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共育学习礼仪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鲍玉肖
[导读]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
         
        鲍玉肖    
        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幼儿园   674499
        摘要: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古有“六学”,今有道德教育,关于“礼”的课程从未停止。学前期儿童可塑性强,是个性品德形成的关键时期。在此阶段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有助于促进幼儿社会化进程,对幼儿整个人生的发展将产生重要的积极影响。
        关键词:模仿 老师  家长  礼仪教育
        幼儿不但喜欢模仿家长的举动,在幼儿园里,幼儿还特别喜欢模仿老师的言行,幼儿对老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对老师的各种行为表现都认真地模仿和学习。通过开展“敬老、爱老”活动、礼仪小朋友、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家庭总动员、礼仪故事大王比赛、幼儿园还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加入了《弟子规》的教学等一系列活动来加强家园联系,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
        一、教师要注重礼仪修养,起到榜样作用
        在幼儿园里,幼儿特别喜欢模仿老师的一举一动,可以说老师是幼儿的一面镜子,幼儿是老师的影子。幼儿对老师的崇拜心理,使他们喜欢认真地模仿和学习老师的各种行为表现。因此,在开展幼儿礼仪教育活动之前,老师要注重学习并明确自身的职业规范,努力塑造自身的个人魅力。老师应该在工作环境中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衣饰得体,上班时不穿拖鞋,不浓妆艳抹,衣着大方,不穿奇装异服。幼儿打招呼要及时回礼。在行为上做到举止端庄、语言文明、礼貌,对待学生要温和耐心,尊重学生的人格。老师应该起到表率的作用,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必须先做到,做到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做学生的楷模,努力为孩子树立良好的礼仪榜样。
        二、把礼仪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学习中
        幼儿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的环境,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如果礼仪教育跟不上,很容易使幼儿的言行和思想受到不健康因素的影响。因此我们应该重视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礼仪教育,利用生活常规对幼儿进行良好习惯的养成方面的引导和巩固。
        首先,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幼儿园的卫生习惯养成工作是德育工作的一项内容,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对于提高人们的文明素质有重要影响。因为卫生状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所以培养幼儿良好的卫生习惯也是幼儿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卫生习惯教育的主要内容有: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育、集体生活卫生教育、公共卫生规范教育等。这三点都非常重要,尤其公共卫生方面的教育,是幼儿礼仪培养中极为重要的一个方面。我们不是常见到有的孩子一边吃零食一边把包装纸、果壳之类随手扔在街上吗?我们不是厌恶有的人随地吐痰吗?注意讲究公共卫生,就应该从娃娃抓起。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己经形成了许多公认的生活习惯礼仪。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明素质水平,但近年来由于对礼仪教育的重视不够,一些家长忽视了对幼儿生活习惯方面的礼仪教育,这就需要幼儿园为幼儿进行生活习惯的补偿性教育。幼儿在园中的生活习惯教育主要涉及诸如睡眠、进餐、寝舍规范和生活朴素教育及独立生活能力教育等方面。如老师要求幼儿在睡觉时间里不影响别人、进餐时不讲话、不浪费饭菜、遵守寝室规范、不乱花钱、节约用水、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等。老师在这方面可以通过采用规范和制度影响的养成教育方法为主。当然,由于幼儿的年龄还小,不具备达到所有标准的条件,我们不能教条地要求他们逐一做到,但我们应该对他们进行一定的训练,为他们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打好基础。


