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濮晓
[导读] 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则包括了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教育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学生作为历史知识构建的主体,只有实现对历史知识的真正理解与内化,才能实现知识的增值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巧妙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中,从而实现历史学科育人的功能。

濮晓    第十九中学  安徽  阜阳  236000
【摘要】核心素养是指人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一种综合能力。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则包括了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教育家奥苏伯尔认为,学习是认知结构的重组。学生作为历史知识构建的主体,只有实现对历史知识的真正理解与内化,才能实现知识的增值和能力的提升。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巧妙地将核心素养渗透到课堂中,从而实现历史学科育人的功能。
【关键词】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158-01

        引言
        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教师必须要根据教学的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价值观念,同时掌握历史学习的方法和思维。目前,有许多教师看到了培养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积极作用,在教学过程中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但总体来说历史教学改革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导致历史教学的效率不高。如何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培养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成了不少教育工作者所研究的重点问题。
        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教学内容是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有效教学的重要支撑,因此,初中历史教师应积极突破教材内容限制,通过图书查阅、互联网搜索、实地考察等方法搜集历史史料,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科学学习态度得以培养。首先,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使用多种文字资料,如在历史知识的讲解中,教师可以科学地选取历史人物经历的文字资料,让学生获得历史感悟,起到一定的德育作用;其次,初中历史教师可以使用多种历史录像资料,此类录像资料具有声画结合的特点,可以对学生感官进行有效刺激,让学生获得学习感受。例如,在“洋务运动”的教学过程中,笔者就曾为学生展示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等文字史料,以加深学生对于洋务运动历史知识的理解,引导学生探讨洋务运动的兴起原因。值得注意的是,在史料选取中,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应保证所选取的材料与学生认知特点相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另一方面,初中历史教师应保证所选取的材料具有真实性,可以让学生获得学习收获,除此之外,初中历史教师还应控制史料数量,避免因史料影响课堂正常教学。



        二、创新教学方法,积极开展教学活动
        教师在开展日常教学活动时,还要创新教学方法,根据教学重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通过创新教学方法,可以打破传统的教育模式,让学生从被动学习的地位转化为主动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开展自学自讲活动,教师提前分配教学任务或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提前进行预习,并查找资料,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完成课程的学习,然后选出一名小组代表,为其他同学讲授本小组所负责的教学任务和问题,通过自学自讲的方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同时通过小组之间的讨论,还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帮助学生巩固历史知识。教师还可以开展角色扮演的教学活动,通过角色扮演,亲身体验的方式,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还能够让学生站在不同的历史人物角度,分析当时出现的历史问题,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例如,教师在讲到中国现代史人们衣、食、住、行的变化这一课时,可以组织相应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学生扮演不同时期人们的日常生活,体现不同时期人们的衣、食、住、行变化。通过创新教育模式和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可以有效提高课堂的趣味性,营造良好的历史学习氛围,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历史课堂中,提高历史教学的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三、优化课后作业形式,促进学生能力发展
        对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不仅要依托于课堂教学,还要让学生在课后学会思考、学会运用,通过各方面的体验、感知与探究,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真正做到学以致用。在核心素养视角下,针对当前历史课后作业形式单一、乏味等现状,教师应积极优化作业形式,组织学生绘制手抄报、绘制年表、绘制地图、整理朝代发展顺序、开展调查研究、问题讨论等,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让学生在多样化的作业中巩固课堂知识,发展个人能力。例如,在教学《经济体制改革》一课时,课后作业紧扣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内容,让学生在课后分组制作手抄报。其中,手抄报的内容是我国体制改革的历程及光辉历史,可以以故事讲解、人物介绍、历史资料、史料图片等形式来制作,运用文字、绘图、表格等方法,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小组合作,开展任务分工、资料搜集、手抄报排版、抄写、绘画等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发展学生的历史核心素养。
        结束语
        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需要教师深入分析历史核心素养的内涵,掌握其中构成的要素,并将其充分渗透到历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当中,结合现代教育理念,在教学中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注重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更好掌握历史事件与历史发展规律,提高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进而更好的提升历史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任育文.立足核心素养,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亚太教育,2019(05):30.
[2]周利斌.以核心素养为基石,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中国农村教育,2019(13):63-64.
[3]周建群.如何运用时事热点优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华夏教师,2018(15):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