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集束化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22期   作者:杜长虹
[导读] 探讨ICU集束化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杜长虹
        徐州市中心医院 重症监护室 江苏徐州 221000
        摘要:目的:探讨ICU集束化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于我院ICU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4例,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对照组患者接受ICU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接受ICU集束化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PANSA量表中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R、MAP、SvO2及C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休克改善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MODS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ICU集束化护理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临床症状,促使病情快速缓解,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ICU;集束化护理;应用效果

        感染性休克是临床上常见的急危重症之一,是感染引起的脓毒综合征伴休克,表现为全身感染引起器官功能损伤,随着病情进展可能会发生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甚至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研究发现,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3]。因此,本研究探讨ICU集束化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9月于我院ICU治疗的感染性休克患者74例,依据随机原则将患者分为研究组(n=37)与对照组(n=37)。纳入标准:⑴均经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指标检查证实,符合《中国急诊感染性休克临床实践指南》中的诊断标准[4];⑵发病时间<6h;⑶病历资料齐全;⑷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⑴预测生存时间<3d者;⑵既往有肝肾疾病者;⑶既往有血液透析史者;⑷伴严重心脏疾病者;⑸伴凝血功能障碍者;⑹休克晚期者;⑺妊娠期、哺乳期妇女。研究组:男21例,女16例,年龄26~74(47.84±6.22)岁,发病时间0.5~5(3.72±0.79)h,BMI指数21~24(22.69±0.35)kg/m2。对照组:男20例,女17例,年龄28~71(49.10±6.94)岁,发病时间0.5~5.5(3.77±0.85)h,BMI指数21~24(22.71±0.42)kg/m2。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接受ICU常规护理,包括加强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指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积极控制患者的感染情况,做好用药管理,以保护患者的心、脑等重要器官的功能。
        研究组患者接受ICU集束化护理,具体护理内容如下所示。⑴组建团队:建立ICU集束化护理小组,由1名ICU主治医师、1名科室护士长、4名专科护士作为组员,由科室护士长担任组长,组员共同查找文献资料,分析既往成功案例,整理最优护理措施,结合集束化护理理论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⑵病情监测:持续检测患者的心率、血压、脉搏、体温等生命体征指标,对患者的病情进行全方位评估,若出现异常需立即告知医生。⑶环境护理:维持ICU温度及湿度适宜,在进行护理操作时需尽量降低音量,保持ICU安静、无菌环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⑷体位护理:协助患者取仰卧中凹位,抬高患者的头部、躯干2-~30°,抬高患者的下肢15~20°,增加患者的回心血量,症状缓解后可去半卧位。⑸药物护理:⑹控制感染:留取患者血尿标本检测以明确感染病原体,根据病情选择适宜的抗生素药物治疗,在护理过程中需严格遵守无菌原则,预防感染发生。⑺机械通气护理:采用呼气末正压通气模式,定期清理患者呼吸道的分泌物,必要时可使用密闭吸痰管吸痰,及时更换呼吸管,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⑻营养支持:在患者休克缓解后可予以营养支持以维持患者所需的营养及热量,目标为30~35kcal/(kg·d)。
1.3观察指标
        ⑴应用正负情绪状态量表(PANAS)测评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理状态,该量表含正性情绪、负性情绪2个测评因子,共20个量表,采用Likert5级评分法计分,正性情绪得分越高、负性情绪得分越低,则代表患者的心理状态越佳[5]。
        ⑵应用系统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APACHE II)评估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疾病严重程度,由急性生理评分、年龄评分及慢性健康评分组成,最高分71分,评分越高则患者的病情越严重[6]。
        ⑶采用持续心电监护监测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及心脏指数(CI)。
        ⑷记录两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休克改善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及MODS发生率、病死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5.0版软件处理数据,以表示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行LSD-t检验,组内比较行单样本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示数据显著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PANSA量表中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分)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R、MAP、SvO2及C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生命体征指标比较()

注:α表示组内比较,P<0.05;β表示组间比较,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预后比较
        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休克改善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MODS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时间及预后比较

3 讨论
        感染性休克是一种全身炎性反应综合征,该病的发病机制复杂,病情严重,进展较快,患者会因为微循环障碍而导致低外周血管阻力,引起组织器官灌注降低,减少循环容量,加重机体炎症反应,并可能诱发MODS甚至死亡[7,8]。有研究提出,在感染性休克患者入院3h内接受有效的护理措施干预,可改善其预后[9]。集束化护理是是由美国健康促进研究所提出的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是基于循证结果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其目的在于协助护理人员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提供患者的治疗效果[10,11]。
        本研究结果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PANSA量表中正性情绪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负性情绪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果提示,ICU集束化护理能够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最大限度促进患者的病情康复,从而减轻患者因病情严重而产生的担忧、恐惧等负面情绪,强化患者的正性情绪[12]。表2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APACHE I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HR、MAP、SvO2及CI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ICU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病情,维持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稳定,维持血压稳定,增加器官灌注量。表3中,研究组患者的退热时间、机械通气时间、休克改善时间、ICU入住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MODS率、病死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ICU集束化护理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的预后。
        综上所述,ICU集束化护理可改善感染性休克患者的心理状态,改善患者的生命体征,减轻临床症状,促使病情快速缓解,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赵甜甜.综合性护理干预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7):142-143. DOI:10.19791/j.cnki.1006-6411.2020.19.064.
[2]邹志平.综合性护理干预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0,27(10):138-140. DOI:10.19793/j.cnki.1006-6411.2020.30.058.
[3]林丽霞,宋维.中心静脉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病情判定与分层次护理[J].现代预防医学,2020,47(11):2095-2098.
[4]易超群.责任制护理在感染性休克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对患者炎症反应发生的影响[J].中外医疗,2020,39(16):142-144. DOI:10.16662/j.cnki.1674-0742.2020.16.142.
[5]王亚楠,赵俊雅,陈蕾, 等.集束化护理干预对急诊感染性休克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ICU住院时间的影响[J].疾病监测与控制,2020,14(2):151-152,159.
[6]魏婕.综合护理干预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心理状态、生命体征及预后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0):129-130.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20.20.072.
[7]李友琼,刘敏,姚青, 等.30例ICU感染性休克患者的护理[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7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集.2013:603-604.
[8]陆钰,赖军华.集束化护理干预在 ICU 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运用研究[J].医药前沿,2012,(27):192. DOI:10.3969/j.issn.2095-1752.2012.27.199.
[9]刘春霞,张坤,田溢卿, 等.68例感染性休克病人集束化治疗指标完成情况分析及持续质量改进[J].护理研究,2018,32(22):3605-3607. DOI:10.12102/j.issn.1009-6493.2018.22.031.
[10]郭晓娟,戴雪梅,毕玉红.流程化管理在提高感染性休克集束治疗执行率的临床研究[J].护理与康复,2018,17(5):59-61. DOI:10.3969/j.issn.1671-9875.2018.05.021.
[11]莫焕齐,谢妙航,周冠珊.集束化护理模式在重症肺炎急性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吉林医学,2020,41(7):1758-1759.
[12]陆钰.集束化护理干预在ICU感染性休克患者中的运用研究[C].//中华医学会.中华医学会第7次全国重症医学大会论文集.2013:291-29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