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1月1期   作者:志玛拉姆
[导读] 自信心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能够使人正确地对待学习和工作,面对困难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因此,在小学阶段,不仅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也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关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志玛拉姆   祝桑乡中心小学校
【摘要】自信心是人的一生中非常重要的心理品质,能够使人正确地对待学习和工作,面对困难也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因此,在小学阶段,不仅要为学生打下坚实的知识基础,也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关于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进行简要的分析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小学数学;自信心;学生
中图分类号:G6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1001-2982 (2021)01-215-02

        自信心称为信心,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项目标或做成某项任务所表现出来的对自我肯定的心理特征,是一种积极、阳光向上的心理状态。拥有自信心的人能够拥有强大的内心,面对生活和工作中的挑战,表现出毫无畏惧的精神状态,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超越自己。小学阶段是学生初步与人接触进行学习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形成自信心的关键时期。在小学课程体系中,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课程,必须在学生学习过程中通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了解、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逐步建立起学生的自信心,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学习数学知识,促进学习水平的提升。
        一、自信心对学生的作用
        在传统的教育理念下,不管是家长还是老师,经常会习惯性地低估学生的自我观察能力以及自主学习能力,因此,经常出现为学生出人意料的举动而感到惊讶的现象。但是,在对学生进行赞同的同时,仍然不能打破传统的成见,以客观的眼光去发现学生的智慧。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一直得不到提升,学习过程呈现出传统的被动式学习,长此以往,容易对学习内容丧失兴趣,传统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也容易抹杀学生的自信心。而自信心和主动积极性又能够刺激学生成长以及智力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育教学工作者一定要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信心的方法
        1.创设和谐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与良好的环境有非常重要的影响。相关的教育心理学和实践研究表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心情舒畅、精神愉悦的情况下,大脑皮层最容易形成奋斗中心,此时学生的思维力较为活跃,具有非常强大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作为教育教学工作者,我们应当明白良好的课堂氛围以及教学环境是建立学生自信心的首要基础条件。大量的教学实践也表明,当学生的学习环境较为宽松愉悦的时候,他们就会存在较强的自信心理,在学习过程中有充足的勇气进行探索和实践,不怕失败,在学习天地中自由发挥自己的力量,积极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不断拓展自身的思维空间。因此,在良好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生的自信心是他们向新的目标、新的成绩前进的动力,随着新成绩的取得,他们也会产生更加强烈的自信心,朝着更高的目标不断努力,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发展。因此,教师要善于了解学生,多多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对学生进行及时的肯定和鼓励,如果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一定的障碍,教师要积极主动地进行帮助。面对内向胆小的学生,教师可以积极主动地邀请学生回答问题,在学生回答问题的过程中利用脸部表情和信任的眼神来激励学生深入思考并且作答,可以用关心的话语来鼓励他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调动班级的力量,让优秀学生来帮助学困生,通过学生帮助学生避免学生辅导时的紧张情绪,也在一定程度上使优秀学生更加自信,在良好的学习氛围中孕育出自信和创新的种子。



        2.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不同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的个性差异以及智力差异,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不能一刀切,在教学设计过程中要设计一些较为简单的问题,容易被学生理解和完成,让教学目标循序渐进,实现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一樣的要求,为每一个水平的学生设计相关的数学题,让每个学生都尽可能地获得成功,这样也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心理学案例研究表明,一个人自信心的建立和他自身做事成功的多少成正比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成功的次数越多,自信心就会越强。反之,如果一个人经常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和困难,自信心就会受到打击而逐渐削弱。数学学习是一个逻辑性较强的过程,如果单纯地将枯燥的知识罗列在学生的面前,无疑加大了学生的学习和理解难度,不容易使学生产生学习成功的喜悦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当不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将逻辑性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化,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建立起自信心。对待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在对低年级学生进行数学教学的时候,可以多多引用童话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知识融入童话故事中,不断丰富课堂气氛,寓教于乐,面对高年级的学生要多引用学生生活中的实际情况来启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建立起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3.丰富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和指引者,小学数学教师应当针对小学生的个性特点,在教学时不断转换多样的教学形式,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图文并茂,将逻辑性的知识变得更加直观化、具体化和形象化,最大程度地呈现教学内容,以此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不同的学生有其自身的成长背景和知识学习能力,而面对一个具有多种特性学生组成的班级,简单传统的知识模式和教学方法,并不能有效地提高教学效率,因此,教师要在丰富教学形式的过程中不断选择多样的教学方法,可以用当前不断发展的多媒体信息技术,通过图形、视频、模型、PPT等方式将知识直观的传达给学生。此外,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个性特点,实行分组教学,将课堂的主动权留给学生,鼓励学生多多进行交流和讨论,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和实践。
        4.科学评价以表扬激励为主
        评价也是增强学生自信心的有利手段,但是传统的评价模式一直是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业完成情况,而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课堂教学不仅仅只是向学生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应该不断培养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评价方式应该注意多样化,多采用激励性的语言,对学生进行评价和表扬,能够让学生更大程度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如果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评价,那么每个学生都会充分享受数学课堂,在课堂学习中畅所欲言,更好地发挥自身潜在的本能。教师要与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师生关系,以肯定的眼神、温暖的笑容、肯定的语言来对学生的学习和生活进行总结,满足学生的自信心需求和成就感,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让学生学会独立自主地学习。
        对于小学生而言,自信心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关乎学生日后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一生的发展都有非常重要的影响,无论是在体力、智力,还是综合能力方面都具有基础性的支持作用。所以,只有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下,因材施教,丰富教学形式,科学评价,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和自信心。
        综上,总而言之,在当前的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应当把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作为教育教学工作的重点,不断转变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个性特征、学生的学习水平,逐步找到适合增强学生自信心的途径,不断提高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于敏.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信心与创造性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122.
[2]迟立勋.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黑河教育,2017,(02):41.
[3]杨静.浅议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J].品牌,2014,(08):237.
[4]韦格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信心的培养[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4,(08):60+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