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双 王仲华通讯作者
南华大学附属郴州医院 湖南 郴州 423000
【摘要】目的:分析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诊断价值。方法:以2016年6月~2018年4月为研究区限,纳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120例作为研究组,同时间选取体检的健康人员120名作为对照组。实施超声检查模式,分析研究组和对照组检查中,得出的颈总动脉(common carotid artery)分叉区、common carotid arter以及颈部内侧动脉的IMT数值。结果:在common carotid artery以及分叉和颈部内侧动脉数值均比对照组更高,两组对比具有差异性(P<0.05);上述数值发生率相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斑块总积分、斑块总面积少于研究组,组间P<0.05;对照组软斑块以及溃疡斑块少于研究组,扁平斑块和硬斑块相比于研究组更高,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颈动脉IMT增加,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等也会提升。因此超声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对冠心病的诊断效果明显。
【关键词】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价值
前言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出现粥样硬化病变反应,造成血管堵塞或者狭窄,从而引发的心血管疾病。当前冠心病已经成为致死和致残的关键因素,所以及早对冠心病进行诊断,是提升治疗成功率以及预防疾病的关键[1]。当前对冠心病患者多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但是这一检查形式操作极为复杂,且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创伤性,因此无法大规模应用。而多项研究结果证实,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以及颈动脉之间具有显著的联系性。所以记录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情况有利于冠心病的预测。超声是目前一种较为安全以及容易操作的测定方式[2],能够清楚的记录颈动脉内部情况以及粥样硬化斑块的大小和性质。针对于上述研究背景,本文将分析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诊断中,超声的实施意义。
1 资料方法
1.1 基本资料
择取2016.6至2018.4阶段,本院确诊的120例冠心病患者和体检健康人员120名。分别纳入研究组和对照组中。
研究组纳入依据:左主干、前左降支、左回旋支或右冠状动脉≥1支血管直径狭窄程度>50.00%。排除依据:生存期限<90日;肝肾功能障碍;检查禁忌。研究组中,男女比76:44,年龄区间45-82岁。对照组纳入依据:正常体检,身体无异常。排除依据: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肝肾功能障碍。对照组中,男女比82:8,年龄区间42-79岁。两组基本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应用超声设备对患者的颈动脉检查,频率设定在5-12MHz。
在检查前休息5分钟后,保持平卧位,将头部偏向于检查的对侧,将颈部全部暴露,从锁骨内侧端横线记录颈总动脉情况,而后沿照胸锁乳突肌外部稍微往后调整,进行颈动脉超后位纵切扫查。
1.3 观察标准
记录IMT(内膜中层厚度)[3],测定颈总动脉分叉位置、颈总动脉、颈内动脉从内膜内表面到中膜外3次,记录平均值。其中IMT<1.0毫米判定常规;在1.0-1.5毫米中间判定为颈动脉粥样硬化,>1.5毫米判定为斑块形成[4]。
记录两组斑块发生率、总积分和总面积。
同时分析斑块性质。
1.4 统计学分析
240名研究数据行SPSS21.0软件计算,计量资料用(±)表达,纳入T检验中;计数资料用百分比表示,纳入卡方检验。当P<0.05证实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颈总动脉分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IMT指标分析
从表1记录,研究组上述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两组颈总动脉分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IMT指标分析(mm)
2.2 颈总动脉分叉、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分析
在表2结果记录,研究组上述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P<0.05。
表2:两组颈总动脉分叉位置、颈总动脉、颈内动脉斑块发生率(%)
组别 颈总动脉分叉 颈总动脉 颈内动脉
对照组(n=120) 30(25.00) 16(13.33) 10(8.33)
研究组(n=120) 92(76.67) 62(51.67) 26(21.67)
X2 64.0845 40.1899 8.3660
P 0.0001 0.0001 0.0038
2.3 两组斑块总积分和总面积对比
对照组斑块总积分(1.28±0.23)mm少于研究组(2.45±0.40)mm,组间T=27.7772,P=0.0001;
对照组斑块总面积(13.47±2.33)mm2少于研究组(19.78±3.80)mm2,组间T=15.4120,P=0.0001。
2.4 两组斑块性质对比
由表3结果分析,对照组软斑块以及溃疡斑块少于研究组,扁平斑块和硬斑块相比于研究组更高,组间对比有差异性(P<0.05)。
表3:两组斑块性质比较(%)
3 讨论
冠心病的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出现病变,会造成冠状动脉管腔受阻,引发心肌缺血和缺氧情况。而颈动脉是评定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标准[5]。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情况在一定程度上记录了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损伤性,且颈动脉粥样硬化要比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发生时间早,所以颈动脉超声对冠心病的预测具有关键价值[6]。
当前临床对冠心病采取冠状动脉造影检查,但是这一检查方式可能会引发术中出血以及严重并发症,同时老年患者无法耐受,加之这一检查模式的价格高昂,多数人无法负担。本文结果分析,研究组颈总动脉分叉位置、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IMT>对照组,说明冠心病的出现和颈动脉粥样硬化病理损伤具有显著关联,因此超声检查的意义明显。
综上所述,超声对冠心病颈动脉粥样斑块的诊断价值明确,可作为主要检查形式。
参考文献:
[1] 毛银娟,张近.彩色多普勒超声探查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声像学特征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河北医学,2019,25(11):1915-1918.
[2] 王晓蕾,侯秀昆,牛思东,等.超声造影在冠心病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内新生血管评价中的应用[J].山东医药,2019,59(11):64-66.
[3] 南格利.冠心病颈动脉超声参数与斑块稳定性及炎症反应水平相关性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20,49(4):453-457.
[4] 王燕,刘超,何翔.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CT成像与颈动脉超声相关性[J].解放军医药杂志,2020,32(5):57-61.
[5] 彭红艳,李小晶,贾海珍,等.超声造影时间-强度曲线分析冠心病患者颈动脉斑块内新生血管与高同型半胱氨酸的关系[J].重庆医学,2019,48(1):64-66.
[6] 任耀龙,陈玲,杨磊,等.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病人中医证素分布规律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9,17(19):2881-28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