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慧
郑大一附院消化内科三病区 450000
【摘要】目的:探讨将健康教育应用于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实施方法与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以2019.01-2020.10来院就医的98例慢性胃炎患者,以随机数表法均分为2组。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实验组则加入健康宣教,比较两组实施效果。结果: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率(98.2%)显著高于常规组(81.6%),x2值为7.1273(P<0.05)。结论:在慢性胃炎患者治疗中,对其展开健康宣教工作,可有效提高患者对于疾病知识的知晓率,增强其对于疾病的了解,建议推广。
【关键词】慢性胃炎;健康宣教;护理效果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消化不良、嗳气、胃胀、胃酸、胃痛等症状。该疾病发生与作息不规律、饮食不洁、暴饮暴食等因素有关,具有发病缓慢、易反复发作、病程长等特点,严重影响到患者日常生活与身心健康。目前,临床主要以药物方式来治疗,但受到患者对疾病了解少、依从性较低等因素影响,促使疗效不显著[1-2]。鉴于此,本研究以我院98例患有慢性胃炎疾病患者为例,探讨对其应用健康宣教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病例选取慢性胃炎患者98例,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常规组(n=49):男女比例29:20,均龄为(38.7±6.2)岁;实验组(n=49):男女占比25:24,均龄为(39.1±6.5)岁。以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一般资料,P>0.05,满足临床研究要求。
1.2方法
1.2.1常规组
予以常规护理,即定期清扫病房,做好消毒工作,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合理调整用药剂量等。
1.2.2实验组
予以健康宣教干预,具体方法如下:构建患者护理小组,以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为基础,帮助患者完善护理方案构建,改进患者护理指导策略,从而保障在患者护理指导过程中,能够更为有效的为患者护理工作实施提供指导;对于患者护理工作实施而言,健康指导是比较关键的,所以患者护理过程中,应该加强对患者健康教育传达指导,帮助患者完善健康教育指导工作实施策略,改进患者健康教育护理指导细节,提高患者整体护理水平,如在健康指导过程中,为患者传达慢性胃炎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疾病认知能力,也要在健康指导过程中,让患者了解护理认知,做好护理过程中的各项指导,确保患者在护理指导过程中,能够积极配合相关人员工作,从而提高患者护理认识。
1.3指标观察及评定标准
两组护理干预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对比,以院内自制调查量表来评价,量表评分为0分-100分,主要包括不了解、基本了解与了解,评分越高,则表示知晓度越高。
1.4数据处理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采取SPSS21.0进行处理,健康知识知晓率以百分数(%)表示,应用卡方值(x2)校验数据,统计学以P<0.05为判断意义依据,证明差异性大。
2结果
由下表1可知,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
.png)
3讨论
慢性胃炎发生与不良生活习惯、饮食习惯有关,特别是对于长期酗酒、不规律饮食者而言,更易出现该疾病。早期时,患者并无明显临床症状出现,随着病情发展,会出现胀气、呕血、腹痛等不适感。由于该疾病治疗周期比较长,除了予以对症治疗以外,还应当引导患者形成正确饮食、生活习惯,进而降低疾病复发率,由此可见在慢性胃炎患者护理中,开展健康宣教工作起着重要意义[3]。健康教育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护理模式,是当前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应用频率相对较高的护理模式之一。相比于传统护理模式,健康教育护理指导中能够更为贴近患者护理指导需求,可以从患者护理认知培养着手,帮助患者完善各项护理内容,提升患者护理指导水平,改进患者护理方案。本次研究通过比较常规护理与健康宣教在慢性胃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实验组健康知识知晓率显著高于常规组,这表明通过实施健康宣教,可以让患者了解到自身疾病,对患者疾病的知识传达和普及有一定帮助,也能够让患者了解护理需求,提升了患者护理指导水平,为患者护理工作实施的质量控制奠定了基础。
综上所述,相较于常规护理,予以健康宣教能够增强患者对于自身疾病的了解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赵岫. 慢性胃炎护理中健康教育干预的效果及对LSIA评分影响分析[J]. 中国医药指南, 2019, 017(034):212-213.
[2]朱晓霞. 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453(32):69+71.
[3]吕燕妃. 健康教育干预在慢性胃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人人健康, 2019, 503(18):19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