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下肢缺血性疼痛的护理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2期   作者:张庆
[导读] 探究对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张庆
        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  500101   
        【摘要】目的:探究对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加强护理干预)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50人。结果: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VAS、VRS、PPI各指标评分均较低(P<0.05);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也较低(P<0.05)。结论:对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能够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缓解其不良情绪。
【关键词】下肢缺血性疼痛;护理干预;护理效果

        在临床中,下肢缺血性疼痛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疾病的发生会引起下肢溃疡、静息痛,严重者会出现坏疽,对患者的生命健康产生极大影响[1]。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有效治疗的同时,还应当对其实施系统、科学的护理干预[2]。本文主要探究对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在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人。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平均年龄(48.36±7.29)岁;对照组男2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9.62±6.11)岁。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运用常规方法护理对照组。加强对观察组的护理干预:(1)心理干预。对患者的病情充分了解,通过有效的语言艺术,将患者的病情告知患者,使其不安情绪消除;在护理工作期间,护理人员需要积极的安慰、关心患者,告知患者治疗成功的案例,促进其治疗信心不断增强;提高对家庭支持功能的重视度,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家属进行密切的沟通,让家属给予患者一定的支持和鼓励,从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2)转移疼痛。按照患者的喜好播放轻松的音乐,或让患者观看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或与病友交谈,从而起到放松心情的目的,有利于转移患者的注意力,减轻疼痛感。(3)疼痛教育。利用多元化的形式实施疼痛教育,例如镇痛小贴士、疼痛尺张贴在病房内;鼓励患者将自信的感受表述出来,以便医师进行准确的定位;定期开展讲座,针对疾病和疼痛的关系向患者进行详细讲解,让患者对疼痛具有充分的认识,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
1.3观察指标
        (1)运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言语反应量表(VRS)和现实疼痛强度量表(PPI)评分标准对患者的疼痛症状进行评价。(2)比较两组心理状态,运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评定。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用“(±s)”表示,“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VAS、VRS、PPI各指标评分情况:干预前,观察组VAS、VRS、PPI各指标评分分别为(6.22±1.26)分、(34.41±1.25)分、(4.49±0.21)分,对照组分别为(6.28±1.20)分、(33.96±1.57)分、(4.45±0.35)分,两组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VAS、VRS、PPI各指标评分分别为(4.14±1.37)分、(24.36±1.41)分、(2.21±0.14)分,对照组分别为(5.47±1.39)分、(26.47±1.21)分、(3.57±0.29)分,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SAS、SDS评分对比: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SAS、SDS评分(±s,分)

3讨论
        下肢缺血性疾病包括因动脉狭窄、闭塞、血栓形成或栓塞等原因导致血流不畅,下肢血供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远端肢体缺血症状、重者可能出现肢体坏死;在周围动脉疾病中,慢性下肢缺血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慢性缺血的主要病因为动脉硬化,同时原发性动脉瘤、血管损伤、外周动脉栓塞、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和慢性缺血的发生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3]。现阶段,在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影响作用下,临床上出现了较多治疗慢性下肢缺血的技术,然而疾病复发率仍较高[4]。疼痛是下肢缺血性疾病的主要症状表现,疼痛的发生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必须予以有效的护理干预。通过加强护理干预,不仅能够使患者的疼痛症状得到有效缓解,还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和心理舒适度,促进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显著提升,从而加快疾病恢复。
        本文通过探究对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结果显示,干预前,两组VAS、VRS、PPI、SAS、SDS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干预后,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综上所述,对下肢缺血性疼痛患者加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症状,改善其不良情绪。
参考文献
[1]陈丽君,张晓玲,陈琨,潘利飞.外周灌注指数指导下的个体化护理降低ECMO患者下肢缺血并发症的观察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13):1245-1247.
[2]杨柳.冠心病患者应用IABP患者预防下肢缺血的护理分析[J].名医,2019(10):182.
[3]郭俊晓.冠心病患者应用IABP患者预防下肢缺血的护理[J].双足与保健,2019,28(04):69-70.
[4]冯玉芳.中医护理干预对缓解缺血性疼痛的影响效果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4(23):120+122.
[5]侯芳,张琪芳.急性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伴下肢缺血10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4):63-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