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胃肠道抗生素治疗在急诊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6期   作者: 赵聪玲
[导读] 目的 分析非胃肠抗生素药物治疗在急诊的应用病种及其治愈率
        赵聪玲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国际部一层,100029
        [摘要] 目的 分析非胃肠抗生素药物治疗在急诊的应用病种及其治愈率。方法 回顾分析2017年6月到2020年1月在急诊进行非胃肠道抗生素药物治疗的患者共160例。结果  患者分别为肺炎(82%)、急性支气管炎(10%)、化脓性扁桃体炎(3%)急性肾盂肾炎(3%)、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胆囊炎共占2%),总体治愈率达到98%,治疗期间没有死亡。结论 急诊非胃肠道抗生素治疗具有很高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可以减少患者的支出。
        关键词:非胃肠道抗生素治疗 急诊
 
        Application of parenteral antibiotic therap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Beijing China-Japan Friendship Hospital,Beijing 100029)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se the kinds of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parenteral antibiotic therapy  in emergencey depatment.Methods A retrospective clinical study in 160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by parenteral antibiotic therapy  in emergencey depatment. Results the patients were pneumonia(75%)、acute bronchittis (6%)、suppurative tonsillitis(13%)、acute pyelonephritis (3%) 、others(central nervous system fection、acute cellulitis、acute cholecytitis,3%) ,the all cure rate is 93% .  Conclusion the parenteral antibiotic therapy in emergency department is effective and safety
        Key words:parenteral antibiotic therapy ; mergency department
        门急诊患者非胃肠道抗生素药物治疗(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biotic therapy,简称OPAT)的定义是非住院患者在不同日期内至少使用 2 次非胃肠道抗菌药物治疗[1]。美国感染疾病协会在1997年发表了第一个OPAT治疗指南[2]。澳大利亚[3]、加拿大[4]等国家也已开展了OPAT治疗,并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2018 年美国感染病学会召集专家小组, 更新了 2004 年的门急诊患者非胃肠道抗菌药物治疗临床实践指南,新的门急诊患者非胃肠道抗菌药物治疗管理临床实践指南[5]发布,。
        顾名思义OPAT主要是指无需住院而进行的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可以在急诊室、门诊、注射中心和护理机构进行。门急诊患者非胃肠道抗菌药物治疗(OPAT),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许多感染患者长期静脉使用抗菌药物的标准模式。其具有安全、有效、实用以及经济实惠节省资源等特点因而也将越来越受到重视。尽管我国一再重申减少门诊输液甚至通过关停门诊输液室来控制输液总量,但是由于有些患者胃肠道吸收功能受损,不能口服给药;有些抗生素口服后生物利用度差,甚至无口服剂型,还有些患者因疾病需要长期输液治疗,可由于费用及床位等待问题不愿或无法住院输液,在门诊输液关停的大趋势下只能在急诊进行治疗,所以导致综合医院的急诊输液量逐年上升。本文旨在对急诊非胃肠道抗生素治疗的患者进行分类并对其治疗安全性有效性进行研究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选择2017年6月到2020年1月在急诊进行OPAT治疗的患者160例,男94例,女66例,年龄20-92岁。
        1.2病例选择 入选全部患者在急诊治疗均超过3天
        1.3人员配备包括(1)临床医师:负责对病人进行诊断,决定使用的药物和处理的方法,并观察病人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2)护士:进行注射治疗,向病人交代注意事项,并在注射期间配合医师观察病人,随时向医师汇报;(3)药师:备药和发送,并注意药物的相互作用和副作用
        2.结果
        2.1病种的分布  患者分别为肺炎(75%)、急性支气管炎(6%)、化脓性扁桃体炎(13%)急性肾盂肾炎(3%)、其他(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急性蜂窝织炎、急性胆囊炎共占3%)
        2.2.其中治愈患者148例率达到93%,12例住院继续治疗。无死亡患者发生。抗生素使用主要为头孢类,其次喹诺酮类,少量大环类脂类。

3.讨论
