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儿童肾脏和腹膜后常见肿瘤的CT成像特点及临床价值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   作者:张兴
[导读] 探究儿童肾脏和腹膜后常见肿瘤的CT成像特点及临床价值
 
        张兴

        甘肃省临洮县人民医院 735000

        【摘要】 目的 探究儿童肾脏和腹膜后常见肿瘤的CT成像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肾脏和腹膜后肿瘤的患儿80例进行实验,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其中,所有患儿均接受CT检查的方法,以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金标准,进而比较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并分析CT的成像特点。结果 两种检查方法在检出率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存在,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采用CT检查的手段,可以保证儿童肾脏以及腹膜后常见肿瘤的检出率,但需结合患儿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备性。
        【关键词】 肾脏;腹膜后常见肿瘤;CT诊断;CT成像特点;临床价值
        儿童肾脏以及腹膜后常见肿瘤主要包括神经源性细胞瘤、畸胎瘤、淋巴瘤、肾母细胞瘤等。不同于许多疾病,此病的发生位置较为隐秘且早期症状不明显,所以较难鉴别。并且,受年龄因素的影响,患儿自身的表达能力较弱,这便导致医生无法从临床表现上,对具体的疾病情况进行界定[1]。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在对患儿进行诊断的过程中,采用CT诊断的方法便成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径。基于此,本次实验将围绕着儿童肾脏和腹膜后常见肿瘤的CT成像特点及临床价值进行相关探究,具体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方法
        1.1研究资料
        回顾性选取我院收治肾脏和腹膜后肿瘤的患儿80例进行实验,病例选取时间为2018年4月-2019年4月。期间,80例患者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2-11岁,平均年龄(9.31±1.48)岁。纳入标准:参与本次研究的患儿均通过病理学检查的方法确诊为肾脏和腹膜后肿瘤。排除标准[2]:存在有大出血倾向、恶病体质的患儿;排除造影剂过敏的患儿;排除存在有心、肝、肾严重损伤的患儿;排除临床资料不齐全者。此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研究决定,准予开展。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需指导患儿于检查前6h禁食、水。检查应用16层螺旋CT机进行检查,对患儿的腹部进行平扫、增强扫描。扫描前指导患儿平躺,令其上肢举起,层厚设置为6-10mm,而后根据患儿体重指导其服用含碘造影剂,于服用造影后10-20s、35-50s、3-5min三个阶段进行CT扫描。扫描后根据数据情况,出具诊断结果图文报告。
        1.3观察指标
        观察80例患儿的CT诊断结果,同病理学检查结果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结组SPS23.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运用均数±平方差(±s),t值行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百分比反映。P<0.05时,说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对比
        统计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法在检出率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存在,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种检查方法的检出率对比(n,%)
 

        3讨论
        儿童肾脏以及腹膜后常见肿瘤在临床上较为隐蔽,罹患此病的患儿往往需要接受及时的治疗,不然其自身很容易受疾病的影响,严重时甚至会威胁到患儿的生命安全[3]。但此病患儿的早期症状并不明显,并且受制于语言能力,临床鉴别此病的难度较大。故而,可应用CT诊断的方法进行患儿疾病类型的界定。首先是肾母细胞瘤,其主要多见于患儿的单侧腹膜后,腹膜双侧较为少见。影像学上主要表现为边界清晰,细胞瘤多呈圆形、椭圆形,其会对患儿的周遭组织细胞以及血管结构,造成一定得压迫,同时影像学资料还会显示出坏死的低密度区以及斑片状钙化造影等,增强扫描则可见组织强化。其次是神经源性肿瘤,患儿的影像学资料会表现出单侧、双侧的分叶状低密度造影,同时,亦可见雪花状的钙化造影。增强扫描则可见患儿肾脏的增大与变现,出现浸润情况的患儿,则会出现下腔动脉、腹主动脉包埋的直接征象。通过CT诊断可见淋巴瘤在患儿的脊柱方向,淋巴瘤无特定形状,多以不规则形状为主,影像学资料往往表现出密度不均匀、边界模糊的情况。最后是畸胎瘤,其主要位于患儿的肾前、肾旁位置,主要以圆形为主,同时可见类圆形肿瘤,此类肿瘤的边界较为清晰,增强扫描能发现组织的显著强化[4]。总之,儿童肾脏以及腹膜后常见肿瘤通过对CT诊断直接征象、间接征象的考量,可以很好的判断具体的肿瘤类型,以此来进行对患儿肿瘤类型的临床甄别的类型。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虽然CT诊断在临床上有着较高的检出率,但因此病早期发病较为隐秘,故而,医生在对肿瘤类型、程度等进行界定的过程中,还是需要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判断,以此来保证临床诊断的准确性,继而为后续治疗提供良好的支撑。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两种检查方法在检出率的比较上无显著差异存在,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在对儿童肾脏以及腹膜后常见肿瘤进行临床筛查的过程中,应用CT诊断的方法,可以确保疾病的临床检出率,从而为后续的疾病治疗,提供良好的前提基础。本次研究的结果同过往报道一致,表明CT诊断儿童肾脏以及腹膜后常见肿瘤,能够保持较高的检出率,这主要同CT诊断方法的全面、清晰等因素有关。所以在对儿童肾脏以及腹膜后常见肿瘤进行筛查的过程中,可以优先采用CT诊断的方法,并结合患儿的临床症状对患儿进行确诊,以保证疾病诊断的准确性。这对于疾病的治疗来讲,有着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临床采用CT检查的手段,可以保证儿童肾脏以及腹膜后常见肿瘤的检出率,但需结合患儿临床症状进行综合分析,以确保诊断的准备性。
【参考文献】
[1]侯丹玮, 刘海洋. 原发腹膜后副神经节瘤的影像及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 实用放射学杂志, 2019, 35(12):1962-1965.
[2]毛全宗, 张震宇, 郭雪涛,等. 基于CT dicom数据3D全息可视化成像在肾及腹膜后巨大肿瘤精准手术的应用[J]. 北京医学, 2019, 41(7):535-537.
[3]陈前程, 李莉. 腹膜后肿瘤及肿瘤样病变CT与MRI影像特征分析[J]. 实用癌症杂志, 2019, 34(10):1673-1676.
[4]江蒙杰, 张培华, 郭振. CT在儿童腹膜后节细胞神经母细胞瘤和神经母细胞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J]. 江西医药, 2020, 55(4):474-475+4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