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静
淄博市第一医院儿科 255200
摘要:目的:抚触护理在新生儿黄疸治疗中的作用。方法:将2018年1-12月在我科住院的新生儿黄疸患者30例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1-8月我科黄疸抚触护理后的新生儿黄疸30例纳入观察组。诊断后,两组均给予对症治疗,对照组给予专科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抚触护理,治疗5天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经皮黄疸指数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黄疸消失时间、首次排便时间、胎儿大便变黄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抚触护理能有效提高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新生儿黄疸;抚触护理;胆红素;经皮黄疸指数
新生儿黄疸是指未满月的婴儿(出生后28天内)出现的黄疸。儿童的主要症状是皮肤﹑黏膜、巩膜发黄,食欲不振、不安躁动,体温可能会有所上。由于血液中的氧压低,孕妇腹部的血红蛋白含量高,新生儿出生后可通过肺呼吸获得氧气,血红蛋白被破坏产生胆红素。新生儿肝脏葡萄糖转氨酶足月儿为3-5天,早产儿为5-7天。新生儿的酶发育不成熟,形成黄疸。当这种酶在出生后成熟时,黄疸就会消失。因此,新生儿黄疸的早期诊断、对症治疗及辅助护理具有重要意义。降低胆红素的药物和蓝光照射的组合是治疗新生儿黄疸的常用手段,近年来专家指出,集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提高患儿的预后,特别是通过抚摸和护理可以更好发挥治疗效果。本科室在这方面积累了比较多的经验,在此对触诊护理新生儿黄疸治疗的应用价值进行分析,现在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18年1~12月在该科进行黄疸护理前接受的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纳入对照组,将2019年1~8月在作者的诊疗科开展黄疸护理后接受的3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纳入观察组。观察组以男性16例、女性14例、胎盘年龄38~42周、平均(39.55士1.47)周、出生体重2.96~5.18kg、平均(3.21±0.65)kg,对比组为男性17例、女性13例、胎盘年龄38~42周、平均(39.48土1.39)周、出生体重2.92~5.07kg、平均(3.17+0.69)kg。两组的患儿性别、年龄等比较有可能(P>0.05)。
1.2纳入和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单胎足月妊娠;新生儿Apgar评分>7分;经皮黄疸指数监测和血清胆红素检测证实;符合本研究的治疗和护理干预指征;家属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低出生体重儿或早产儿;胎头抽吸或产钳分娩;其他急慢性疾病或先天性疾病;依从性差,无法完成抚触护理及相关治疗。
1.3方法
两组的患儿在诊断确定后,进行了包括蓝光照射、肠道循环减少等对症治疗。对婴儿进行早期营养调节,对婴儿进行早期营养调节。
观察组的患儿在这个基础上实施了接触护理:接受专业训练的护士和具有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开展抚触护理,抚触前双手清洁消毒,双手保持温暖,室内保持温暖舒适,播放柔和的音乐,按国际标准方法(COT)在28℃~30℃室温下进行触摸。触摸时动作要轻柔,力度要从轻到重。从头部到面部、胸部、腹部、四肢、手脚和背部进行触摸,并摩擦大肌肉群。在此期间,密切关注孩子的状况。如有哭闹、明显红肿或肌肉紧张,应立即停止触摸。每天两次,间隔约8小时,每次喂食15-20分钟后1小时进行。
1.4观察指标
比较了两组患儿治疗5d后的临床治疗效果、恢复情况(黄疸消失时间、第一次排便时间、胎便黄变时间)以及治疗前后黄疸相关指标血清总胆红素(TBIL)、血清直接胆红素(DBIL)、经皮黄疸指数的变化情况。临床治疗效果评价依据:治愈:黄疸完全消退,黄疸相关指标恢复到正常水平;显著效果:黄疸基本消退,黄疸相关指标基本恢复到正常水平;有效:黄疸明显消退,黄疸相关指标明显改善,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标准,总功效=有治愈效果。提取患儿空腹静脉血3mL,血清分离后,用钒酸盐氧化法测定血清TBIL和DBIL水平,用经皮黄疸仪测定患儿前额正中和胸骨柄的黄疸指数,二者的平均值为经皮黄疸指数。
1.5统计学方法
