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成刚
珙县中医院 四川宜宾 644500
临床实验室检验指的是为临床医学提供的一系列实验室检测工作和项目结果,对于疾病诊断及疗效观察有着重要的意义,临床实验室检验中涉及到多个学科的交叉融合,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应用性,覆盖了统计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病理学、微生物学、免疫学、物理学、化学等多个临床医学学科。
一、临床实验室检验的重要性
近些年来,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不断发展,给实验医学带来了全新的转变,实验医学的方法学和仪器学不断的探索和研究,改变了临床实验室的工作模式,实现了手工操作模式向全自动化操作模式的转变,实验室检验工作的自动化,将检验报告的时间大大缩减,促进了检验效率的提升。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对于医学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实验室检验人员和质量管理人员为临床提供准确、可靠的检验结果,最大程度的避免可能会对临床实验室检质量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的多种因素,加强对不同环节的有效质量控制,通过制定标准化的操作规程,对仪器、试剂、实验方法、人员等各方面加强质量控制,建立起科学合理有效的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方案。以此构建起完善的检验科质量管理体系,保证实验室的质量准确、可靠。为临床医学上的诊断和治疗活动提供切实的保障。
二、怎样做好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控制?
(一)检验前
目前在临床实验室检验中,涉及到的项目繁多复杂,不同的实验项目临床意义各有不同,需要临床医师选择正确的检验项目,以保证临床实验室检验的可靠质量。从患者的准备环节着手,为了发挥检验结果在临床上的重要价值,医务人员需要在收集标本之前对可能会对结果造成影响的非病理性因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包括患者是否需要空腹进行标本采集、采集标本的时间、以及患者的用药情况是否会对检验结果造成影响等。根据实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采集的实验标本符合实验标准要求,例如,使用止血带的时间应保证在一分钟之内,穿刺成功后应将止血带立即松开,以免增高被测血液的成分,当静脉阻带五分钟以上会增高甘油三酯的浓度。准备标准时应保证高质量的标本水平,保证准确的临床实验室检验结果,提高对临床实验室检验质量的有效控制,根据检测质量的要求,保证标本的完整度。
建立起完善的实验室标本管理制度,实现程序化的管理,提高对标本采集、处理、储存、安全处置的有效性,制定关于标本采集与原始样品处理的指导书,强调指导书的专业性,实施指导书当中的规定内容,为采集原始样品的人员提供工作依据。加强对医护人员以及实验室工作人员的宣传和培训教育,增加实验室和临床各个科室之间的沟通交流。
(二)检验中
临床实验室检验中的质量控制工作,有必要优化标本前处理环节,包括分离和保留标本,检测前标本处理工作中,工作人员应结合标本资料记录的内容,仔细的对标本进行核对,保证二者之间的准确一致,再进行下一步的处理操作。采血和分离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出现溶血问题,溶血不仅可发生在人体内,同时可以发生在人体外,当处理不当或采血操作不当等,均可能造成人为体外溶血的问题。采集标本应按照规定要求及时进行检测,避免长时间的存放,以免对检测结果造成影响,保存条件和检测时间等均可能会对检测项目形成不同程度的差异影响,因此需要对待测项目的存放条件、时间、温度等,形成全方位的掌握。仔细阅读试剂盒的说明书和参考书内容,选择可靠的检验方法,保证项目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加强对室内质量的有效控制,也就是实验室内部所有可能会对检测质量造成影响的各个环节,实现系统性的控制。保证实验室常规工作的准确性和精密性,优化记录和分析检验项目结果的环节,以不断总结为原则,强化实验室检验项目的质量控制效果。
(三)检验后
临床实验室检验中,传递信息的主要形式是检验报告单,这是临床医师对患者进行诊治的重要依据文书,从法律意义上来讲,检验报告具有一定的法律效力,体现了临床实验室检验工作人员的劳动成果,因此,检验报告单的书写、签发、登记环节是必要的关键内容,以此保证临床实验室检验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以急诊报告单为例,其中应将电话报告时间以及受检人的姓名等详细记录下来,明确责任,实验室中应将结果记录本进行合理的分类,保存一定的时间,为后续的查询工作提供服务,将其作为重要的回顾性资料,为诊治工作以及病情分析等提供切实的依据。目前,我国的临床实验室已经向着计算机管理网络化、信息化的方向转型,实现了计算机和仪器的相连接,通过连接网络可以随时进行报告的查询和检索,对患者的某项结果动态趋势进行分析,将实验室的质量控制记录和图表细化,方便医护人员随时观察和统计,临床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控制效果大大提升。
总结:综上所述,针对临床实验室检验的质量控制,有必要从相关的作业技术和活动着手,提供质量方面的保障,包括设施、环境、仪器、外部供应品、检验方法、操作手册、仪器和检测系统的检查功能维护等,均需要在临床实验室工作人员在检测中加强对各个质量要素的有效控制,保证提高实验室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