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川
叙永县人民医院,四川省泸州市646400
随着医学的进步,人们健康意识也在不断提升,导致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健康体检,以便早发现、早治疗某些潜在疾病。其中尿常规是一项最常见的检查项目,但很多人却认为该项检查不重要、麻烦,而放弃做尿常规检查。基于此,本文给大家讲讲尿常规相关知识,让你知道尿常规检查的重要性,不要再小看该项检查。
一、为何要做尿常规检查?
尿常规检是一种常规医学检验项目,是通过采集受检者尿液实施分离检验,对尿液成分进行测量,观察某项成分含量是否超标,进而判断受检者身体健康状况。
尿液是泌尿系统支配的,其中含有代谢废物、剩余的水电解质、有毒物质等成分。一般情况下,肾脏病变早期蛋白尿内会出现有形成分,或者尿沉渣现象,所以通过尿常规检查能发现早期隐匿的泌尿系统疾病。于此同时,尿常规检验在筛查其他组织与器官疾病方面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例如血液病、糖尿病、肝炎等。此外,尿常规检查还能帮助医生判断患者治疗效果、疾病预后,以及相应病征的判断等。
尿常规检验具备检验技术成熟、无创、方便等优势,且检验费用也非常低,常被人们称作“无痛肾活检”。所以,日常生活中,尿液不再是稻黄色,而是变成酱油色、茶色、咖啡色等异常颜色时,或者尿液中出现很多泡沫时,需警惕肾脏器官或者其他组织、器官出现了病变,需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检查。
二、尿常规检查方法有哪些?
尿常规检查方法包括化学分析、显微镜检查,其化学分析是采用干化学尿分析仪与试纸条等方式进行化验,检查的项目有酮体、血、胆红素、蛋白质、亚硝酸盐、葡萄糖、白细胞、尿胆原、维生素C、比重、酸碱度等。一般情况下,使用仪器进行化学分析,干扰因素较多,例如尿成分不稳定等,均会影响检验准确度。为此,可根据尿液颜色、透明度,再辅以显微镜观察来确定尿液中白细胞、结晶、红细胞、细菌、管型等一些有形成分情况,以弥补仪器分析的劣势。若仪器分析与镜检结果有一定的差异,可再联合其他检查结果、临床症状等综合判断病情,以得出最确切的诊断结果。
三、尿常规中各项目有什么检验意义?
(1)胆红素:尿常规中化验胆红素,有利于肝炎、胆道梗阻等疾病的诊断。
(2)尿胆原:其可通过胆红素转化而来,检验尿胆原的意义,需和尿胆红素结果一同分析才能显示出来。
(3)血:尿常规检验时,若血检测呈现阳性,则有利于肾结石、肾炎、泌尿系肿瘤等疾病的诊断。且通过尿分析仪、显微镜等对红细胞形态、红细胞破裂后的血红蛋白等进行观察,能对尿液中血的来源(是否来自患者肾脏)进行初步判断。
但注意,尿液中偶尔有微量的红细胞出现时没有临床意义。
(4)亚硝酸盐:尿常规化验时,若亚硝酸盐呈现阳性,再根据白细胞、红细胞等其他项目进行综合分析,能判断受检者泌尿系是否出现细菌感染,但也不能排除是因摄入富含硝酸盐食物导致的。
(5)葡萄糖:尿常规检验时,若葡萄糖呈现阳性,则可根据其诊断糖尿病与肾病。
(6)比重:其和受检者饮水量有很大关系。所以,可借助比重判断受检者肾脏浓缩稀释的能力,但不可根据该项目轻易确诊。
(7)酸碱度:该项尿常规检验指标能反映出受检者机体酸碱状态,但易受到饮食干扰。
(8)酮体:尿常规检验时若酮体呈现阳性,则预示着患者有可能出现呕吐、饥饿、酮症酸中毒等状况。
(9)维生素C:尿常规检验项目中化验维生素C,虽然无法判断疾病,但若维生素C含量太高,则会影响到胆红素、亚硝酸盐、葡萄糖、血等检验项目的准确性。为此,可根据维生素C含量衡量上述这些指标准确性。
(10)白细胞:尿常规检验中,若白细胞指标呈现阳性,则受检者有可能患有泌尿系感染、结石等疾病。若尿液内白细胞是以淋巴细胞状态显示,可借助镜检发现,因为试纸条无法显示阳性结果。但注意,尿液中有少量白细胞都是正常的,无临床意义。
(11)蛋白质:尿常规检查时,若发现蛋白质含量比较多,且患者持续出现蛋白尿,则预示着患者有可能患有肾病综合征、慢性肾炎、急性肾炎、泌尿系感染、多发性骨髓瘤等疾病。但注意,偶尔出现微量蛋白尿,则无任何病理性意义。
四、尿常规检验有哪些注意事项?
(1)尿液样本采集时,选择晨起时的中断尿液,以降低尿液被污染的风险。且尿液样本采集量不宜过多,控制在10ml以上即可。
(2)月经期间尽量不做尿常规检验,因为月经期间,尿液内易混入阴道分泌物,进而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做尿常规检验的前一日晚9点后到尿液样本采集前,尽量不喝水、不进食,以提升尿常规检验准确性。
(4)使用医用留便杯或者清洁干燥的容器留取尿液样本,且采集完尿液样本,要第一时间送检,以免时间过久出现管型破坏、葡萄糖被细菌分解、细胞溶解等现象,影响尿常规检验准确性。
上文即是尿常规检查相关知识,其能让各位知晓该检验的重要性,以便各位不再小看尿常规检查,定期、积极、正确做尿常规检验,知晓自己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