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曹德义 2王明凡通讯作者
1惠山区第二人民医院 江苏省 无锡市214000 2空军特色医学中心 北京市 100000
摘要:目的:分析丙泊酚闭环靶向控制输注系统在食管癌患者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于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在省肿瘤医科的七十名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到实验组和对照组中。观察组接受丙泊酚闭环靶向输注系统麻醉,对照组由医师常规麻醉。两组的丙泊酚剂量,从停药到唤醒的时间,麻醉后监测治疗室(PACU)停留时间,进入PACU后的低氧血症发生率以及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分析和比较。结果:从服药到醒来的时间比对照组要短九分钟和十三分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536,P=0.026)。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69(3/39)对23.08(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3=8.353,P=0.021)。结论:降低进入PACU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以及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是值得推广的。
关键词:丙泊酚;闭环;手术;效果
目前,食管癌的手术切除主要是通过胸腔镜和食管癌切除术进行,对患者进行安全合理的麻醉以使手术顺利进行是非常重要的。同时,它在中老年食管癌患者中更为常见,伴有器官功能的退行性改变,应对压力刺激的能力减弱以及器官系统储备功能降低。因此,在这一部分中,我们提出了手术期间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以及更高要求。闭环靶向控制注射系统是一种新型的丙泊酚闭环靶向控制注射(CLTCI)系统,它使用双光谱指数(BIS)值作为反馈指标自动控制丙泊酚的注射速率。达到或接近预设的血浆目标控制浓度具有操作简单,有效且可控制的优点。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分析了术中闭环靶向控制输注系统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七十八名例食管癌患者中的麻醉效果。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从2020年2月至2020年10月,通过随机分配对照组以及观察组患者进行实验数据统计,其中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在年龄、性别以及所患病症上都没统计学意义[1]。
2.方法
两组均接受胸腔镜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手术麻醉计划:进入房间后建立上肢外周静脉通路,注射林格氏乳酸晶体。在局麻下进行动脉穿刺和导管插入术,并进行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和动脉血气分析。观察组:将丙泊酚安装在闭环靶向输注系统中,并将其连接到静脉输液通道。系统设备为北京十里高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EEG监测TCI输液泵,对照组:接受了丙泊酚[2]。安装在常规目标控制输液泵上,并连接至静脉输液通道,丙泊酚靶标对照注射液的初始血浆靶标浓度为1.5 ug/ml,并在逐步诱导过程中每次升高0.5 ug/ml。打开丙泊酚闭环目标对照注射装置,将目标BIS值设为50,丙泊酚闭环目标对照注射,以使目标BIS值保持在50左右。两组均在麻醉维持阶段接受了丙泊酚的定向控制输注,丙泊酚的间歇静脉内注射[3]。
老年患者使用丙泊酚闭环靶麻醉的研究相对较少。我院患者在接受开腹手术的老年患者中使用丙泊酚闭环靶向控制注射。手术过程中麻醉效果良好,BIS值可维持在设定范围内,减少了全身麻醉的次数,缩短了拔管时间。这降低了手术后对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但在腹部导航过程中血压波动更为明显。另一项研究比较了丙泊酚闭环靶向控制输注和恒速麻醉对老年骨科手术患者心血管压力的影响,其中闭环靶向控制输注组可以有效降低手术过程中的应激反应。它保持稳定的循环,准确控制麻醉深度,提高复苏质量,并缩短恢复时间[4]。
3.观察指标
分析了两组患者的以下指标和:(1)丙泊酚的剂量;(2)从停药(在手术结束前5分钟停止服药)到醒来的时间;(3)用PACU的Steward评分来比较患者在PACU的停留时间。 (4)进入PACU后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即对PACU患者的平均SpO监测,评估低氧血症的标准为SpO,92%的患者持续时间超过15秒。(5)麻醉相关并发症的发生[5]。
