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下可视化目标体系构建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裴绍志
[导读] 2001年初,国家第八次教育改革中就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核心理
        裴绍志
        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教育中心  
        一、研究的背景
        2001年初,国家第八次教育改革中就提出了让每一个学生得到发展的核心理念。第八次课程改革已经19年了,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发展什么始终在研究和讨论中。2014年3月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明确提出学生发展的方向是在“立德树人”基本任务驱动下,研究制订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体系和学业质量标准。体育核心素养的提出,让我们看到了体育学科发展的具体目标。核心素养可视化目标体系构建让老师们找到可以便捷操作的平台。通过研究可以使教、学、评操作落地实践,这为深化改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障,更为重要的是为学生健康成长和发展找到了抓手。
        二、研究目标
        (一)研究体育核心素养下三个维度下各个指标逻辑起点,进而将各个要素分解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要素,落实到各学段、学期之中。
        (二)研究如何通过构建学期核心内容大单元计划和实施促成学段、学期目标达成。
        (三)为教育行政部门落实核心素养提供决策参考。
        三、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为了使实验是真研究,我们实验人员就必须是自己教授的学生,因此我们选择的研究对象是实验教师任教对象约7400人中随机选择的3680人。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2.调查法;3.数理统计法;4.实验法;5.行动研究法。
        四、研究过程
        (一)寻找每一素养发展的逻辑起点。
        依据资料查阅、学生调查,我们依据分析、学习和课题研究需要,依据研究进度,我们着手进行了可视化目标体系的构建。研究的第一步就是对各个要素逻辑起点的研究,为目标体系构建奠定基础。
        1.分解小目标,形成了可独立操作的要素
        经过学习和分析我们认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目标的指标看似有14个,但每个指标往往是复合型或是混合型的,大部分指标在落地操作中很难实现整体落地,为了能更好的落地,那就要我们进行二次剖解,将之分解成每个独立的要素和延伸要素或前置要素,当我们经过分析和佐证,将每个独立要素找到适合落地的学段,我们的目标也就自然落地了。
        2.依据学生的实际,为每一个要素找到逻辑起点
        当我们对每个要素进行了必要的分解或解读后,形成若干个可操作的要素群。这些要素群直观的就可以看到不可能只在高中段实施,那每一个要素应该从什么时候进行培养比较合适呢?也就是它的起点在哪开始呢?我们对每一个要素结合理论和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同时这些要素的起点确定还要参考《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如此类推我们就可以将所有的要素找到它的逻辑起点。
        (二)构建可视化学段育人目标草稿。
        我们依据递进式互为基础的原则,分解高中体育核心素养目标要素找到逻辑起点的基础上,假设初三学生应该为高中阶段完成任务应该完成的任务清单。依据《体育课程标准》中水平四的学习目标的汇总,找到每一个要素的标准,依据课程标准中学习目标可评价、可观测、可操作的原则,用直观的语言描述归纳出水平四体育核心素养下学段育人目标草稿。各个学段依照互为基础这个方法独立进行剖解,我们形成各个学段的育人目标草稿。
        (三)构建可视化学期目标草案。各个学段核心素养下目标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原则进行二次剖解,形成各个学期的学习目标。各个学期目标不是将学段目标进行肢解,而是每个学期都有重点发展的内容,而又有许多要素在每个学期都要培养。我们研究认为学习目标体系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包括学生学习时每个学期目标的具体内容,同时还有与目标对应的学习内容和评价基本抓手。

当我们构建了这个体系,同时这个体系是在解剖核心素养后,为完成要素任务而构建的,那么我们的目标体系就会引导我们的老师将体育核心素养有序的“落地”。
        (四)修订目标体系和大单元的构建实验过程
        1.修订目标,本着可测量、可评价、便于操作和直观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原则,我们将育人目标划分为体能、技能、行为、品德育人目标。经过二次整理我们形成完整的九年义务教育学段、学期目标草案。
        2.验证性义务教育阶段核心教学内容大单元计划的构建
        经过理论学习和研究、讨论、分析我们认为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它应该包括学段、学期、单元、课时目标。这个目标体系是互为基础、互为验证的关系。
        (1)着眼学会与达到优秀目标,构建深度学习下核心教学内容大单元计划,确定可行的课时数
        依据、分析前期汇总的材料,我们知道义务教育阶段传统单元计划的课时往往只有3-8课时,一个项目通过线性或螺旋形的排列,让学生在九年中接受20-30课时的教育,这样排列肯定有它的理由,这里我们就不在探讨。
        (2)分析学习内容进行内容初步确定
        分析现有的教材功能和价值,将这些功能和价值与我们要实现的要素进行融合,这个契合的过程也就为各要素找到了教学内容这个载体,这为现在我们就开展使核心素养有效“落地”提供了可能。当我们将所有的要素找到载体后,我们就要进行梳理这些教材和对应的要素。以小学体能、体能技能并重主干,初中技能主干的思路,有序的排列,形成每一个学期的核心教学内容库。
        (3)分析学生的需要,确定学期大单元学习内容
        分析认为学生的需要是两个方面的,一是学生自己主观的需要,一般是兴趣下的直观需要,一是客观的需要,是学科课程的任务引导,而我们就要将这两种需要进行有机的结合。团队人员深入研究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两种需要,将其进行有效的整合,而后参考学生的真正需要,修订了学期核心教学内容库的教材内容。
        (4)设计学期核心内容大单元计划,构建可视性单元目标
        我们依据学期育人目标,根据单元中教材的特性,制定出可视化大单元目标。依据单元目标,对每一个单元中的课时制定可视化课时目标。为了让每个课时目标更为顺畅的达成,在每一个课时下制定评价要点,佐领课时目标达成。
        (5)单元中课时评价的确定。我们通过学习理论认为在技能或体能发展的同时,我们在每一个课时中都应该对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进行条件化和要求化的制定。同时也要有可评测的要点,经过研究我们将大单元每个课时学习核心目标作为评价要点。
        五、成果分析
        围绕课题研究内容和目标经过文献查阅、调查分析、数据统计、行动研究等方法下的研究,达成了我们预期的目标。其中我们的可视化目标体系形成了看得见、摸得着、可操作性的具体学习目标群。
        (一)量化分析
        通过对学生开展可视化核心素养学段、学期,大单元及课时目标引导下的学习,在评价要点引导下的测评与原来的没开展大单元学习情况进行对比,通过问卷调查,进行统计整理后,得出效果明显结论。
        (二)定性结果
        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是课程深化改革的重要手段,是我们今后中国教育提高教育质量的杠杆。体育学科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可视化目标体系的构建是体育核心素养培养内容构建的前提,是学生发展的方向。从可行性、可操作性入手,为广大教师提供了今后教学的抓手,提供了学生科学发展、健康发展的依据,为当下中国体育课程的深化发展找到具体的、可操作的、有效的目标,填补了我们体育学科急需的空白。
        六、研究结论
        通过学生实践,发现通过构建可视化核心素养学段、学期目标,采用大单元教学内容方式,学生的身体素质、技能水平都有明显的改善与提高,证明我们的设计在课堂教学通过重新构建目标体系、大单元教学内容、可视化目标体系是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达成的。从而得出结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可视化目标体系基本模式构建的研究成果是可行的,它填补了当下九年义务教育阶段核心素养下如何有明确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学习目标的空白。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