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5期   作者:张翠翠
[导读] 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不同阶段的消
        张翠翠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消化内科 湖北武汉 430070
        摘要:目的:探讨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护理风险管理效果。方法:选取护理风险管理实施前后不同阶段的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对照组96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2040例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包括护理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和评价4个阶段的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及隐患事件发生率、住院患者及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风险管理实施后护理不良事件及隐患事件显著少于实施前,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提高(均P<0.01)。结论:对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风险事件发生,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关键词: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护理风险;管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主院区消化内科共有病床140张,护士75人(含护士长5人),年龄22~49(29.6±6.3)岁。学历:硕士2人,本科73人。职称:副主任护师以上2人,主管护师16人,护师39人,护士18人。其中11人在消化内镜中心工作。每年在我科住院行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患者3000余例。本研究将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前(2018年7~12月)的960例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作为对照组,实施后(2019年1~6月)2040例作为干预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见表1。
        1.2方法
        对照组按常规管理,内容包括:落实患者的基本评估工作,如生活自理能力、疼痛、跌倒/坠床高危因素评估等;根据医嘱对症治疗及护理,包括饮食护理、病情观察及健康宣教;用药治疗及护理等;患者发生病情变化时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书写护理记录;出院前做好出院指导工作。干预组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包括护理风险识别、评估、处理和评价4个阶段。
        1.2.1风险识别
        建立了由1名护士长(护士长)、3名护士长和4名高级护士组成的护理风险管理团队。通过文献回顾和回顾性分析,确定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高危事件、高危期、高危人群及关键环节。高危事件包括误吸、低氧血症、出血、穿孔、异位栓塞、跌倒、压疮、交叉感染等。高危期包括:术前准备12小时、术后48小时、术后5-7天等。高危人群包括:老年患者和儿童、并发症多、依从性差的患者行为,四级手术,过敏体质者。
        1.2.2风险评估
        通过头脑风暴,团队成员系统分析风险产生的原因,并进行鱼骨图分析。
        1.2.3风险管理
        制定了以下护理风险管理策略:①完善护理工作制度、护理常规、工作流程和应急预案。如护理轮班制、考核制、操作验证制、鉴定制、危重病人转院制、危重病人护理查房制、器械管理制、药品管理制、消毒隔离制、护理人员培训考核制等;吸入急救流程、心肺复苏流程、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操作流程、压疮管理流程、胃肠道大出血、过敏性休克急救流程;水、电、气、跌倒/倒床应急预案。建立风险预警报告制度,实行三级质量控制制度,做好部门级质量控制。质控护士每周检查,护士长每月进行抽查和定期检查,每月一次,全体护士进行集中评估、讨论和分析,找出存在的护理风险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将结果及时反馈给当事人。②重视医务人员沟通能力的培养。运用cicare沟通方式提高医务人员的沟通能力。及时履行告知义务,实施健康教育。手术前医务人员应将手术目的、注意事项、大致费用、耗材、药品、风险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使患者充分理解、确认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③制定风险评估表,科学评估高危患者。根据消化内镜微创治疗的特点,采用Morse-Fall评分、Braden压疮评分、手指疼痛评分、肠道准备清洁度评估、Rockall和aims65消化道出血患者评估量表,肝硬化患者采用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评定量表、胆源性急性胰腺炎患者改良Marshall评分法、危重病人新闻预警量表进行危险度评估,提前做好预防措施。④规范化护理记录。内镜微创治疗前,应做好术前健康教育,并记录患者是否有不适主诉、静脉留置针穿刺、生命体征、血糖等情况;术中麻醉、术中并发症恢复情况及评估情况;术后微创治疗方法、生命体征、主诉、病情观察、并发症识别、饮食休息教育等均应记录在案,记录过程中应及时、客观、准确。特别要注意的是,高值易耗品条码贴纸应妥善保管。⑤实现病区与消化内镜中心的安全转运。制定《内镜诊疗病人转院交接记录簿》,根据病人病情评价,分等级转院。急诊时,应在病床上或病床上运送病员和病员,病员应在病床上或病床上运送病员和病员;对无并发症、病情稳定的病人,由支持中心工作人员用轮椅转运,确保全过程的无缝管理,保证患者转运途中管道、用药、卧位的安全,做好每个转运环节之间的交接班。。
        1.3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行t检验、χ2检验及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水准α=0.05。
        2结果
        两组护理质量评分、护理不良事件与护理隐患事件发生率比较,实施前护理质量88.72分,实施后95.76分。
        3讨论
        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和潜在事件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果表明,通过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护理质量,有效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和隐性事件的发生率,与相关研究结果相一致。护理风险管理应以预防为主,系统地、持续地评价存在或潜在的危险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护理风险的危害。本研究通过加强医务人员的风险意识教育,完善和落实护理制度、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加强各级护士消化内镜护理知识的学习,拓展专业理论的深度。通过对病房、内镜中心护士进行多层次、多形式、有计划的培训和轮训学习,有效提高了护士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水平;通过头脑风暴,分析了风险发生的原因,分离出高危环节,运用科学的考核量表进行改进通过及时有效的评估,识别高危患者,实现有针对性的预见性护理;根据内镜外科分级管理原则,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质;重视病房与内镜中心的转移环节,根据病情加强无缝管理,保证了医疗质量,减少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一般在院治疗时间短,住院期间需医护人员密切配合,保证各环节良好的衔接,需良好而畅通的沟通。术前的饮食及肠道准备、术中配合及转运;术后休息、饮食、病情观察及并发症的识别,均需分阶段给患者做好健康宣教;大多数患者出院后1~2周在饮食、运动、用药、并发症的识别及复查时间上,有较多的困惑或问题。通过护士院内规范化的沟通模式,分阶段健康教育;出院后规范的随访,及时解答患者的疑问,使护理服务从医院延伸到家庭康复中,使患者感受到护士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
        结论
        综上所述,对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提高护士的风险管理意识,增强对风险的识别能力,减少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提升医院管理效能。
        参考文献:
        [1]周凡,王贵珍.规范化围术期护理管理模式在消化内科内镜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34):250-252.
        [2]吴娟,吴惠娟,刘春燕,顿珊珊.全程舒适护理对消化内镜微创治疗患者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9,11(11):188-19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