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并比较各组之间的计数数据作为x2检验。
二、结果
1.两组麻醉相关指标比较
在观察组中,从服用药物到醒来的时间比对照组要短[(9.7±1.2)分钟对(13.2±2.6)分钟],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9.895,P=0.025)。进入PACU后观察到的低氧血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69(3/39)对23.08(9/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0.271,P=0.016)。
2.两组麻醉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恶心3例,呕吐1例,对照组恶心6例,呕吐2例,发冷1例。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麻醉相关并发症的总发生率为百分之十以及百分二十。
三、讨论
随着麻醉的研究和麻醉计划的不断发展,麻醉方法经历了吸入麻醉,单次输注麻醉,多次输注麻醉和靶向控制输注麻醉的复杂过程。大量临床研究表明,与常规麻醉方法相比,靶向控制输注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麻醉方法,因为它可以更好地在治疗窗口内保持患者麻醉药的有效浓度。闭环靶向控制输注系统是基于传统的开环靶向控制输注方法,运用动力学和药效学原理设计的[6]。
这项研究的结果表明,与手动调节的目标控注射系统相比,闭环目标控制注射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减少丙泊酚的剂量。在本研究中,观察组的丙泊酚剂量低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是因为闭环靶向控制输注系统能够根据患者的个人信息(年龄,身高,体重等)实现并准确确定个性化药物。目标麻醉深度和BIS值(即反馈量)有效减少了丙泊酚的量,通过更精确地调节麻醉深度并实现临床麻醉程序和排序,可以更轻松地维持麻醉深度。 (2)减少恢复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闭环目标控制输注系统设置目标BIS值范围以自动调节输液速度。此外,它可以根据患者的实际或反应达到预期的血药浓度,增加手术过程中麻醉深度的稳定性,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镇静深度,并通过减少丙泊酚的量有效缩短恢复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3)有效地防止了因单次大剂量快速给药而使患者血液浓度突然升高的情况。具有稳定性,可防止由于过度镇静引起的低氧血症。(4)使用闭环靶向控制注射系统可以更容易地控制麻醉深度,及时调整浓度可确保整个麻醉过程的稳定性,并防止因血液中浓度过度变化而引起的循环和呼吸波动,从而避免了各种相关并发症。另一方面,在闭环靶向控制输注系统中,血浆浓度效应室中的浓度可以迅速达到平衡状态,并且可以合理地调节麻醉剂的输注速率,从而减少对循环系统的影响并防止并发症的产生。
总之,与麻醉医师控制丙泊酚注射相比,在食管癌患者手术麻醉中采用闭环靶向控制输注系统可以有效减少丙泊酚的用量并缩短患者的恢复时间和PACU停留时间并且可以减少PACU的住院率。低氧血症的发生率和术后麻醉相关的并发症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欣, 吴安石. 闭环靶控输注静脉全麻中持续泵注艾司洛尔对麻醉药用量和术后疼痛的影响[J]. 临床麻醉学杂志, 2018, 034(008):756-759.
[2]孙宁. 精准化闭环靶控输注丙泊酚用于小儿扁桃体摘除手术麻醉中的效果观察[J]. 临床研究, 2019, 027(012):P.105-106.
[3]蔡世宏, 徐栋, 林学正,等. 脑电双频指数指导下的丙泊酚闭环靶控输注系统在结直肠癌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 中华全科医学, 2020, v.18(01):40-42+57.
[4]张玲. 瑞芬太尼联合丙泊酚靶控输注在子宫肌瘤腹腔镜手术中的麻醉效果[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v.7;No.433(12):169-170.
[5]黎邝, 潘俊佐, 杨健. 老年胃肠肿瘤手术患者异丙酚不同靶控输注模式的麻醉费效对比分析[J]. 中国医师杂志, 2018, 20(11):145-148.
[6]吐尔逊阿依·买买提, 马宁. 右美托咪定对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麻醉效果分析[J]. 医药前沿,2019年9卷21期, 2019, 9(2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