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健红
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 广西南宁 530011
【摘要】目的: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接受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围术期护理方法及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94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纳入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7),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法,研究组采取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疼痛程度、腰椎功能、日常生活能力,护理后患者恢复情况以及术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VAS、JOA和ADL评分,护理前组间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显著改善,组间对比研究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各项恢复指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6.38%)低于对照组(21.28%),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通过对接受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利于加快患者恢复速度,提升其生活质量,护理措施对改善患者病情具有良好促进作用。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围术期护理
腰椎间盘突出症(PLID)作为常见骨科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以及肢体功能等影响较大,针对该病临床中主要以药物、手术和中医理疗等方式为主,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改善患者病情,其中,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属于较为常用方式,临床应用中对患者病情改善效果理想。但该方式属于侵入性治疗,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患者术后恢复,延长术后恢复时间,而且易增加术后并发症风险,加重患者身体负担,因此,为加快患者病情恢复,临床中应采用相应护理方式辅助治疗,加强对各项不良因素控制,加快患者生活质量以及腰椎功能改善。本次研究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护理分析,比较不同护理方式应用结果,分析护理方式应用效果,最终研究结果如下。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以我院收治的94例PLID患者作为围术期护理观察对象,患者入院时间在2018年6月至2020年1月,分组方法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设置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均为47例。其中,对照组:男27例,女20例,年龄35-67岁,平均年龄(49.9±3.2)岁,病程3-46个月,平均病程(20.9±1.3)个月;研究组:男28例,女19例,年龄36-68岁,平均年龄(80.1±3.1)岁,病程时间2-47个月,平均病程(21.3±1.2)个月;对两组PLID患者基线资料采取统计学分析,结果显著P>0.05,组间研究结果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患者经MRI、CT或x线检查确诊为PLID,且伴有不同程度腰部疼痛,单侧下肢或双下肢麻木、疼痛等症状;接受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且无手术相关禁忌证;近期未采取任何治疗措施;患者对护理方式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临床资料不完整;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合并骨结核或骨髓炎等骨科疾病;已参与其他相关疾病治疗研究;合并严重肾、肝、心功能障碍;患有严重传染病;精神和意识功能障碍;存在沟通交流障碍;有腰椎手术史;严重腰椎管狭窄。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方法,主要措施包含术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患者各项身体机能指标进行评估,掌握患者身心状态,辅助患者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术后监测患者病情及体征变化,并使用药物对患者进行抗炎、止痛对症处理;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康复训练。
研究组:采取围术期综合性护理干预,具体措施:(1)术前护理:①术前准备:术前根据手术治疗需求和患者需求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术前血常规、影像学等常规及专科检查,饮食、皮肤准备等护理,疼痛h和手术风险评估,身体和心理状态评估,以及手术室环境等准备;②体位训练:术前提前指导患者进行健侧卧位等手术体位训练,利用动作演示等方式,帮助患者掌握动作要点,以此提升患者术中配合度;③健康指导:术前通过与患者沟通交流,帮助其认知病情、治疗方式、术中配合方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并告知患者术后配合对手术治疗重要性,健康指导期间应结合患者性格特点、文化水平以及理解、接受能力等,配合使用健康手册、视频和图片等途径,以此提升患者认知水平;④心理评估:术前对患者进行心理评估,掌握其心理状态,明确患者出现异常情绪原因,并根据实际采用心理疏导、鼓励支持、疑惑解答、介绍疾病成功治疗案例、家属陪护以及转移注意力等方式进行改善,不断提升其对治疗信心。(2)术中护理:①体位护理:叮嘱患者维持俯卧位,于其身体下方放置棉质体位垫;②隐私护理:维持适合体位,并注意遮掩患者隐私,防止暴露特殊部位,维护患者自尊,加强对患者人文关怀;③舒适度护理:根据患者需求手术室温度、湿度进行处理,密切观察患者状态,并询问患者身体状态,使其表达身心不适感,并及时进行处理,及时解答患者疑惑,消除其疑惑和恐惧心理。(3)术后护理:①术后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心率、呼吸、血压、血氧饱和度等生命体征,手术后腰椎状况,切口有无渗血、渗液情况等,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进行处理。实施对切口敷料进行检查,保证其干燥清洁,始终严格落实无菌操作。同时通过询问患者感受,掌握患者双下肢感觉、活动和大小便等方面情况,并对其心理和生理状态进行评估,通过沟通等方式进行处理;②基础护理:术后及时给予患者抗炎、抗感染、止痛以及营养神经等对症处理,护理人员定时辅助患者翻身,控制翻身速度,并进行腰背部按摩,以此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并辅助拍背等,加强压疮等并发症预防,禁止术后负重活动,做好腰部防寒保暖工作,并用热毛巾擦拭身体,促进局部血液循环。③康复锻炼:术后及早辅助患者进行主被动床上直腿抬高等功能锻炼,并利用弹性吊带辅助其展开脊柱稳定性训练。术后及早戴腰围下床活动,并限制弯腰、转身等不必要动作,结合患者情况注意加强对锻炼强度、时间、频率控制。
