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中国教工》2020年第21期   作者:凹成良
[导读] 本文第一部分简述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二部分分析制约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形成的因素,第三部分从合理安排教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分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展开本文的探讨。
        凹成良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剑川县民族中学 云南 剑川 671300
        摘要:本文第一部分简述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第二部分分析制约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形成的因素,第三部分从合理安排教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分析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展开本文的探讨。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
        引言: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目前教育改革重要方式,是学生构建历史脉络体系,形成科学的理性认识的重要方法。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又有哪些渠道呢?
一、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1)时空观念;时空观念是指对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特定的史事是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能够知道分割历史时间与空间的多种方式,并能运用这些方式叙述过去等。
        (2)史料实证;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知道史料是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了解史料的多种类型,掌握搜集史料的途径与方法。
        (3)历史理解;历史理解是指将对史事的叙述提升为理解其意义的情感取向和理性认识。通过学习,学生能够努力理解各种历史叙述及其语境的含义;能够对历史具有同情理解的态等。
        (4)历史解释;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能力。
        (5)历史价值观,历史价值观是对历史的事实判断与价值判断的辩证统一,是从人文研究的真、善、美追求中凝练出来的价值取向。
        二、制约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形成的因素
        其一,在以往的历史课堂中,教师普遍采用填鸭式教学,忽视了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导致学生对历史知识的学习主要靠死记硬背,学习效率低。其二,由于怕学生耽误课堂时间影响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忽视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导致学生课堂参与程度低,忽视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学习。其三,对于史料实证、历史价值观等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也缺乏有效方法,让学生获得什么,应获得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头脑了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例如,教师对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局限在历史结论上,而没有引导学生学生将特定的史事与特定的时间和空间相联系的,忽视学生时空观念的培养,又如,教师对历史知识点的总结局限在某个时间点上、或某个知识点上,没有引导学生在不同的时空结构下了解历史的统一与多样、变化与延续,导致学生无很好地法对历史事件之间的因果关系作出合理认识。其四、教学环节设计不当。比如,教学目标的完成不够理想。比如,留给学生思考和提问的时间很少。
        三、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途径
        1、合理安排教学
        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教师都应该精心把控。比如,对待教学目标,备课就要先明确高中历史教育大纲要求。需要注意是依据历史教育大纲制定的教学目标并非原封不动,而应立足于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将教育大纲作为制定课程目标的依据和参照。一般来说,历史大纲是对学生所需掌握提出的最低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把教学目标具体化,这样才能把大纲落到实处。不单单要知道让学生获得什么,还要清楚获得多少,学到什么程度,如此,高中历史教学才具有可操作性以及可检测性。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是判断一堂历史课是否是高效率的又一标准。而且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应该以全部的学生的掌握情况作为评价标准,而不是少数生,或是优等生。

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教学目标达成的测试过程,教师通常会提问2、3个学生,如果这几个学生都回答正确了,教师就觉得是教学目标达成了。这种做法虽不能说是错误的,但却没能很好的体现出“面向全体学生”,那么学习目标怎样面向全体学生呢?怎样才能检查到每一个学生呢?其实,教师可以在课堂中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同桌之间相互检查来实现,这种检查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抽查检测方式的的偶然性,并且覆盖到全体学生。如果能将抽查检测与同桌互查结合起来,那么既体现了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又体现了师生之间的一种互动性。
        2、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
        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是判断一堂历史课是否是高效率的又一标准。然而,由于一些教师往往忽视了不同学生的发展与需求,通过牺牲一部分学生的发展来换取另一部分学生的需求。虽然这种看似“二者不能兼得”的教学方式是不得以为之,但是,只要合理的采取差异教学,处理好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的关系,就能弥补常规教学的短板。那么怎样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如何满足特殊学生的学习需求呢?首先,弹性设定目标,为实施分层教学做好准备,即备课时,依据学生的现有水平和能力,确定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达到的教学目标,并设计相应教学流程。其次,在课堂中优化教学组织形式,实施分层教学,即问题设计上要有梯度,调动每一个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个层次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进来。从而体验成功的喜悦。最后,分层设计弹性作业。即分成必做、选做两类作业。必做题为教学大纲、教材要求的基础性的题目。选做题目为拔尖和提高的延展性题目。
        3、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对于高中历史教学,要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教师不应该墨守成规,而是不断优化教学模式,不断创新教学,积极尝试更加先进、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譬如,翻转课堂、微课教学等。例如,在《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捍卫者康熙帝》课程中,笔者打破使用传统幻灯片授课的方式,引入微课讲解基础知点,并且通过创设情境,唤起学生热情,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合作,不仅活跃了课堂氛围,使课堂富有有乐趣,而且小组讨论交流合作还使学生充分参与进来,进行了良好师生互动。在分析历史问题时,借用地图阐述历史的空间联系以及变化与延续,并从多方面、多角度去评价康熙,通过再现清朝地图和考古资料等图文资料培养学生历史理解素养、时空观念素养以及史料实证素养。最后,利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片段为学生展示较为生动的历史,通过对史事的叙述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又如,战国前期,很多诸侯国都进行从奴隶制生产方式向封建制生产方式转变的土地改革,比如,齐国管仲改革,提出“相地而衰征”的税制,教师要引导学生分别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社会经济的发展的角度分析改革的必然性。同时,还要引导学生考虑各阶级与当时时代背景的关系,并且集合到具体政治、经济、军事等改革方面的内容进行理解,从而产生对变法意义的理性认识。
        结语:综上所述,新课标下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方式有合理安排教学、关注不同学生的需求、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式等。这些对培养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更具有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从而更好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
        参考文献:
        [1]巴合提·阿斯哈尔.浅议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126-127.
        [2]许红旗.浅谈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0):43.
        [3]于兴敏,张晓梅,陈佳欣.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魅力中国,2020,(21):172-173.
        [4]曹鹏.浅谈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以史料实证为例[J].中学教学参考,2020,(16):70-71.
        [5]陈俊财.新《课标》背景下培养高中生历史核心素养的途径[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0,(12):99-10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