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小东
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城西中学618100
摘要:历史教学是初中阶段教学任务的重要一环,历史学科作为一门人文学科,其涵盖的知识点较为零散,信息量较大、覆盖面较广,此种特点也为教学工作地开展带来一定难度。在新课程改革教育背景下,史料教学法应运而生,为学生学习注入新动力,也为教学工作打开新局面,本文将围绕史料的运用策略展开深入研究,对具体融合措施进行逐一分析,希望能为教育同仁提供行之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初中生;历史教学;史料;运用分析
引言
史料教学,顾名思义就是以史料作为学生进行学习的基础,将其看作研究历史的证据,通过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探究活动中,以此对历史知识形成全新认知,并促进历史思维能力地发展,历史史证意识地提升。就目前情况而言,初中历史教学逐渐暴露出诸多弊端,如教师的教学思想根深蒂固,所采取的教学手段单一乏味,没有掌握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的技巧,导致学生对于历史学科逐渐丧失兴趣,在课堂教学中无法深刻理解教学重点,造成学生的历史水平始终停滞不前。针对上述问题,需要初中历史教师转变观念,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史料突破重点、难点,通过营造历史情境,带领学生感受历史现场,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并形成系统的历史思维体系,锻炼探究历史的能力,促使历史课堂重新焕发活力。
一、营造历史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
为保证初中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首先营造历史情境,以此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继而为教学工作地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针对枯燥的教学模式难以有效提升成效,学生更倾向于用感性的方式认识事物这一特点,任课教师应明确史料所具备的特性,包括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蕴含史论等等,通过运用史料创设历史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由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了解,继而积累更多的历史知识,收获全新的课堂体验。以古巴导弹危机这一史实为例,教师可向学生展示“美军监督下的苏联货船”照片,在不给出标题的前提下,引导学生对船的关系进行判断,在此情境下,学生能够主动思考探究,学习积极性也随之不断升高。
二、感受历史现场,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
在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针对某一历史现象,教师应以设身处地的态度,基于同情之理解的原则,进行全面考量与深入分析。
具体到实践中,任课教师可通过史料带领学生进入历史现场,以此使学生切身体会历史内容,继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此种教学方法能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使其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继而实现全面提高历史水平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师在讲解秦朝巩固统一的经济措施时,可为学生提供“田畴异亩,车涂异轨,律令异法,衣冠异制,语言异声,文字异形”这一史料,并提出与之相关的问题,使学生在理解史料的同时,加深对课堂教学重点的理解与印象,继而深刻体会秦朝统一货币、文字等的重要意义。
三、培养证据意识,培养学生探究历史的能力
历史教学其根本目的不是使学生记住历史知识,而是带领学生掌握研究历史的技巧,并能以史料为证据展开历史探究活动。具体表现为,任课教师在借助史料进行课堂教学时,可运用史料营造探究氛围,促使学生自发、独立地发展问题,并以史料作为证据,对问题展开深入研究,在此过程中,学生不仅能积累历史知识,也能促进历史学习方法的更进一步发展。在讲解《世界文明史》时,教师可带领学生对教材所给出的文字资料进行阅读,并引导学生找到材料中的有效信息,通过运用有效信息解决教师提出的问题,以此形成用事实说话的证据意识,提升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揭示史料本质,促使学生形成历史思维
通过运用史料以此形成对历史的全新认知,此过程能够实现思维具体化,并由现象延伸到实质,进一步促进学生历史思维地形成。具体表现为,教师可根据所给材料,带领学生开展阅读活动、思考探究、交流分享,使学生建筑对历史学科的新认知,确保历史思维能力得到有效锻炼,与此同时,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使学生形成善于观察、勇于探究的学习习惯,促使历史课堂教学质量得以显著升高。以秦朝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为例,学生对于抽象的历史概念难以切身体会,而教师可提供与之相关的史实材料,并结合材料抛出问题,使学生通过查阅教材或书籍,快速形成历史思维,深刻领会历史内容的更深层次含义。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历史课堂中巧用史料,能够有效突破教学重点、难点,促使学生形成全新的历史认知,并收获多重课堂学习体验,全面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为保证历史史料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认清初中历史教学现状,通过营造历史情境,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培养证据意识、揭示史料本质、感受历史现场,促使学生在此过程中,加深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形成历史思维,并培养探究历史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徐刚.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0(18):39-40.
[2]谢琴媛. 初中历史课堂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研究[D].西南大学,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