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瑾
新疆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康复医学科 新疆克拉玛依市 834000
摘要:目的:探究在脑梗塞患者康复期间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应用的干预措施及其影响效果。方法:在我院展开研究,工作时间为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选取60例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和增加心理护理干预的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抑郁焦虑评分进行比较观察。结果:给予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与护理前发生改善,实验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差异较大,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中,将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增强患者治疗自信心,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心理护理;脑梗塞患者;负性情绪;改善效果
脑梗塞在临床中较为常见,是一种脑血管疾病,大多发生在中老年人中,其治疗时间较长,患者自身年龄相对较大,导致患者容易出现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对患者的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1]。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改善相关情况,本研究则在此基础上将心理护理干预方法进行应用,探究其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效果,展开相关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0月-2019年10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脑梗塞患者为本次研究的主要对象。为探究心理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本研究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另一组则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所有患者中男性患者人数和女性患者人数分别为34例26例,患者中年龄最大的为77岁,年龄最小的为51岁,患者的平均年龄为(63.23±3.20)岁,可排除患者具有其他重大疾病的可能性,本研究均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较为相似。可进行组间比较。
1.2研究方法
研究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主要对其用药情况进行指导,加强日常生活管理等。
实验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干预,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保证患者家属给予患者更多陪伴,增加探视次数,增强亲情支持,从而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心。其次,护理人员需要在患者住院后对患者心理健康情况进行评估,与患者展开沟通交流,保证将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了解和分析,针对其出现的心理变化进行掌握,进而给出有效疏导,满足患者需求,从而将其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改善。针对焦虑,抑郁,恐惧和敌对维度评分较高的患者,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鼓励,将患者存在的情绪原因进行分析,大部分患者担心治疗效果,怕自己病情难以恢复等,需要护理人员将脑梗塞问题的发病原因、病情发展等为患者进行介绍和讲解,并为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将不良心理情况进行消除。而针对强迫、偏执、精神病性和人际关系敏感维度评分较高的患者,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展开积极的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尽量将患者安排在较为安静的环境中,避免环境过于吵闹对患者造成不良影响,并增加护理人员的看护,鼓励患者将不愿交流的原因进行阐述,促进其积极参与到大集体中,主动配合各项护理工作。最后,针对躯体化维度评分较高的患者,需要其帮助患者更好的适应新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角色,保证每天定时播放较为舒缓的音乐,为患者创造良好的治疗环境,使患者身心处于最佳状态。最后,展开健康宣教,需要护理人员将与脑梗塞相关的知识为患者进行讲解,告知其治疗的主要方法和目的,为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提高患者治疗自信心,保证患者患积极配合相关工作,以更好的心态面对疾病。
1.3统计学方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主要将SPSS20.0软件进行应用,其中,对计量资料的计算,结果表示以(±s)为主,验证以t值为主,在结果显示数据比0.05小时,表示此次研究计算存在意义。
2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给予护理干预后,评分均发生变化,相比之下,实验组的改善效果更为显著,与对照组的评分形成显著差异,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表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比较(±s)
3结论
脑梗塞属于脑血管障碍性疾病之一,氧自由基和一氧化氮等分子的释放使机体脑组织出现不可逆的损伤,进而引发局部神经功能缺失和突发性的意识障碍。急性期发病突然,病死率高,易致残,且难以痊愈。据相关数据统计,脑梗塞在我国的发病率相对较高,约达到0.15%,而死亡率则达到0.12%,是对人类致死性较高的三大疾病种类之一[2]。脑梗塞患者的病程相对较长,患者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因此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不良情绪,导致患者出现较为严重的心理障碍,不利于临床治疗效果的提高。而且脑梗塞患者大多为老年患者,其免疫力相对低下,生理功能均出现衰退情况,患者容易合并多种慢性疾病的发生,这便导致患者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根据数据显示,我国脑梗塞患者不良情绪的发生率约达到65%左右,对患者的临床康复造成了不良影响,进一步增加了患者致残率和致死率的增加[3]。同时,部分相关数据显示,脑梗塞患者通常存在紧张,烦躁不安等负面情绪,患者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差,很容易导致患者病情的加重,甚至还会增加患者及其家庭的经济负担,如果不能够将患者的负性情绪进行有效疏导,则会对患者的研究治疗效果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导致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4]。在此基础上,便需要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心理护理,将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进行改善,帮助患者消除心理障碍,为患者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证患者以积极健康的心态面对疾病,增加其战胜疾病的自信心,为患者讲解成功的治疗案例,让患者相信自身疾病具有痊愈的可能性,从而改善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研究在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后,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心理情况改善效果更为显著。表明心理护理在脑梗塞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的负性情绪。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患者中,将心理护理干预进行应用,可改善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治疗效,可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王勤.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方法及效果对比[J].健康必读,2019,(13):230.
[2]张凤娴.中医护理在脑梗塞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4):47,51.
[3]魏传珍.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护理[J].中外医疗,2014,33(1):156-157.
[4]李兴琼.脑梗塞康复期患者心理分析与护理措施研究[J].医药前沿,2014,(36):316-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