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A与血管内支架用于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疗效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   作者: 1王正楠 2宋喆 3通讯作者:闫波
[导读] 分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使用PTA与血管内支架的效果

         1王正楠   2宋喆   3通讯作者:闫波
         1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750001
        2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妇儿医院  750001
         3宁夏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宁夏银川市兴庆区  750001
        摘要:目的:分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使用PTA与血管内支架的效果。方法: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6例,随机抽取,分2组,研究组33例,用PTA联合血管内支架,对照组33例,用PTA,随访6个月,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1、3、6个月踝肱指数。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的1、3、6个月踝肱指数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结论: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使用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有效提高踝肱指数,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PTA;血管内支架;治疗效果;踝肱指数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一种下肢动脉疾病,由下肢动脉硬化、动脉腔狭窄或闭塞引起,导致下肢供血不足,引起下肢缺血性疾病[1]。下肢动脉闭塞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不同症状可伴随下肢动脉病变的进程发生[2]。早期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轻微不适,如寒战、畏寒,并逐渐出现间歇性跛行症状,表现为间歇性疲劳、酸痛、四肢间歇。时间是相对固定的,进一步恶化可能会导致静息性疼痛,也就是说,患者在休息时也会有肢体疼痛,这可能发生在仰卧和夜间休息时,这会影响生活质量,并可能导致溃疡,坏疽,甚至截肢。因此需要及时进行治疗。本研究分析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使用PTA与血管内支架的效果。
1、一般资料
1.1基本资料
        2019年1月2019年12月,选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66例,随机抽取,分2组,研究组33例,16例女,17例男,49-83岁,平均(62.26±7.21)岁。对照组33例,13例女,20例男,49-83岁,平均(62.19±7.15)岁。两组性别、年龄可比(P>0.05),签同意书,伦理批准,纳入:符合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诊断标准。排除: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不配合研究。
1.2研究方法
        PTA:穿刺并将导管穿过动脉,导管将直接到达病变动脉,造影剂将沿导管注入,以确定动脉狭窄的位置,将带球囊的导管送入狭窄段,加压扩张,使狭窄管腔扩大,血流通畅。
        血管内支架:患者全身麻醉后,确定放置支架的位置,将Apollo支架系统,通过C臂微导丝放到靶病变处,并且通过造影确认位置正确,可结束手术。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治疗效果以及1、3、6个月踝肱指数(Ankle Brachial Index, ABI,ABI=踝动脉收缩压/肱动脉收缩压;ABI的正常值为0.91-1.3,0.9为诊断标准,0.41-0.9为轻中度缺血, 0.4为重度缺血[3])。
1.4统计学处理
        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以率(%)表示,卡方检验,计量用(x±s)表示, t检验,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1、3、6个月踝肱指数比较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1、3、6个月踝肱指数高(P<0.05),见表1。
表 1 两组1、3、6个月踝肱指数比较(x±s)
 
2.2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见表2。
                          表 2两组治疗效果对比(n%)
 
3.讨论
        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是指下肢出现动脉粥样硬化,常见症状包括下肢疼痛、发冷和行动不便。引起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的主要原因有高血糖、高血脂、肥胖等[4]。患有下肢动脉粥样硬化闭塞症会使患者行动不便,运动时腿部疼痛。如果不能及时治疗,也会出现下肢溃疡的症状。
        本次研究中,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研究组的1、3、6个月踝肱指数高(P<0.05),治疗总有效率高(P<0.05)。证明PTA联合血管内支架的治疗效果显著。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percutaneous transluminal angioplasty,PTA),是经导管等器械扩张再通动脉粥样硬化或其他原因所致的血管狭窄或闭塞性病变。血管内支架一般指的是在动脉有明显的狭窄的地方放入支架,解决血液流通不畅的问题。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是一种微创的介入治疗方法,是一种综合治疗,包括 PTA球囊扩张和支架置入,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由于其疗效显著,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5]。
        综上所述,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使用PTA联合血管内支架治疗,有效提高踝肱指数,治疗效果显著,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包俊敏.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腔内治疗技术新进展与评价[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8, 038(012):1436-1439.
        [2] 武雪亮, 屈明, 薛军,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腔内治疗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原因和治疗进展[J]. 中华老年多器官疾病杂志, 2018, 017(008):626-630.
        [3] 张丹, 刘明, 郝清智,等.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支架内再狭窄的腔内治疗研究进展[J]. 山东医药, 2019, 059(007):98-101.
        [4] 李全成, 苏少飞, 张忠梅. 经皮腔内血管介入治疗老年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9, 021(011):1207-1208.
        [5] 方萃福, 刘凤恩, 唐莹, et al. 经皮腔内球囊血管成形术和支架置入术治疗血液透析患者中心静脉狭窄或闭塞[J]. 中华普通外科杂志, 2020, 35(03):250-2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