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策略的探讨 杨侃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杨侃
[导读] 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字基础,对于“字”、“词”、“句”都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是相对薄弱的,因而学生在进行教材内容的阅读过程中只是单纯的“看”但却缺乏“理解”更遑论“体会”。再加上受传统教育方式的浸染,教师的阅读教学往往容易走向“填鸭式”教学的“歧途”。此时,教师容易出现重“答题技巧”而轻“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旧”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起到了“

杨侃   陕西省西安市灞桥区沁水路西北工业大学附属小学龙湖分校
【摘要】小学高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生字基础,对于“字”、“词”、“句”都有了自己初步的理解。但是,这种理解是相对薄弱的,因而学生在进行教材内容的阅读过程中只是单纯的“看”但却缺乏“理解”更遑论“体会”。再加上受传统教育方式的浸染,教师的阅读教学往往容易走向“填鸭式”教学的“歧途”。此时,教师容易出现重“答题技巧”而轻“阅读兴趣”与“阅读能力”的培养。因此,这种“旧”的阅读教学对于学生阅读学习的自主性起到了“反作用”。与此同时,教师没有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从而导致小学生高年级阅读教学的效率不高。因此,教师需要对高年级阅读教学方法进行优化,教学模式的创新改革势在必得。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段;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163-01

        引言
        语文课程是学生在小学阶段最基础也最重要的一门课程,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进步,对于学生的整体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新课改明确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全面地培养小学生阅读、写作、交流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有一个全方位的发展。阅读是学生进行写作和交流的基础,所以老师要积极地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引导学生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为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提升做好准备。
        一、改变教学观念,引起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
        想要学生对阅读产生兴趣,老师就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作出相应的改变。首先,老师要改变自己在教学中的“领导”地位,并重视学生在教学中所处的位置。比如在讲解课文《将相和》时,老师让学生先通过认真的阅读,了解文章所写的具体内容,然后提出和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由的讨论,最后再让学生们对问题作出回答,不同的学生的想法是不同的,所以得到的答案也不同,老师再针对这些答案为学生进行分析,哪些答案是正确的,哪些答案是不正确的。通过这样的教学观念,就会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思想的重要性,从而引起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性。
        二、主题式教学法
        主题式教学法提倡在阅读文章时先抓住文章的整体以及中心思想,然后将文章中其它内容进行“化零为整”。教师在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不仅得要重视内容的学习与考点的分析,还需让学生知道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文章中语句的表达方式和文章中所运用的写作方式。因此,小学高年级阅读教学过程中,应先引导学生明确课文的主题或者中心思想,然后再分段进行阅读并将阅读教学的内容进行整合,以便于学生能够把握文章整体结构。此时,学生能从“树干”出发,逐渐延伸到“枝叶”。而通过这种“心中有数”的阅读学习状态,学生对文章的主旨把握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如教师想要学生学会如何去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情感并且对文章有深入的了解时,教师首先应引导学生去寻找文章的“关键段”,从而把握文章的整体结构。随后,教师给学生布置“任务”,让学生寻找出各段的“关键句”,明确各小段的大意。最后,教师引导学生找出“关键词”,通过分析词语充分领悟文章的情感。这种层层递进的主题式教学能有效地让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思想与情感基调。
        三、合作式探究法
        合作探究法它的中心理论在于师生互动,并且能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教学理念。在展开互动式教学方法时,将改变原先的“主”与和“客”的身份。此时,教师是语文课堂的“主人翁”,是教学的主要的“参与者”。而教师只是课堂的“引导者”,是课堂的“辅助”并在适当的时候为学生提供“帮助”。而这就决定了,在实际的课堂中,教师的“任务”不再是纯粹的“讲解”,而应该是给学生“发布任务”,让学生通过合作、互助、探究“完成任务”。可知,合作探究法能够在提高学生的阅读的积极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此同时,在学生“获取任务”到“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施展,其创新思维也得到了极大的开发。例如,教师将学生进行分组,并让学生识别课文为“总-分”、“总-分-总”、“分-总”三种结构模式。而通过代入识别,学生对文章的结构有了清晰明确的认识,为后续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四、引导学生进行课外书籍的阅读
        对于小学生的语文水平来说,课本里的语文知识是远远不够的,所以老师要让学生在课外时间选择一些合适的课外读物(或者老师帮助学生选择)来进行阅读,也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写一些随笔来加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课外的读物对学生的吸引力往往比课本的内容更大,而且阅读课外书籍还能增长学生的见识和丰富学生的情感。阅读课外书籍是语文教学在课堂时间之外的延伸和拓展,它可以让学生的语文文化积累更加充实,也可以让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让学生在面对新的问题时可以更快地针对问题进行学习,也可以更快地作出解答。比如学生通过阅读一些我国著名的民间故事,就可以了解到中华文化的辉煌。里边的每一个小故事也都会让学生有很多收获,阅读《精卫填海》就会被精卫鸟永不放弃的精神所感动,阅读《宝莲灯》就会明白亲情、爱情和友情的力量以及它的重要性,阅读《大禹治水》就会明白为何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也会明白锲而不舍、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于学习起到的作用,从而明白我国的发展是离不开有这些精神的广大人民的。
        结束语
        在新课程指导下,教学过程需要重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构建高效的教学方式,不断提升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教师不仅需要明确阅读教学的目标,在实践教学中通过良好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阅读课堂,而且通过阅读和写作结合的方式还能促使学生有效输出语言表达,能够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向丹,李昱旻.合作学习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实践[J].中国农村教育,2019(36):74-75.
[2]张国明.加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能力的途径[J].教育观察,2019,8(42):114-116.
[3]韩阳.构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新模式的探索与研究[D].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