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20.0软件,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取检验,计量资料使用均数±标准差(x土s )表示,组间比较采取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疾病发病率较高的疾病,临床诊断也相对容易,其疾病类型复杂,并发症也较多,如果不及时治疗,很容易造成神经系统损伤,如果及时治疗可以完全恢复。根据国内的调查研究,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和对症治疗是改善新生儿黄疸预后的关键。出生后2-3天,眼球、皮肤、尿液呈黄色,大便、饮食、睡眠正常。一般来说,除了早产儿,胆红素很少超过10mg/dl。黄疸通常在1-3周内自然消退。生理性黄疸1~2周消失。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过程中,协助合适的护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儿的生存状态,促进患儿的健康成长。
在此期间,良性刺激可通过皮肤传导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多种积极有效的生理效应。由于能改善迷走神经的兴奋性,能增加胃肠道良性激素如胃气素、胰岛素的释放,提高食物的吸收能力和胃肠蠕动,增加排便次数,有效减少胆红素的再吸收,降低新生儿血清胆红素水平及黄疸指标。定期、系统地抚摸新生儿,能有效地促进其生理和情绪发育,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物免疫能力。新生儿肠道和腹腔粪便中含有80~100mg胆红素,相当于新生儿每日胆红素产生量的5~10倍。因此,促进胎粪排泄可减少胆红素的再吸收,从而降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胆红素脑病的风险,降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发生率。为了辅助治疗,近年来许多医院都开展了抚触护理。接触式护理降低血清胆红素功能的机理是:护理人员在抚摸时,根据空回肠﹑结肠、直肠的解剖特点及生理蠕动规律,给予轻柔而有规律的抚触,从而可以改善肠的蠕动和排泄,促进肠道的蠕动和排泄并推广。它可以减少食物残渣在肠道中的滞留时间。胆红素很容易通过肠管排出体外,从而切断了胆红素在肠道内的循环过程。同时,正常的肠道代谢能促进正常肠道菌群的生长,达到菌群平衡,增加尿胆原的产生,使其不含胆红素,减少奶瓶生产,进一步提高新生儿的免。
黄疸新生儿的抚触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黄疸新生儿。因为刚离开母亲身体的新生儿身体虚弱,从一个舒适温暖的母亲身上经历了一个新的环境,因此成为了一个巨大的独立个体的变化。它需要一个身心适应和情感抚摸的过程。让新生儿在护理人员的呵护下,体验来自陌生环境的无尽爱。在病理状态下,如缺氧、感染、脱水、颅内出血、黄疸等新生儿病情易加重。抚触护理可以调节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分泌平衡,提高免疫能力,减少黄疸对新生儿病理状态的危害。
抚触黄疸新生儿具有重要意义。刚离开母亲身体的新生儿身体虚弱,因为从舒适温暖的母亲身体里换一个新的环境,成为一个巨大的个体变化。它需要一个身心适应和情感接触的过程。在护理人员的呵护下,让新生儿体验来自陌生环境的爱。在缺氧、黄疸的情况下,容易加重新生儿的病情。抚触护理可以帮助婴儿调节免疫系统和神经内分泌系统,促进肾上腺素和儿茶酚胺分泌平衡,提高免疫能力,减少黄疸对新生儿病理状态的危害。
简而言之,抚触护理可以有效地改善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促进儿童康复,简单的操作,广泛的临床推广,可行性较高。
参考文献
[1]陈昌辉,李茂军,吴青,等.新生儿黄疸的诊断和治疗[J]..现代临床医学,2013,39(2):92- _94.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479- -480.
[3]荆肖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156例临床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06, 13(19):1564- 1565.
[4]兰卫华.抚触对早期新生儿黄疸的临床指导[J].医学信息,2013,26(1):115-116.
[5]赵红梅,关丽禅.抚触对新生儿黄疸影响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03 ,38(10):773-7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