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教育中学生信息素养培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 卢慧敏 刘卫丽
[导读] 新时代高校教育对信息素养提出了迫切要求,




        卢慧敏  刘卫丽

        海军大连舰艇学院基础部


        摘要:新时代高校教育对信息素养提出了迫切要求,而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的现状并不理想。面对这样的问题,在校园网络环境硬件建设之外,我们提出到了教学模式改革的软件建设的方案,以期为信息素养的培养提供参考。
        关键字:新时代高校教育;信息素养;学生信息素养能力现状;教学模式
        新时代高校教育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中知识技术变革的惊人的发展速度是无法回避的一个方面,挑战着培育的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及未来发展。随着以计算机技术、 网络技术、 通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一个人的能力的大小将主要取决于其获取、处理和利用信息的意识和能力。在这个时代中成长、成才,对当今大学生的信息素养的提出了更高更迫切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谁的信息素养水平高,谁就更具竞争力。大学生式社会建设和发展的中坚力量,信息素养的培养,不仅能够使学员对日后工作更具适应性,而且为学生提供了解决问题的手段和终身学习、发展的途径。而大学生信息素养水平并不理想。如何培养大学生的信息素养已成为当前高校教育所面临的紧迫而现实的课题。
一、信息素养能力培养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更新周期加速。一个人在大学阶段只能获得需用知识的10%左右,其余90%的知识都要在工作中不断学习和获取。面对大量的信息和快速更新的知识,我们必须学会处理信息的能力,掌握自我发展的技能。对于大学生来说,提高他们的信息素养能力是新时代信息化对高校教育的要求,是评价人才培养综合素质的重要指标。
        首先,具备信息素养能力可以使学生整体素质得到优化和提高。信息化学生接受教育提供了多种途径,使学生更便捷的获取信息,使他们能够不受时空限制,按照自己的需求和意愿,主动地学习并吸收新知识、新技术,不断改善、调整、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
        其次,信息素养能力为学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信息时代,科技水平快速发展,新知识、新装备、新理论不断涌现,对学生来说,高校教育远远不足应对日新月异的发展,这不是“终结性”教育,而应该是通过信息素养教育成为再教育的一个起点。培养学员具备较强的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及时准确的掌握最新的信息、有效利用有价值的信息以解决问题。
        第三,缓解信息压力,有效解决信息污染。海量的信息,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巨大的信息压力,形成信息超载问题,同时也会受到不良甚至是危险的信息的威胁。正确处理复杂信息的方法不是逃避,相反运用正确的信息检索技术和检索渠道,可以使学员具备信息免疫能力,有效地化解信息污染带来的风险,缓解巨大的信息量带来的精神压力。
二、信息素养和信息素养能力的内涵
        顾玉林提出:对大学生来说,信息素养是一个不断发展着的概念,信息素养是在信息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学生运用科学的信息策略独立寻找、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个性特征和信息技能。
        综合国内外信息素养的阐述,对大学生来说,信息素养首先是一种信息意识观;其次它也是一种各种信息本质的判断和分类;同时也是一种信息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交流的技术;也是遇到实际问题时,挖掘、寻找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具有能够自主学习、终身学习的基本能力,并依靠自身信息知识体系对研究内容进行发展创新。
        钟志贤提出信息素养能力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运用信息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生成信息;创造信息;发挥信息效益;信息协作;信息免疫。


三、大学生信息素养现状
        学员信息素养的水平受到高校信息化硬件和软件水平的限制。高校图书等信息资源侧重基础理论方面,前沿性的知识较少,更新慢,知识结构性缺失;校园内网络资源的获取不够便利与普及;虽然也搭建了网络在线教学平台,但缺乏实时互动的设备,平台的资源也不够丰富,使用效果不够明显。
        另外,教学过程对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也起着关键的作用。教学内容单一,模式陈旧等原因使学员丧失学习的主动性,这使学生利用信息技术的能力较低。未能根据个体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教学,使学生实践能力普遍较低,失去信息检索的欲望和动力。
        结合平时授课及问卷调查发现,尽管学生对于基本的信息设计及处理设备有较好的掌握及了解,但从掌握的广度和深度来看,还是存在很大的不足。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本专业的主要信息源,对于给定的信息,学员往往出现被动接受的状况,缺乏因为对信息实用价值而进行的可靠性、时效性分析,在信息的利用上,往往呈现举例罗列的状况,而不能利用已获得的资源进行有效提炼,从而得出自己的理论。另外,虽然疫情期大量开展了在线教育的方式,但学生对远程和在线教育的学习渠道仍然不太熟悉,学习的方式比较单一。同时,学生比较欢迎多媒体的教学方式,比较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当然,传统板书教学仍然受到大量学生的欢迎,这一方面说明课堂教学教师讲授是学生学习的主要途径,另一方面也说明教师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调查数据表明,教师的在授课中的信息素养和水平对学生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一般来说,教师的信息水平高,在教学中使用获取信息的途径广泛,信息种类丰富,学生的信息素养也相对高。这说明在学校的硬件建设之外,教学过程对学员信息素养的培养起着关键的、不可或缺的作用。
四、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新型教学模式改革
        教学过程在学员信息素养的培养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仅仅关注硬件建设而忽略教学过程中的对学生信息素养的指导和锻炼,学生信息素养能力难有质的提高。所以信息素养的软件建设,即是教学模式的改革更是急需和迫切的。
1.建立开放的教学平台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以往的教学模式过分强调课堂讲授,受到时间、地点的限制,这种传统的教学形式使得教学内容也刻板、受限。而实际上学生对知识和信息的诉求已然多样化。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实现与学生充分的互动。近几年,各高校的微课建设如火如荼。微课内容短小,有针对性,往往对某一个有难度的问题,进行破题。好的微课往往让人印象深刻,并产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但是,微课的使用却存在一些问题。这正是因为平台的缺失。应该建立一个交流的平台,承载微课的资源,让学员进行评论,给学生一个互相讨论的空间。同时该平台,还应是教师与学生交流的通道。教师通过网络下发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网络答疑和布置作业。课堂与网络相结合,互相补充。
2.建立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
        课堂教学仍然是学员学习最重要的途径,满足信息素养培养的要求需要进一步的深入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应逐渐注重学生信息素养技能的培养与提高,努力营造良好的信息素养环境,建立新型的教与学模式。任务驱动教学法,使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面对实际问题,进入情景。课前布置任务给学生,让学生查找资料,解决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信息素养,积累经验,实践能力。一改以往的学员的被动接受知识,而是需要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需要学生自己搜集、整理、分析、分类,最后架构起知识结构,最后解决问题。
五、总结
        新时代信息己经成为另一项重要的资源。随着信息化、知识化、网络化的程度不断加深,信息素养对大学生显得愈发的重要。学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信息环境下生存发展,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高校就必须把信息素养作为个人素质培养过程中重要的环节从而着力进行培养。学校需要进行信息化的硬件建设,也要进行教学模式改革的软件建设,从而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能力。
参考文献
1.娜日,吴晓伟,吕继红,国内外信息素养标准研究现状与展望,《图书情报工作》2010年第3期。
2.卢毛英,谈高校图书馆与信息素养教育。《广西高教研究》2000年第2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