1.3观察指标
(1)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1],围绕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几项指标进行评分。
(2)疼痛程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2],评分范围1-10分,评分越低护理方式作用越理想。
(3)腰椎功能:使用腰部JOA评分法[3],总分为29分,分数越高患者腰部功能恢复状况越好。
(4)日常生活能力:参考日常生活自理能力量表(ADL)[4],对上下楼、穿衣等7个指标进行评分,总分35分,评分越高生活能力越高;
(5)恢复情况:比较术后垫枕、肛门排气恢复、下床活动和住院时间,时间越短护理方式作用越好。
(6)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统计护理后两组患者脊柱不稳、下肢疼痛、压疮和切口渗液几项并发症发生率,发生率越低护理方式临床应用价值越高。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
护理前组间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评分均提升,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评分更高(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VAS、JOA和ADL评分
护理前两组评分差异不明显(P>0.05),护理后评分优于护理前,且研究组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2.3比较两组护理后患者恢复情况
研究组各项指标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3讨论
PLID是骨科临床常见疾病,该病与髓核、纤维环及软骨板等出现退行性病变相关,发病后会出现腰部疼痛、下肢麻木或疼痛等临床症状,且疾病具有病程时间长、反复发作和疼痛剧烈等特征,导致患者产生严重不适感,进而对其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临床中诊断该病有多种治疗方式,其中,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属于较为有效方式,利于改善患者病情。而由于经皮脊柱内镜技术属于介入治疗,会给患者机体造成一定损伤,若术前未做好相关准备工作,治疗期间受患者配合度低、负面情绪等因素影响,术后未对风险因素和并发症等进行预防控制,会降低术后恢复效果。为此,在对患者围术期应落实相应护理措施,从多方面考虑,加强对患者干预,以此降低不良对患者负面影响,从而强化治疗方式作用效果,缩短患者恢复时间。以往护理中,主要以术前基本准备,术中观察患者生命体征,配合医生展开各项手术操作,以及术后病情监测、用药指导和并发症预防等基础护理措施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满足患者对医疗服务需求,但作用效果有限,在风险因素、患者心理状态以及身体各项指标等方面控制存在局限。随着近年来临床中对医疗护理服务重视程度提升,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得到认可与推广,更加重视患者感受,并通过全方面考虑加强对多方面风险因素控制,以此满足患者多方面需求,减少各项因素对患者病情恢复影响,利于加快患者康复[6]。
本次对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PLID患者围术期护理研究结果显示,比较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护理前观察组生理、心理、环境和社会层面评分,以及VAS、JOA和ADL三项指标评分均与对照组对应指标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和JOA、ADL评分均显著提升,而VAS评分明显降低,两组评分相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评分差异显著(t=7.383、10.977、6.730、9.402、10.942、22.296、15.622,P均=0.000<0.05);观察组各项恢复指标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t=15.763、14.699、10.807、0.437,P均=0.000<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研究组(6.38%)低于对照组(21.28%),组间差异显著(=4.374,P=0.037<0.05)。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接受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PLID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日常生活能力,改善其腰椎功能,缩短恢复时间,缓解其疼痛程度,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方式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PLID患者行经皮脊柱内镜技术治疗围术期实施相应护理,从患者身心、环境和术后并发症等多方面进行考虑,采用多种措施进行护理,可降低疼痛、负面心理等风险因素对患者影响,改善预后效果,利于缩短患者术后时间,并快速恢复期腰椎功能与生活能力,护理措施临床中对患者术后恢复作用效率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艳玲.围术期护理在行经皮椎间孔镜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当代医药,2020,27(21):218-220+224.
[2]严翠燕.经皮椎间孔镜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围术期护理[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7(20):115-117.
[3]肖虹.围手术期护理在椎间孔镜YESS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中的应用[J].医疗装备,2019,32(19):146-147.
[4]戴婵媛.经皮椎间孔镜下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9,26(07):41-42.
[5]宋佳璐,王丽燕,史淑芳,梁俊.腰椎间盘突出症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围术期护理经验总结[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05):758-759.
[6]顾菊风.经皮椎间孔镜下椎间盘切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学,2017,18(11):42+46.
作者简介:周健红(1978.04)女,壮族,广西省。主管护师,本科,广西中医药大学附属瑞康医院,研究方向:护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