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分析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林红彩
[导读] 随着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

        林红彩
        陆丰市玉燕中学,广东汕尾,516545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对人才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探究新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初中历史作为初中一门重要学科,其教学效果应引起教师的重视,其学科地位也应引起学生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提出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对策。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历史教学;

引言
        素质教育改革之前,初中历史由于不是重要的考试科目,所以并不受学生的重视和老师的关注,那时它的课程设置只是应中考教学的要求展开的,其学科地位并不高。但是在新时代背景下,初中历史被赋予了新的要求,教育者被赋予新的使命,要求教师和学生对这门学科重视起来,所以,初中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给学生讲解基本的历史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思维能力,以此实现教育的最终目的。
一、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它是关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多方面要求的结合体,它主要关注学生在其培养过程中的体悟。此外,核心素养还具有稳定性、开放性及发展性的特征,是一个伴随终生可持续发展、与时俱进的动态过程,是个体能够适应未来社会、促进终生学习、实现全面发展的基本保障。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有效消除学生的厌学心理,同时也能帮助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率。
二、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教学的具体对策
(一)革新传统教学理念,提高教学质量
          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是不容忽视,教师的教学观念对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直接的影响。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就要革新传统教学理念,认真分析每位同学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历史教材,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明确教学目标,把握好教学方向,以此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为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就要增加历史这门学科的趣味性,营造生动有趣的课堂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历史学科的重视程度,以实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以九年级下册历史部编人教版教材《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一课为例,教师在讲到《慕尼黑协定》时,首先利用历史典故,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祸水东引”这个故事让学生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下签订《慕尼黑协定》的目的,然后顺势给学生讲解《慕尼黑协定》的内容、实质、影响等知识点,紧接着引导学生进行内容的总结和分析,组织学生讨论《慕尼黑协定》带给我们的启示。此时的老师就要把课堂交予学生,让学生主导。在经过激烈的讨论后,学生进行回答。在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归纳,归纳出最终的结果,在教师归纳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根据老师的内容提炼,比对自己的总结,从而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以便在以后的学习中有所改进,找到自己的闪光点,以鼓励自己在以后的学习中继续保持。

通过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让学生能更深的理解历史知识内容,获得更多的体验,感受到历史学习的乐趣,同时也能有效提高课堂效率。
(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对历史产生浓厚的兴趣,就会愿意在历史的长河里遨游,探寻历史知识,提高自身的历史素养。为此,教师就要通过了解学生的兴趣,结合现代化的教学工具进行历史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历史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1]。
          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动荡的春秋时期》一课时,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一些关于春秋时期的视频和图片,导入教学环节。如在讲到春秋争霸的故事时,可以播放视频《春秋争霸》《陈璞之战》等视频以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在讲到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时,教师就会给学生展示《牛耕图》和春秋时期使用的各种工具和货币等图片,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农耕时期使用的工具,进而体会春秋时期政治动荡下经济的不平衡发展。通过视频和图片的冲击,学生对于历史的学习就会产生一定的兴趣,就会发自内心地爱上历史这门学科,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升核心素养
          新课程要求学生在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掌握自主探究的学习技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以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2]。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将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培养学生自主探索教学内容的能力。通过此种方法,不仅可以为学生营造轻松的学习环境,加强与教师间的互动交流,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实现历史素养的提升目的。
         例如,在学习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鸦片战争》一课中,教师在讲到中英《南京条约》时,先给学生简单介绍了《南京条约》签订的时间和背景,然后让学生看课文中的条约内容,进而引导学生逐条归纳内容,并分析其危害,最后总结条约给中国在领土、关税、贸易主权方面带来的危害。在学完《南京条约》后,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在《南京条约》签订后,西方侵略者还强迫中国签订了哪些不平等条约?内容是什么?产生了什么样的危害?部分学生能回答出签订的条约,如中英《虎门条约》、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但对条约的内容以及产生的危害还不了解。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在学习课堂内容的同时,思考与此相关的知识内容并主动学习探究,以提高自学能力,提升自身的核心素养[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在核心素养背景下更好地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必须革新传统教学理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习惯,以及独立的思考能力,进而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就要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有针对性地创设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历史这门课,从而了解历史知识,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有一定的帮助。

参考文献:
[1]高晓霞.试论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历史教学的有效性[J].青春岁月,2019,(25):179.
[2]吴翠玲.核心素养下初中历史推理式教学有效性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29):143-144.
[3]汤金玲.核心素养环境下初中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相关研究[J].家长(上旬刊),2019,(8):119-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