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与发展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护理前沿》2020年16期   作者:陈珊①,陈红①,李芹①,周娟① ,魏伟②
[导读] 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
        陈珊①,陈红①,李芹①,周娟① ,魏伟②
        ①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麻醉与围术期医学科,安徽合肥 230601 ② 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务部,安徽合肥 230601
        围手术期也称手术全期,是围绕手术的一个全过程,从患者决定接受手术治疗开始,到手术治疗直至基本康复,包含手术前、手术中及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具体是指从确定手术治疗时起,直到与这次手术有关的治疗基本结束为止,时间约在术前5~7d至术后7~12d。本文阐述了优质护理服务的发展史、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人员结构及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特点,术前、术中及术后的优质护理服务在围手术期的实施,对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观点进行了归纳,为改进护理质量管理和临床护理实践,为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推动了临床护理的进展。
        一、临床护理服务的起源发展
        随着医学的发展与护理模式的转变,现代医学模式从以“疾病”为中心逐步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医院对临床护理模式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经历了从功能制护理逐步向责任制护理、系统化整体护理、全程护理的改革。优质护理服务的指征包括护士对患者的关心与关怀、称职、教给患者护理知识等。对患者态度好、业务精湛、责任感强、关怀患者、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及时提供所需要的护理、患者住院期问的良好感觉等是患者认为的优质护理的重要指征。由此可见,患者眼中的优质护理的标准,不单纯是护士为患者做了哪些事,而是做事时是否主动、热情、耐心、及时等,是否展示出对患者的关怀。
        二、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实施
        1、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人员结构
        专业内涵团队人员结构   团队人员包括管床手术医生、麻醉医生、病房护理人员、手术室护理人员、麻醉科护理人员及后勤保障运送护工,经过专业的培训、健康指导、责任制整体护理、制定满意度评价与追踪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
        2、围手术期患者的心理特点
        围手术期前患者对病房环境的陌生,角色转变难以适应,疾病认识不足缺乏安全感,确定手术方案后自我信心不足,经济压力等。心理负担重、情绪低落、惶恐不安、焦虑紧张,对手术感到害怕、担心手术意外、渴望得到关心被注意及呵护。围手术中手术室环境较为严肃,各种医疗器械所产生的恐惧,加剧紧张的情绪。患者对手术室陌生的环境,对周围人的举措、言语敏感,无亲人的陪护,感觉自己丧失了身份,仍人支配。围手术后手术创伤带来的痛苦,术后特殊的饮食生活要求,手术效果、术后的恢复,术后影响及复发等,焦虑、担心手术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加上恢复期生活自理能力差,患者渴望被照顾及关怀。缓解围手术期患者的情绪,医护人员可运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在提供基础护理服务和专业技术服务的同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交流,为患者提供人性化护理服务。为改进护理质量管理和临床护理实践,为更好地满足病人的需求提供依据。
        3、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的护理
        围手术期优质护理服务为全程、持续性的,包括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
        3.1术前护理  围手术前病房护士应加强入院宣教。介绍病区环境及管床医生、护士,配合完成术前的常规检查,消除患者的陌生感。收集资料应采用开放式交流,鼓励患者主动表达,阐述要简单明了,避免使用专业术语,便于患者理解记忆。按手术通知单在手术前1天做术前访视,术前访视作为实施整体护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已经越来越多地凸显其重要性与不可或缺性。手术医生及麻醉医生先根据手术通知单信息查阅病历,了解疾病史、过敏史、家庭的经济状况及相关化验单,向病房责任护士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和术前准备情况,最后根据患者的需求介绍手术室环境。告知疾病相关基本知识,麻醉及手术方式,及术前饮食指导等,将术前沟通作为术前准备的一部分,缓解患者紧张情绪。

