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初探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符友章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

        符友章
        首师大附属海南白沙中学  (5728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和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备受关注,为推进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摆脱传统一味重视学科知识本位,忽视学习主体素养全面提升,本文亦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探究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以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历史、高效性
        
        2014年核心素养首次在《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出现,并成为学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和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依据,加强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研究,是落实新时代新高考党和国家立德树人教育方针、政策的要求,对高中历史教学由学科知识向重视人发展素养提升的转变意义重大。
        一、对核心素养和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的基本认识
        1.对核心素养的基本认识
        对核心素养的内涵学术界已经形成共识,明确界定为学生应具备的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1﹞。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即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是历史知识、能力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综合表现,包括了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随着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推进,课程从“双基”走向“三维目标”,再到“核心素养”,其中的变化主要是从注重学科知识本身再到重视人发展素养提升的转变。双基是重视学科知识本身来刻画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单维度的;三维目标则是重视学科知识本身的预设和生成,是学科知识内在隐含的价值追求,是多维度的;核心素养则是重视人发展素养提升的视角来界定课程与教学的内容和要求,是多元一体的。历史核心素养五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铺相成的,缺一不可的。
        2.对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的基本认识
        何谓教学高效性,对此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观点莫衷一是。个人认为教学高效性应该是教育者在常态的教学中,通过师生互动交流或生生对话合作,且引发学生思维上的变化,在单位时间内能高效率、高质量、高效应地完成教学目标,让学生在情感、感官、身体等方面有深刻体验,且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
        教学高效性要求教师必须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最佳的速度,最大的效率促进学生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等方面获得科学合理发展,在历史纯文本知识体系展开传递性教学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自主文本解读与建构知识体系,而且通过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知识结论,让学生有更多机会亲身体验探究的过程,明确论从史出。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的基本策略
        有不少人批评我们的学生没有个性,“感觉好学生就是一个模式(培养)出来的,都是乖孩子,听话,缺乏独立性和批判性” ﹝2﹞。中国科学院动物学家杨卫平发出质疑:“现在,我们一不缺钱,二不缺仪器设备,三不缺勤奋努力,为什么到头来原创性成果还是比不过别人?”﹝3﹞这个问题的根源在应试教育中,我们学生只会解决堆积如山的作业和试卷,不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只会解决文本问题不会解决非文本问题;只会解答常规问题,不会解决非常规问题;只会埋头苦读而不会实践中解决现实实际问题。因此,高中历史教师熟知核心素养背景下实现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的基本策略尤为重要了。
        1.加强历史核心素养导向下教学观的改变。高中历史教学不能一味针对高考,只注重历史学科知识本身,而忽视以学生作为人发展素养提升来培养。一切教学活动要以学生为主体,回归学生发展本位,注意人发展过程特征,符合人性发展规律。

正确教学观导向下,会让学生在学习历史课程过程形成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树立正确历史观,能从历史的角度认识中国的国情,形成对祖国的认同感和正确的国家观;学生能够在丰富多彩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中认识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增强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能够确立其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塑造健全的人格,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2.加强历史学科知识情境创设的生活化。知识转化为素养必然要经过情境创设,知识与现实生活构建联系,让学生通过体验、思考及自己操作,把纯文本知识内化为头脑中的经验,让学生在情境中生发自己对事物的理解,激发对学习的兴趣和热爱,刺激感性思维和探究事物的渴望。在教学活动中,始终要让学生对你课堂感兴趣,不仅要巧妙设计问题,还要根据授课目标,创设活灵活现教学情境来刺激学生的身体感知,调动学生的眼、耳、口、脑协调起来,使学生能用最少时间,最大限度掌握教学内容,从而激发获取知识的愉悦情感,学习获得感得到满足。情境教学可以刺激学生,使之把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不仅使学习过程成为对知识本身的接受,更会使学生产生主动探究,把历史学科知识转化为学科核心素养,这是核心素养背景下历史学科高效教学所追求的。
        3.加强历史学科知识的实践性。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知识于社会实践,运用知识又可以促进学科知识的学习,学习与运用是相铺相成相互促进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提出要以“用书”来替换“读书”。在他看来,“书只是一种工具,和锯子、锄头一样,都是给人用的。与其说读书,不如说用书”,中国也有“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的古训。如《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三单元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一课中,北宋和辽朝及西夏都发生了军事冲突,且都以失败告终并送上大量财物以保平安,请同学们思考:北宋花钱消灾,换回国家一时平安的做法是否可取?请说说你的理由?现实生活中如果你遇到歹徒抢劫,是否会花钱消灾?为什么?因此,高中历史教师要实现教学高效性,还得注意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主动体验、尝试,亦或亲自操作和改造,才能达到活学活用的学习效果。
        4.加强历史学科思维方式的培养。美国教育学家克洛威尔曾说:教育面临的最大挑战,不是技术,不是资源,不是责任感,而是发现新的思维方法。学生思维方式决定他们解决问题思路和方向,决定学习质量和水平,因此,注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能力的培养,培养其独立、个性、新颖的思维和想象能力是达成教学高效性的重要策略。
        三、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的意义
        高中历史学科知识的学习难度相对较大,知识点多、面广,时间轴线又长,特别新高考综合改革后,历史试卷又增加了小论文写作,难度更大,大部分学生对历史知识学习兴趣不浓,导致教学效率不高,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出台,为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指明方向。
        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要让学生真正了解历史学科知识体系与史料的关系,认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认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矛盾运动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从而把握历史发展的内在原因,把握历史在各个时期的历史创造和历史经验与教训,构建起对中国或世界历史发展道路连续性的认识,使学生在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历史核心素养上得到培养和提升。
        总之,要构建高中历史教学高效性,教师不能单纯强调高考和历史学科知识本身,而是要把学科知识本位转变为学生发展为主体,注重对学生素养提升培养,注重历史思维发展的开发,不断挖掘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潜质,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M﹞.上海教育出版社.
        ﹝2﹞陈吉宁.杰出人才不是“培养”出来的﹝J﹞.水木年华,2014(4).
        ﹝3﹞任荃、中国“牛顿”:“苹果树”在哪〔N〕、文汇报,20004-10-19(5).
        ﹝4﹞苏鸿.《高效课堂》﹝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5﹞杨晓.让“身体”回到教学〔J〕.全球教育展望,2015(02):5-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