        本研究涉及病例160例,治愈率达到93%,且没有严重并发症及死亡病例发生,说明了急诊非胃肠道抗菌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OPAT与住院治疗和口服药物治疗相比有很多的特点:与口服药物治疗相比,其起效快,感染部位渗透性好,保证吸收,不受进食影响;与住院治疗相比,可节省费用;在保证病人的生活质量,节省医院的床位;减少医院获得性感染的发生率,降低耐药致病菌的产生。
   OPAT的给药方法的选择应由临床医师决定,需根据病人病情的轻重、所用药物的要求和病人的经济情况等多方面考虑。OPAT的给药方法包括:
(1))肌肉注射。肌肉注射时间较短,病人的耐受性较好,不受时间地点的制约,并发症较少,但是因为药物的吸收少,效果较差。(2))静脉注射。静脉注射的药物吸收好,并且与肌肉注射相比,可供选择的药物种类较多,疗效较好,对年龄大,病情较重的病人比较适合,缺点是需占用一定的空间,药物的副作用也相对较多。(3))输注器具。中心静脉导管植入等。
  由于OPTA是在门急诊进行的,为了减少病人的往返时间,降低费用,其适用抗生素应该有以下特点:首先是长效(最好是一天一次),其次要广谱、安全和有良好的耐受性。一天一次的药物可以减少病人的往返次数,节省时间和花费,可以使病人在不耽误工作(不减少经济收入)的情况下接受治疗,国外的研究表明,此种一天一次药物的药物经济学最理想[6]。广谱的抗菌药物可以对病人的多种感染进行治疗,减少用药的种类。安全的药物可以保证病人用药后在家里不致出现不良反应。有良好耐受性的药物病人易于接受。目前可供选择的药物包括:头孢曲松、万古霉素、喹诺酮类、氨基甙类等。
        OPAT的合适病种比较广泛,其适应症包括(1)长疗程治疗:心内膜炎、骨髓炎、真菌感染和AIDS相关感染;(2)短程治疗:肺炎、急性支气管炎、蜂窝织炎、肾盂肾炎和急性中耳炎,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Tice等[7]对68例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病人实行了OPAT,结果全部病人都获得了痊愈,治疗期间没有死亡发生,说明了OPAT对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虽然OPTA好处很多。但因静脉输液而产生的安全隐患不容小觑。在调研中发现静脉输液中的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方面:药物不良反应及输液并发症发生、输液室护士素质参差不齐及工作超负荷、输液室环境简陋、忽视患者的知情权等。医院为保证医疗质量及患者安全,要加强对静脉输液治疗的安全管理。管理是多方面的,可通过建立门急诊静脉输液委员会,采取科学的监控手段,加强对医师用药知识培训,达到合理应用静脉输液治疗方法、合理应用抗生素、有效控制输液量;履行患者知情同意原则,加强与患者沟通;加强输液室护士人力资源管理;改善急诊输液室条件等。
        非胃肠道抗生素治疗已成为医院门急诊医疗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静脉输液治疗又是一项侵入性操作,操作中任何环节的疏忽,都有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又由于静脉输液过程中涉及人多、物多、环节多、持续时间长,因此门急诊静脉输液治疗中存在诸多潜在的护理风险。如何确保输液安全是每个护理管理者都在考虑的问题,需要针对门急诊输液过程中出现的护理风险及医患纠纷的多个环节,进行有效的质量管理,才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Tice AD, Rehm SJ,Dalovisio JR,et al.IDSA.Practice guidelines for 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J].IDSA guidelines. Clin Infect Dis 2004;38:1651–72.
2.Williams DN,Rehm SJ,Tice AD,et al.Practice guidelines for community-base parenteral anti-infective therapy.ISDA Practice Guidelines Committee.Clin Infect Dis 1997,25(3):787-801
3.Grayson ML,Slivers J,Turnidge J.Home intravenous antibiotic therapy.A safe and effective alternative to inpatient care.Med J Aust 1995;162(5):249-253.
4.Boychuk LR,Klassen JL,Mcqueen RS,et al.Home parenteral therapy through a joint hospital-community health partnership initiative.Proceedings of the 1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Chemotherapy.Montreal July 1995;Poater 1183.
5.Norris AH, Shrestha NK, Allison GM et al. 2018 Infectious Diseases Society of America Clinical Practice Guideline for the Management of 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microbial Therapy. Clin Infect Dis 2019;68(1):1-4.
6.Tice AD.Pharmacoeconomic considerations in the ambulatory use of parenteral cephalosoporins.Drug,2000;59 Suppl 3:29-35
7Tice AD.Outpatient parenteral antibiotic therapy for feve and neutropenia.Infect Dis Clin North Am ,1998;12(4)963-97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