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兴琴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241000
【摘要】目的 分析精神疾病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因素及有效护理干预措施。方法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53例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分析导致其暴力攻击行为出现的因素,并探讨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 在本组研究病例中,39例年龄在46岁以下,占比高达73.58%。其中初、高中学历患者最多,共计34例,占比64.15%。患者均存在妄想、幻视及幻听等情况。 结论 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关键词】精神疾病;暴力攻击行为;影响因素;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暴力攻击行为是一种具有较强伤害性的行为,而精神疾病患者由于病情的影响,自身的心理、认知、感知等都存在一定的异常,更容易出现暴力行为,对其个人、邻里、医护人员等造成威胁[1]。在对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必须加强对暴力行为的重视度,并予以有效的控制。本次研究即针对53例出现暴力行为的精神病患者展开,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并探究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本院2018年1月-2020年1月期间收治的53例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此次研究。其中男女比例为30:23;患者年龄在25-6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43.62±18.62)岁;小学及以下学历12例、初中学历16例、高中学历18例、大专及以上学历7例。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均不同程度的表现出孤僻、慵懒、冷漠、不合群等症状,在生活的各方面缺少自理能力,在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检查后确定其符合精神疾病的相关诊断[2]。
1.2方法
1.2.1提高护理人员的认知
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护理人员要对精神疾病患者有正确的、充分的认识,对其有足够的尊重,同时明确患者是由于疾病影响产生的暴力行为,避免用哄骗或强制的方式让患者住院,要利用多种方式向患者说明其当前的病情,以及积极住院治疗能够达到的效果和重要性,让患者能够消除抵触性,尽量获取患者的配合,以此来降低出现暴力行为的几率。
1.2.2加强对患者病情的动态监测
在治疗和护理的过程中,要对患者的病情和行为等进行持续的监控,当发觉患者有异常言行时,要马上予以高度的警觉,对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进行推测,提前做好预防措施,同时,护理人员要保持情绪的平稳,友好的对患者进行安抚和劝解,不要和患者发生争执,从心理角度让患者得到慰藉,以期在暴力行为未发生的阶段将其阻止。
1.2.3加强和患者家属的沟通配合
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要加强和患者家属的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性格和行为特点,结合当前的症状表现等,向家属做出说明,在患者情绪严重不稳定的情况下,由护理人员和患者最亲近的家属同时进行护理干预,尤其是对于幻觉或妄想严重的患者,要最大限度上顺应和满足其需求,减少患者自伤或伤人等情况的出现。例如患者表示病房外有人要伤害自己,而表现出恐惧、焦躁等情绪等,我们先由两名护理人员及患者家属向其进行解释,在患者表示出一定信任,且相对平静后,带患者亲眼去看,彻底消除患者的顾虑,避免暴力行为的发生。
1.2.4加强对危险品的管理
对于病房及住院区可能会带来危险的物品和用具,要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于探视人员要进行准确的登记和检查,避免有危险品入内。
12.5加强对住院区的环境改造
根据科学研究结果显示,嘈杂、混乱、阴暗的环境极容易对人的心理产生消极影响,而铁窗等设施也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监禁感,对医护人员产生仇视感,因此,我们要加强对住院区进行改造,例如添置一些毛绒玩偶、人工花草等,保证病房较为安静,有良好的光照,并每天进行通风,在患者情绪较为稳定的情况下同意其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活动,并能够和亲友等进行联系。
1.3观察指标
观察存在暴力攻击行为的患者所受的影响因素。
1.4 统计学分析
对患者资料进行收集,使用Excel表格进行统计整理,分析患者所受影响最严重的条件[3]。
2 结果
2.1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受一般条件的影响
精神疾病患者出现暴力攻击行为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一般条件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和学历等。在本组研究病例中,39例年龄在46岁以下,占比高达73.58%。其中初、高中学历患者最多,共计34例,占比64.15%。
2.2患者暴力攻击行为受精神状况的影响
根据对患者资料的分析,我们发现除了年龄和学历之外,患者的精神状态是导致其出现暴力攻击行为的重要因素,其主要表现为视觉和听觉上的幻觉,且多数患者存在着嫉妒、被害、夸大等妄想,数据统计情况如下表1所示。
3 讨论
暴力攻击行为在精神疾病患者中有较高的发生率,对于患者和医护人员都有极大的威胁性[4]。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在本组研究病例中,39例年龄在46岁以下,占比高达73.58%。其中初、高中学历患者最多,共计34例,占比64.15%。患者均存在妄想、幻视及幻听等情况。针对患者的情况,采取综合性和个性化的护理,能够有效降低事件发生的可能。
综上所述,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攻击行为是由于很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的,患者本身的年龄、受教育程度、病情及所处的环境等,都会提高危险事件的发生几率。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要从多个方面对患者的情绪进行稳定,制定相应的管理和预防措施,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马安安, 毕翠云, 李蕾. 认知行为干预联合舒适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态度及暴力行为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 2020, 39(19):3614-3616.
[2]潘剑.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幻觉,妄想症状的影响[J]. 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 2019, v.36(5):105-106.
[3]杨艳萍. 情境攻击动态评估表在精神疾病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 2018, 33(10):918-920.
[4]李冬冬. 精神科患者心理CT暴力行为预测及针对性护理干预[J]. 继续医学教育, 2020, 34(5):12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