鼓励患者表达自己的焦虑,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并鼓励患者保持良好乐观的心态,给予心理支持与疏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与交流,发生问题及时解决。
        3.2术中护理  嘱咐患者家人陪同与后勤保障运送护工一起护送患者到手术通道前,可以给患者带来安全感,安心接受治疗。手术室护士应于手术前半小时,将室温控制在22~25℃,相对湿度50% ~ 60%,打开背景音乐,以缓解患者紧张、恐惧的心理状态,且音乐音量大小要适宜。告知患者放松自我,亲切温和地和患者进行交流,树立手术治疗的信心。向患者讲解手术室的环境,术前用药的目的,术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手术大概多长时间,手术的基本过程,手术的部位和体位,麻醉的部位和方式,严格执行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确保手术及手术部位准确无误,在患者麻醉前、手术前、手术后患者离室前,术中麻醉护士加强巡视,协助麻醉医生做好各种监测如中心静脉压(CVP)、有创动脉血压监测,备好各种抢救物品。正确摆放体位,保护患者隐私。手术时间较长,在骨隆突处及关节处安放体位保护垫,防止压疮。所以应严格落实术中保温制度,术中给患者使用医用升温毯,静脉输注的液体、血液及冲洗液加温至36 ~ 37℃,防止患者术中低体温。患者麻醉前、麻醉清醒后,麻醉护士都要陪同在患者身边,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做任何操作前都要先告知患者,使患者有心理准备,使用肢体语言,用手握住患者的手,鼓励患者,给患者增加信心。
        3.3 术后护理   手术结束后转入麻醉恢复室进行术后观察,疼痛作为一种主观症状, 术后疼痛的管理中患者相关因素是其重要因素之一[1]。麻醉护士运用疼痛评估工具对患者的生理、行为、功能等方面观察进行的综合评估。动态观察评估遵医嘱使用止痛药物。做好基础护理是了解患者、观察病情的重要手段,是整体化护理的切入点。环境准备,床单位整洁,光线适宜,温度保持在20-24℃,湿度在50%-60%。清洁患者的面部,梳理患者的头发,做好口腔及会阴部护理,防止术后感染,操作过程中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其需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研究结果表明,手术结束后,存在低体温发生的潜在危险。针对术后低体温寒战患者,应采取保暖措施。可根据患者意愿,播放舒缓的音乐,减轻患者术后紧张的情绪,分散注意力,从而达到减轻焦虑及疼痛的目。加强术后宣教,患者因教育水平、知识水平等影响,对疾病和治疗的认识往往不稳定,沟通中要了解他们的心理,随之调整沟通方式。护理人员应尊重患者的个体差异,提高自身敏感性和服务及时性,应根据个人经历、教育背景和生活条件做参考,应针对不同心理状态,采取个性化的心理护理。病情平稳后安全将患者送回病室,搬运患者过程中注意伤口辅料及各种引流管防止脱落。在术后的24~48h内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并做好相关的记录,使患者得到贴心优质的服务,尽量减少术后病情的变化,一旦发生特殊情况,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保护患者隐私,尊重患者进行一些暴露性操作时、交接班时、及手术后无法正常着装的患者干净的病服遮盖,注意保暖及避免暴露,对涉及患者病情的隐私,如某种传染病或是癌症患者(自身不知情),应提前私下交接汇报,尊重患者的宗教信仰,有针对性的恰当的沟通,切勿嘲笑歧视患者 [3]。指导复训练,叮嘱患者出院后的回访日期,出院带药的使用和用途,出院后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出院后有延续的治疗和护理。
        三、结论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服务”作为优化医院服务, 强化内部管理、改善患者体验的切入点,以树立行业新风,促进医患和谐,让患者满意、家属满意、社会满意为目的[4]。围手术期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在团队人员的合作下,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并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护士的整体素质,使临床优质护理服务进一步达至全程化、无缝隙化,充实了优质护理服务内涵。
参考文献
[1] 赵婷鹭, 马旭梅, 邓玉珊. 术后疼痛管理影响因素的研究分析 [J]. 护理管理杂志, 2015, 15 (6): 411 - 413.
[2]赖粼,刘义兰,路星星.住院患者关怀时刻感知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29):3523-3526.
[3] 梁文仙,孙小晶.标准化护理技能培训提高手术室护理人员临床 技能的效果研究[J].当代护士,2010,17(6):98-99.
[4] 郭莹,张莉 . 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在老年干部病房的实施与体会 [J]. 天津护理,2012,20(1):39-40.
        通信作者:魏伟,E-mail:596270583@qq.com
        基金项目:安徽医科大学医患沟通标准操作规范研究重点项目(JD20180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