        其次幼儿园是集体性教育组织,幼儿在集体学习环境中能否自觉遵守集体规范,是能否养成组织性、纪律性的重要前提。所以应该对幼儿进行遵守集体规范的教育,使其能够自觉地按照集体规范约束自己,这样才能形成文明公民的基本品质。如做操的时候会自觉排队;进出教室、上下楼梯不大声喧哗;重视每周一的幼儿园升旗仪式,礼仪儿童做到服饰统一、整齐,齐步走向旗杆,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升起国旗,全场师生对国旗行注目礼等等,通过遵守集体规范教育养成幼儿在集体活动中的文明习惯。
        最后在幼儿园里,将礼仪教育列入课程之中,对幼儿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教学活动。将幼儿礼仪教育纳入幼儿教育课程中的主旨在于将幼儿礼仪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实施幼儿素质启蒙教育的一种手段。注重将礼仪教育渗透在各学科中,使幼儿时时刻刻受到良好行为习惯的熏陶,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平衡地发展。例如,在美术活动中,同样可以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手工课上幼儿在操作的过程中不免要向其他小朋友借用剪刀、胶水等小东西,老师就要适时引导幼儿在借东西的时候讲礼貌,要和别人说“请”、“谢谢”、“不客气”等礼貌用语。如果不小心把别人的作品弄坏了或者影响了别人的操作要说“对不起”。这样一来,幼儿不但在操作活动中得到了锻炼,还懂得了一些礼仪方面的知识,可以说是两全其美。再者,在体育活动中,有的幼儿因跑、跳的时候撞倒了别人,老师可以趁机教育幼儿向被碰倒的小朋友说“对不起”。日常生活中要求幼儿要和别人友好相处,不能抢玩具、不说脏话、不打人。在语言课中,我们通过故事、谈话、情景表演等形式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语言课是通过故事中的内容,向幼儿讲解礼仪方面的知识的好机会。幼儿喜欢故事,经常把自己想象成故事里的角色。比如老师一边讲述故事情节一边引导“小熊很有礼貌的,它早上起床的时候,看到别人都说:早上好!小朋友,你们也要向小熊学习哦!做一个讲礼貌的好孩子。”“小花狗走出家门的时候,会和妈妈说再见。”幼儿通过学习这些故事里的角色,早上会主动向老师打招呼,离开幼儿园的时候会和老师招手说“再见”道别。在街上看到自己的好朋友时,孩子们也会主动打招呼,走的时候要说“再见”。孩子们都说“我也要向小熊、小花狗一样有礼貌,做一个好孩子!”通过丰富多彩的语言活动,幼儿懂得了在日常生活中最基本的生活礼仪方面的知识,并且由模仿逐步渗进他们的生活中,并渐渐形成了优秀的个人品质。
        三、引导家长注重个人礼仪,家园同步培养幼儿良好礼仪习惯
        幼儿园对孩子的礼仪培养固然重要,并且卓有成效,但要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素养,需要家园合作,共同努力。幼儿模仿性强,辨别力差,家长的一些不良的、错误的言行对幼儿的发展有很大的消极影响。通过开家长会、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活动加强家园之间的联系,向家长宣传幼儿礼仪教育的重要性,让家长从思想上重视礼仪教育,使幼儿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同步。老师、家长要做到对孩子统一要求、统一教育,提升幼儿礼仪行为能力的场景增多了,形成动力定势,并固定下来形成习惯。家庭和幼儿园同步提供贴近幼儿生活的教育内容,把礼仪教育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带动幼儿礼仪情感的加深和礼仪技巧的提高。帮助他们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考虑问题、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利于幼儿与同伴、成人的交往和合作。此外,对幼儿进行礼仪教育还有助于提高家庭文明程度,使家庭文明气氛更好,变家长被动配合幼儿园教育为家园共育。这不但对幼儿礼仪行为习惯的培养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对改变家长的行为也有积极的影响。孩子与家长在共同生活中互相提醒、互相监督,不但提高家庭文明程度,更可以进一步影响整个社会的文明化进程。
        有句老话:“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教孩子礼仪,就是在教孩子如何优雅地度过一生,要想孩子成为举止优雅的人,那么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董云云.浅谈幼儿园礼仪教育的方法[J].社会科学:全文版,2016.3
        [2]屈艳玲.家园配合培养幼儿文明礼仪行为习惯.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