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益生菌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的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0期   作者:管豪
[导读] 探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益生菌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的有效性。

        管豪
        岳池县人民医院 四川广安 638300
        【摘要】目的:探究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益生菌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的有效性。方法:随机抽选我院2018年7月-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并随机分为参照组(50例,常规益生菌治疗)和研究组(50例,常规益生菌+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最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在益生菌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项安全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关键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益生菌;复方谷氨酰胺;药物疗效
Effectiveness of pediatr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with probiotics plus compound glutamine
Guan  Hao
Yuechi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iveness of pediatric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in the treatment of probiotics plus compound glutamine. Methods: Randomly select 100 children with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8 to October 2020, and randomly divide them into a reference group (50 cases, conventional probiotic treatment) and a study group (50 cases, conventional probiotics) Bacteria + compound glutamin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efficacy, adverse reactions and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 of the two groups of children were compared and analyzed. Results: The effective rate of the final treatment of the childre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and the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clinical symptoms disappeared time of the children in the study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reference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For children with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adding compound glutamine to the treatment of probiotic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clinical symptoms of children with significant curative effect and low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 It is a safe and efficient drug treatment program.
         [Keywords] mesenteric lymphadenitis in children; probiotics; compound glutamine; drug efficacy
        肠系膜淋巴结炎是指由于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回肠远端及结肠区急性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7岁以下的小儿,多属病毒感染,与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有关[1]。好发于冬春季节,常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病程中并发,或继发于肠道炎症之后。典型症状为发热、腹痛、呕吐,有时伴腹泻或便秘。当前临床多采取禁食、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抗生素及益生菌进行治疗,其中益生菌作为有益微生物,可有效促进肠胃道消化,进而促进肠胃道微生态平衡,是临床肠胃道疾病的常用药物[2]。但单一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起效缓慢,无显著消炎效果,进而导致患儿治疗周期延长。复方谷氨酰胺中的主要成分为谷氨酰胺,而谷氨酰胺是机体免疫细胞及肠粘膜细胞构成的主要原料,复方谷氨酰胺通过补充机体谷氨酰胺,可有效提高肠黏膜免疫功能,促进受损肠屏障恢复,进而降低机体炎症,是肠炎疾病常用治疗药物[3]。基于此,本文就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在益生菌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的有效性展开研究,具体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随机抽选我院2018年7月-2020年10月内收治的100例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纳入本次研究,将所有患儿随机分为参照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6.36±1.19岁)和研究组(男27例、女23例、平均6.89±0.96岁)。所选研究对象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所有研究患儿均符合《儿科学》中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相关诊断标准[4];所有研究患儿监护人均详细了解本研究内容及标准后自愿参与本研究;
        排除标准:排除患有佝偻病、先天性心脏病及营养不良的患儿;排除近期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药物患儿;排除对本研究使用药物存在过敏症患儿。
1.2 方法
1.2.1参照组
        两组患儿均给予禁食、静脉输液、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生素等常规治疗。对参照组患儿给予常规益生菌治疗,即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生产企业:上海信谊药厂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10950032;规格:0.21g*36粒/盒;剂量:一日2次,一次2~4粒)口服治疗。
1.2.2研究组
        对研究组患儿在参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复方谷氨酰胺(生产企业:地奥集团成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51023598;规格:36粒/盒;用药剂量:一日3次﹐一次2~3粒)口服治疗。
1.3 观察指标
        1)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评定标准:痊愈:经治疗,患儿腹痛、发热、乏力及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无便秘、腹泻、恶心及头晕头痛等不良事件发生;显效:经经治疗,患儿腹痛、发热、乏力及呕吐等临床症状均有显著改善,无便秘、腹泻、恶心及头晕头痛等不良事件发生;有效:经治疗,患儿腹痛、发热、乏力及呕吐等临床症状有部分改善;无效:治疗期间患儿病情加重或治疗后症状无改善;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两组患儿的不良反应发生率评定标准:统计分析两组患儿便秘、腹泻、恶心、头晕头痛发生率;
        3)两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评定标准:统计分析两组患儿腹痛、发热、乏力、呕吐消失时间。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软件SPSS22.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的最终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儿的最终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00%(49/50)、2.00%(1/50),而参照组患儿的最终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00%(43/50)、16.00%(8/50);研究组患儿最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3 讨论
        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多发生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炎症之后,使小儿出现了腹痛、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部分小儿还可有发热、血白细胞増多的急性感染表现,是小儿腹痛的常见原因之一,治疗不及时可转为慢性肠系膜淋巴结炎[4]。小儿年龄小,肠系膜的屏障功能比较差,肠系膜血液循环不良导致细菌和病毒的侵入,引发淋巴结炎,或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或肠道感染,再或者小儿长期的饮食不规律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偏食挑食等因素均可引起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
        益生菌是指对人体有益的细菌,是通过改变宿主某一部位菌群组成的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通过调节宿主黏膜与系统免疫功能,或通过调节肠道内菌群平衡,促进营养吸收,保持肠道健康的作用,从而产生有利于健康作用的单微生物,或组成明确的混合微生物。主要是存在于人体肠道内以及生殖系统内,在临床上应用非常广泛,是治疗腹泻,便秘,消化不良等疾病常用药物类型,能够维持人体肠道以及生殖管道的正常作用,临床常用的益生菌主要有双歧杆菌,布拉氏酵母菌,还有乳酸菌,罗伊氏菌等。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有效起到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提高免疫力,维持肠道菌群结构平衡,抑制肠道炎症,保护肠道黏膜屏障的作用。
        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为复方制剂,其组成成分为L-谷氨酰胺、白术、茯苓、甘草。谷氨酰胺可以改善肠道的吸收、分泌,以及运动功能,可以增强肠黏膜屏障的功能,并且可以阻止肠内细菌以及毒素入血,可以促进受损肠黏膜的修复以及功能重建。作为一种新型的胃黏膜的保护药,局部直接作用于炎性细胞释放组胺,增加黏膜内前列腺素的合成,促进肉芽的形成和上皮细胞的新生,降低胃蛋白酶的活性。用于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可有效消炎效果。因此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共同协作,发挥各自优势,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也显示,在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在益生菌治疗基础上增加使用复方谷氨酰胺的研究组患儿,其最终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8.00%(49/50)、2.00%(1/50),而常规益生菌治疗的参照组患儿的最终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6.00%(43/50)、16.00%(8/50);研究组患儿最终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参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参照组;且研究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均低于参照组。这与张利莉[5]对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分析研究一致。由此可见,益生菌与谷氨酰胺联合用于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中效果显著,可改善临床症状,减轻患儿痛苦,减少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
        综上所述,对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患儿在益生菌治疗基础上加用复方谷氨酰胺,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疗效显著且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是一项安全高效的药物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李秀娟. 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临床观察[J]. 大家健康旬刊, 2017, 11(1):138-138.
[2]王雪帆. 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 蛇志, 2018, 30(001):68-69.
[3]黄群英. 益生菌联合复方谷氨酰胺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探讨[J]. 数理医药学杂志, 2020.000(02):259-260
[4]何建国, 马玉飞, 马雷,等. 复方阿嗪米特肠溶片联合头孢克洛咀嚼片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18, 11(26):81-82.
[5]张利莉. 益生菌联合谷氨酰胺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疗效分析[J]. 吉林医学, 2020, 041(004):878-88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