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ERP系统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优化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当代电力文化》2020年第22期   作者:程璇 孙辉
[导读]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ERP 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平台
        程璇  孙辉
        中车永济电机有限公司  陕西 西安  710000
        摘要:随着大数据技术在企业财务管理系统中的应用,ERP 已经成为现代企业管理的重要平台。ERP 系统的应用对企业内部控制体系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从ERP系统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要素发生的变化出发,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内部控制体系优化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ERP系统环境;内部控制
        引言
        ERP 即企业资源计划,是指在信息技术的前提下,通过系统的企业管理思想, 为公司决策层与员工提供良好决策运行方法的管理平台。 随着财务信息化的发展, ERP 系统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 ERP 系统的应用对传统的内部控制模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下论述为今后工作提供理论指导。
        1 ERP 系统环境下企业加强内部控制的必要性
        随着企业发展规模的不断扩大,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是企业构建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 然而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企业内部控制暴露出诸多问题, 因此企业构建基于ERP 系统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1 ) 固化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必然选择。 通过构建基于 ERP 环境的内部控制体系可以强化企业内部控制的氛围,提高人们内部控制的操作技能。
        2 )实现业务流程实时监控的内在要求。 ERP 能够提供从端到端流程的全过程监控, 这样企业可以根据内部控制评估中发现的关键隐患点采取相应的内控防 范举措, 以此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
         3 )加强企业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手段。 全面预算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点, 通过构建 ERP 的内部控制体系能够实现企业信息沟通效率,增强财务信息的共享程度,进而有效地实现了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水平。
        2 ERP系统环境下企业内部控制要素的变化
        企业的内部控制包含五个要素: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系统与沟通、对控制的监督。ERP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要素的变化主要体现在:
        1.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基础。企业的控制环境一般包括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及企业文化等。在ERP系统环境下,企业的管理理念由原来的事后差错纠弊转为对供应链全流程的实时并行控制;企业由以职能部门为单位来确定岗位及人员职责权限转为以供应链流程来确定控制点的扁平化结构组织,某项业务流程对应的内部控制实施,不再需要层层审批,简化了审批流程,提高了组织效率;ERP系统环境下很多业务的审计线索变得更隐蔽,不容易被察觉,这也会对内部审计提出不同的要求。
        2.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ERP系统环境下内部控制流程的推进都需要事先在系统中进行设置,需要提前设定好各项系统参数,由具有权限的人员实施操作,企业应重点评估系统设置风险及网络安全风险;需要具有更高素质及专业能力的人员来对内部控制风险进行分析、识别及应对并通过ERP系统的设计来具体操作落实。
        3.信息系统与沟通
        信息系统与沟通是内部控制的具体方式。在ERP系统环境下,供应链中的各个模块相互配合并实时传递信息,共享数据源,为决策提供数据支撑;各部门可以随时进行沟通,及时反馈及解决问题,加快了数据处理的及时性;ERP系统可以瞬时完成大数据计算与分析,将手工模式下的数据处理问题化繁为简,极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
        4.控制活动
        控制活动是内部控制的重要条件。控制活动的第一层面是ERP系统的开发及运行环境控制,主要是系统的日常维护及管理;第二个层面是针对供应链管理识别企业的具体业务并明确相应的流程来展开ERP处理。

ERP系统的控制活动更多地使用程序化及权限控制,降低了手工控制中由于人为操作导致的违规及错误。
        5.对控制的监督
        对控制的监督是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ERP系统环境下更多地运用自动化控制,人工控制相对会减少,但并不是完全没有。ERP系统其执行更多依赖数据的合理性及有效性控制,如果前期开发时的相关参数设置、权限访问及流程设计不够完善,这样会削弱原有系统中的内部控制,带来更多的运行风险;ERP系统下的日常监督主要是系统中各个流程控制节点的设置及职责权限的安排,也可以通过审计程序来增强对内部控制运行的监督力度。
        3  ERP 系统环境下优化企业内部控制的具体对策
        3.1优化组织管理模式
        ERP系统在实施时应该树立“每个人都是企业流程的参与者,是内部控制的实施者”这一理念。注重以内部控制为核心,以供应链管理为线索,全员参与、各部门协调配合,以管理层为行动中心的企业运行模式;管理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具体的行动者;同时重新设计组织结构,以是否增值为标准进行业务流程优化,各部门沿供应链为链条传达、处理及整合各项信息,将ERP系统融入内部控制管理当中。
        2.利用 ERP 优化内控环境,强化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预算是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 在经济新常态环境下营造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是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重要举措。面对企业应用 ERP 系统无法对全面预算进行有效监督的情况,企业要切实发挥 ERP 系统的优势,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工作: 1)企业要遵循 ERP 系统的特点打造扁平化的组织架构。 扁平化的组织架构能够提升信息传输的速度, 实现对每个业务流程的实时监测。 例如企业可以整合财务部、网络部以及人力资源部职能,形成独立的 ERP 系统内控岗位专门从事 ERP 环境下的内部控制管理工作。 2 )要强化对全面预算的管理。企业可以利用 ERP 系统的实时在线功能对企业全面预算的编制、 执行以及监督等进行全面的监测,及时调整预算资金的执行情况  。
        3.增强系统安全性
        ERP系统离不开稳定、安全的网络。首先,要加强系统运维人员的安全意识,通过安全培训明确运维人员的职责权限。运维人员是ERP系统实施的技术支持者而不是操作者,不能越权参与系统的访问及操作。其次,企业应做好系统的前期设置,设置好各项参数、操作流程及相关人员的访问权限,并做好网络安全防范。最后,企业应定期升级软件及对技术人员做好相应的技术培训。
        4.强化控制活动
        ERP系统以自动化控制为主、以人工控制为辅。前者主要是通过对系统中的参数设置来决定控制级别及权限访问;而人工控制更适合ERP系统的修正及补充,其主要依赖职权来履行。企业应更多地关注系统权限及流程的测试评价,充分分析各种关键控制点的不合理之处,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企业应关注每一个控制点及其岗位职责设置,做到合理分工、互相制约,保证实际控制点与实际业务一致。
        5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改造业务流程
        ERP 系统实现了对企业业务的全面覆盖, 针对企业在 ERP系统环境下所存在的业务流程不规范的问题: 一方面企业要进一步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构建与 ERP 系统相适应的制度。企业可以利用 ERP 系统细化岗位责任制, 将内部控制岗位责任具体到人。 例如企业在采购环节中必须要注重对采购依据的审核,严格规范采购申请制度,避免出现越级审批。
        结束语
        综上所述,ERP 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企业的内部能力, 防范企业财务风险, 降低了企业成本支出。同时,需要建立规范定期的内部控制规章制度,切实将工作落到实处,以此促进内部控制体系的不断优化。
        参考文献
        [1] 赵凯 .ERP 对我国企业会计财务管理的影响分析 [J]. 财经界 ( 学术版 ) , 2020(1) : 164-165.
        [2] 侯秀梅 . 基于 ERP 系统环境的企业内部控制研究 [J]. 中国集体经济, 2019(30) : 37-38.
        [3] 李深根.ERP条件下的内部控制[J].中外企业家,2017(2):86-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