识到自己的学习目标,并能主动调节自己的行为指向目标,努力实现目标。这是学生主体参与的较高层次,这要求学生不是单纯的受控于他人的活动指向,而能自主的调控自己的行为指向目标,努力去实现目标。
        4、学生在参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体地位和自信心能够充分体现与提高。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能够充分意识到自我的价值,自我行为被集体认可,被教师认可,会让学生享受自我发现、自我实现的快乐;进而激发学生学习的激情。成功的体验是激发一个人参与任何活动的最重要的动力。


因此在教学活动中要组织学生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就一定要尽可能的让学生在此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而学生将把外部的尊重与激励转化为内在的成功目标与自我激励,长期这样的刺激可以转化为一种逾越困难与艰苦的意志。
        二、经历过程,获得真实、深刻的发展。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加强过程性、体验性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索。发展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合作的能力……其实道理很明确:只有学生主动参与了亲身经历了知识发生、发展过程,带着自己的思考去加工面对的一个个问题材料,进而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经验结构,才能丰富、提升自己的知识――即有参与才能去经历,有过程经历才能得到磨练,有磨练才有真实的发展与提升。
        1、教学过程中获取知识与发展思维和谐相依。
        培养和发展数学理解与思考能力与获取数学知识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同体。任何思维活动的开展离不开问题,而广博的未知知识就为学生各阶段的思维活动提供相应的载体。一个个蕴涵与情境中的数学问题点燃了学生思维的火花,所以离开新知的学习(问题的思考),就无法进行有效的思维活动,就无从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同时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掌握了丰富的数学思想、策略、方法、知识、技能……又极大的提高了思维的广度、深度与灵活性,让学生的思维品质不断地跃上新的平台。当思维的能力跃上一个更高的平台之后,又依据它获取更丰富、更宽广、更深刻的数学思想、策略、方法、知识、技能……这不仅仅让学生获得了更丰富、广博、深刻的数学知识,更为其思维能力又跃上一个更高的平台提供了支撑和动力。
        2、小学阶段,主要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与过度阶段。发展的优劣取决于其经历的具体形象思维,结合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提升,脱离具体形象直接进行抽象思维活动的多少、深度、广度……而以上三种不同层次的思维活动必须蕴涵于丰富的数学问题的探索、思考、解决之中。个体的思维活动也就必须亲身经历问题的探索、思考,新知获取,知识的构建以及模拟问题的解决中得以实现。
        3、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从构建主义的教育观点思考,数学活动的基本属性是――主体参与(前提),合作交往(形式),发现、探索、思考及问题解决(本质)。这三要素都明确指向一个要求:学生个体要亲身、真实、充分去经历过程。特别是本质特点更是点明我们要引导学生去经历新知(新问题)的发现、探索、思考、问题的解决和知识的构建过程。
        4、处理好教材与教师的关系
        教材只是学生学习的起点和素材。而以数学知识为载体所承载的数学思想,数学观念,数学策略、方法,数学活动经验……才应成为教学的主线。新课程注重学生思考,让创新走进课堂,强调为学生的思考留下空间,如:鼓励学生计算中的算法多样化;解决问题中的策略、方法不唯一、多样化;空间与图形教学中重视实物与相应的图,几何体与展开图、透视图,三视图之间的关系,形成空间观念;在“统计与概率”中让学生经历过程,自主整理、提出问题,分析数据,作出决策,交流、评价、改进……都充分昭示着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思考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
        综上所述,大道至简:(小学)数学教学既深奥、广博,其实也很简单------没有学生的主体参与,就没有学生的真实发展;没有学生丰富的过程经历,就没有学生真实的发展。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