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压治疗仪预防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2020年24期   作者:王倩倩 贾晓静 王帅
[导读] 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
气压治疗仪预防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分析
        王倩倩  贾晓静 王帅
        衡水市第二人民医院   河北衡水  053000
        【摘要】目的: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术后3d,两组患者双下肢腿围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大腿围和小腿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P<0.05)。结论:气压治疗仪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肢体肿胀。
        【关键词】气压治疗仪;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下肢静脉血栓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腹部外科病人术后常见并发症, 对于行骨科手术治疗的患者,尤其是术后需要长期卧床静养患者,容易发生深静脉血栓。血液在深静脉腔发生凝结后,可堵塞血管,血栓脱落后,随同血液流入各器官,容易发生器官栓塞,危险患者生命。常规DVT预防措施主要为鼓励病人术后早翻身、早下床, 但受伤口疼痛、体质等影响, 病人往往活动依从性较低。气压治疗仪运用间歇压力对肢体进行逐级加压, 通过反复膨胀和收缩, 促进肢体淋巴液循环和静脉血液循环,弥补了人工按摩及功能锻炼的不足, 在促进血液流动、预防DVT形成方面比人工按压更为有效。基于此,本研究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探讨探讨气压治疗仪预防骨折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2月至2021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110例骨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5例。所选患者均符合《骨科常用诊断方法和功能结果判定标准》中的骨折诊断标准,均符合手术指征。排除存在DVT病史或下肢静脉瓣膜功能不全等疾病史的患者。观察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36岁~70岁,平均年龄为(56.4±3.5)岁,膝关节骨折20例,腰椎骨折18例,髋骨骨折17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27例,年龄37岁~72 岁,平均年龄为(54.2±5.8)岁,膝关节骨折24例,腰椎骨折19例,髋骨骨折12例。本研究经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采用人工按摩预防深静脉血栓。每天按摩上下肢以及大、小关节。每天按摩四次,每次20分钟左右。加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深圳赛保尔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191)深部皮下注射。首次2500-5000国际单位,1ml注射用水溶解术前12小时,皮下注射用水溶解.首次2500国际单位.1mI注射用水溶解,术后每天皮下注射2500国际单位,连用5天。或根据凝血试验监测结果,或D-二聚体检测值调整。
1.2.2观察组 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观察组采用气压治疗仪[洁定医疗器械(苏州)有限公司]进行预防护理。主管护士首先向病人讲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原因及后果,介绍气压治疗仪的作用和意义,以及使用的方法。每天进行两次气压治疗,每次30min ,两周为一个疗程。使用气压治疗仪时开始压力不宜过高,由低向高调好压力(10~20KPa,依病人耐受力为准),设定好时间,按下开始的开关, 即会按照从脚小腿膝盖大腿顺序施加压力和释放压力。若使用中身体感觉不适或发现仪器有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将定时器调至零,关掉电源开关。套筒使用完后用紫外线消毒后放在干净地方备用。
1.3 观察指标
1.3.1 下肢DVT发生率  深静脉血栓的评定方法为,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询问,对下肢水肿部位进行按压,观察是否有按压痛。术后10天,为患者安排彩超检查,观察腓静脉、腘静脉、股深浅静脉等是否有血栓形成。
1.3.2 对比患者治疗后双下肢大腿和小腿围  测量位置:大腿围在髌上10cm处测量,小腿围在髌下10cm处测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19.0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s)表示并行t检验。以%表示计数资料并行χ2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为6%(4/55),低于对照组的20%(11/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639,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双下肢大腿和小腿围比较
术后3天,两组患者双下肢腿围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0天,观察组患者大腿围和小腿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双下肢大腿和小腿围比较
 
3 讨论
    骨科手术后,患者由于深静脉遭到损伤或者静脉内血液回流不畅,导致出现血液凝结现象。深静脉血栓栓子掉落后,会随血液转移到其他器官,最常引起的并发症就是肺栓塞。由于以往临床对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意识不强,而最终引发肺栓塞的例子有很多。由于肺栓塞不易被发现,给临床诊疗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为此,需要对骨折术后引发的深静脉血栓情况进行预防,提高患者预后效果,减少死亡率。目前,临床DVT预防措施包括常规健康教育、气压治疗仪及抗凝溶栓药物使用。其中抗凝溶栓药物存在价钱昂贵及副作用等问题, 而气压治疗仪简单易行,实施过程安全、舒适、无噪声、无不良反应,可有效节约治疗成本、减轻病人经济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护理后观察组术后下肢DVT发生率为6%,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P<0.05)。术后3d,两组患者双下肢腿围没有明显差异(P>0.05)。术后10d,观察组患者大腿围和小腿围明显比对照组要短(P<0.05)。这表明与人工按摩相比,气压治疗仪对预防骨科手术患者术后肢体肿胀效果更好,可有效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气压治疗仪通过将脉动气流传送到患者治疗部位的气囊中,通过气囊实施压力,对肢体进行挤压和按摩。其按摩力度比较均匀,且深达肌肉层,对深静脉血流进行刺激,促进其回流。还可以促进淋巴液活动,防止其淤积。通过压力的不断变化,可降低血栓的形成。在反复加压和降压过程中,患者血液循环得到改善,皮肤表面温度升高,也对血管具有活化作用。
综上所述,气压治疗仪干预在骨科手术患者中具有显著效果,能有效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和肢体肿胀,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吴爽, 陈娟, 吴亚莉, 等.空气波压力治疗用于膝关节置换的关节功能康复疗效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 (4) :138-139.
[2]李春容, 林少虹, 杨玉群, 等.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在预防骨科病人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 (16) :54-55.
[3]张娟.肺栓塞的诊疗现状[J].基层医学论坛, 2015, 19 (10) :1392-1394.
[4]周瀚, 梁鲁, 姚碧辉, 等.下肢深静脉血栓临床危险因素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 (26) :75.
[5]吴丹明, 张立魁.腹部外科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与治疗[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2015, 35 (12) :1285-128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