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医师在线》2020年30期   作者:程丽丽
[导读] 研究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与安全性。

        程丽丽
        太仓市浮桥镇港区医院 中医科 215434   
        【摘要】目的:研究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摘选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先随机抽取出20例设为A组,开展常规康复治疗,其余20例设为B组,运用简易康复治疗技术,总结分析2组的干预结果。结果:治疗后,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且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结论:脑卒中偏瘫患者采用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降低各类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简易康复治疗技术;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
        脑卒中临床又称之为“中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症,发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残率均非常高,以年龄40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为疾病高群体,且多数患者均患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男性患者的发生率高于女性,发病后,即便患者能够存活下来,也有很大一部分患者会留下的不同程度的偏瘫,严重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需要开展进一步的康复治疗,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1]。基于此,本文研究了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于脑卒中患者偏瘫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与安全性,现将研究内容介绍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摘选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以随机抽取方式分为A、B两组,各组20例,A组:男11例,女9例;年龄:48-79岁,年龄均值(62.15±2.45)岁;A组:男12例,女8例;年龄:49-80岁,年龄均值(62.32±2.37)岁;2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显示(P>0.05),具有可比性。
        入组标准:所有患者均脑部CT或者MRI确诊为脑卒中;均伴随不同程度的偏瘫;且所有患者及家属均自愿参与。
        排除标准:精神、认知有明显严重障碍者;严重营养不良者;合并心肺严重疾病者;患有恶性肿瘤者。
1.2方法
        A组开展常规康复治疗,方法为:同时给予患者药物治疗与物理运动功能锻炼治疗,物理治疗1次/d,每次30min。B组在A组的基础上再给予简易康复治疗技术,方法为:1.每天指导患者进行体位锻炼,先从卧位转换到坐位,之后再由坐位转换到站位开展肢体运动功能锻炼,最后再开展站位持续训练,直到患者可以独立起卧,每次时间为30min,依据患者的实际病情开展分组锻炼,锻炼医师把康复训练手册发放到患者及其家属手中,训练期间,医师与家属尽大的努力协助患者完成各个训练项目,并给予患者节律性引导或者是口语引导,如果患者确实无法完成,再将该项目划分为若干个分解动作, 逐一完成,但不可强求。2.患者每完成一个月的预定动作训练后之后,将每次的的分组训练频次更改为2-3次/周,其他的训练项目,提醒家属监督和指导患者完成,每一个训练项目的训练疗程均为3个月。
1.3指标观察
        治疗后,采用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定2组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其中上肢占66分,下肢占34分,总分100分,评价标准为:肢体运动功能正常(100分),轻度肢体运动障碍(96-99分),中度肢体运动障碍(85-95 分),重度肢体运动障碍(50-84分),极重度肢体运动障碍(<50分),得分越高则患者的偏瘫肢体运动功能恢复越好。统计2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数据分析处理
        研究所得数据均以SPSS22.0软件作统计,计量数据现以()代表,差异行t检验;计数数据现以[%(n)]代表,差异行χ2检验,P<0.05时有意义。
2.结果
2.1对比2组的肢体运动功能情况
        干预前,2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无明显差异,但干预后,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与A组相比明显更高,P<0.05。见表1:

3.讨论
        脑卒中的发生主要是患者的脑部供血血管发生堵塞,致使其血管破裂或是供血不足,该疾病的发生与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也有着密切关联,是中老年人群体最高发的疾病之一,发病后,患者会出现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以及失语等多项功能性障碍,导致其丧失正常的生活能力,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存质量,还会给其家庭造成沉重负担。偏瘫是脑卒中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后遗症,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肢体功能运动障碍,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最重要的因素[2]。
        简易康复治疗技术是当临床用于脑卒中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一种常用方式,该方案强调早期对患者开展综合性康复锻炼,与常规的康复治疗相比,简易康复治疗技术操作更为简单方便,不仅可以降低患者的后期治疗费用,而且对于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改善效果非常理想,有效的避免了因为药物、物理疗法费用昂贵,导致患者中途放弃治疗情况的发生。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开展独立起卧训练,通过坐起、仰卧等姿态训练,帮助患者逐步恢复肢体运动功能,直至患者可以正常完成仰、卧、起、坐等各个动作,使患者慢慢掌握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这种训练可以由家属或护理人员协助下完成,无需长期住院或卧床治疗,可进一步降低压疮、下肢静脉血栓等并发症风险,更有利于患者的疾病康复[3]。本次研究也显示,治疗后,B组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评分与A组相比明显更高,且B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与A组相比明显更低,P<0.05。
        综上所述,用简易康复治疗技术用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康复治疗中更有利于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同时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对患者预防康复有明显的积极作用,建议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宣宣.认知训练及体位干预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及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影响观察[J].中国疗养医学,2020,29(6):618-620.
[2]朱婷.简易康复治疗技术对脑卒中患者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效果与安全性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4):113-114.
[3]金振华,刘勇.虚拟现实康复训练对老年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和平衡功能的影响[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9,39(21):5191-51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