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家校教育协作模式建构、运转与育人成效

发表时间:2021/1/7   来源:《教学与研究》2020年9月第26期   作者: 黄海燕
[导读] 在“全球本土化、本土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世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
          
        黄海燕   
        广州市荔湾区龙津小学     510150
        摘要:在“全球本土化、本土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与世界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形势下,家校合作的形态日益凸显,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一体化的格局不断完善。学校和家庭分离与对立的观点与局面逐步被淘汰和摒弃,学校不再是教育的代名词,家庭不再是教育的旁观者。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大力提高国民素质。习近平总书记更指出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要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使千千万万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节点。家庭与学校之间不再有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家校关系也不再是永不相交的两条平行线,而是携手合作,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共同育人。龙津小学以“为孩子健康一生奠基”的办学追求为指引,在现代家校教育中不断探索新路子,建构家校合作协作模式,创新家庭教育实践,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促进家庭教育工作的良性发展。
关键词:家校教育、立德树人、家长课堂
一、立德树人、家教为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赖以维系的精神纽带,是一个国家共同的思想道德基础”,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从家庭做起,从娃娃抓起”。
        1.学校注重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融入到课题研究、指导服务、亲子活动等家庭教育各个环节。每个学期的家长学校课程由校长亲自执教,内容与学校的发展、年级孩子特点、家长育儿困惑紧密结合,课程内容涵盖:爱国主义教育、诚信教育、孝敬教育、勤俭节约教育、生态文明教育、安全教育、法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同时在家长互动沙龙、关工委讲师团、法治副校长的专题宣讲中融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内容,引导每一位家长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家庭观、国家观和民族观,通过每一个家庭的情感认同、家长的言传身教、家风的浸润熏陶,倡导“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家庭美德,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更好地走进家庭,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每一个孩子心中生根发芽,形成有利于儿童成长的家庭环境。
        2.积极拓展家庭教育活动载体。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积极开展传家训立家规扬家风活动,进一步强化家长的监护主体责任,引导家长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帮助家长全面学习家庭教育知识,系统掌握家庭教育科学理念和方法,时时处处用正确行动、正确思想、正确方法教育引导孩子,让好的家风成为生活方式和生活常态。通过组织开展“争做合格家长 培养合格人才”、亲子读书、“我的好家风”征文、情景体验等家庭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教育引导家长注重培养儿童的优良品质、健康人格和良好行为习惯,不断强化活动的互动性和参与性,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
        二、职能清晰、规范运作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要求“建立中小学家长委员会”,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家长委员会是家长与学校、教师沟通的立交桥,是一个和学校一起丰满孩子羽翼助推成长的组织,彰显着强大生命力。作为学校要高度重视家长在家校合作中的重要性,明确家委会这一教育资源的重要价值。通过不断完善各层级家委会机构,不断修订完善《龙津小学家长委员会工作章程》《龙津小学家校联系制度》以及《龙津小学家长义工服务制度》等各项制度,为学校的家校工作建设夯实基础。
        1.从2016年开始,学校进一步加强家长学校标准化建设。以阵地共用、资源共享、节俭办学、务求实效为办学原则,按照“七有”(有挂牌标识、有师资队伍、有固定场地、有教学计划、有统一教材、有活动开展、有教学效果)标准建设家长学校,健全管理制度,强化经费保障,完善信息反馈机制和评价机制。
        2.规范家长委员会的组建与运作。家长委员会的成员可以采取推荐与自荐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差额选举方式产生建立学校、年级、班级三级家长委员会。学校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明确家长委员会的职责与任务,明确家校合作中各自的边界意识,学校和家长对各自规则限度保持明确的认知,并自觉做到不越界、不错位、不控制、不独断、不迎合、不无原则退让,在家校协作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各司其责,形成一种平等、尊重、配合、支持、信任、理解、互补、良性互动的积极合作关系,构建起教育命运共同体,真正实现家校合作价值和效果的最大化。










        3.表彰优秀家长活动。学校每年都组织“优秀家长”、“优秀义工家长”的评选活动,通过优秀表彰、专题宣传等,把他们的优秀事迹和具体的家庭教育教育方法向广大家长进行宣讲。让优秀家庭和家长在家庭和学校间架设起沟通交流的桥梁,推动了学校素质教育工作的发展,让学生真正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受益者。
        三、督学督政、参与管理
        《教育部关于建立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委员会的指导意见》中,将学校家长委员会的基本职责定为“参与学校管理”。一间优秀的学校是不能单凭一己之力完成教育大业的,必须有学校、家长和社会互相合作,才能组成完整的教育体系。因此加强家校合作、促进家长参与学校管理是教育改革的趋势所在。
        家长委员会给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可以让家长以教育合作者、管理参与者的身份站在与学校平等的地位,真正参与学校管理,有利于家长充分了解学校情况,提高家长的教育知识和管理能力;学校可以充分利用家长资源,为学校教育活动提供支持,促使学校办学和管理的民主化、科学化。因此,必须把家长委员会纳入学校管理主体,积极推进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管理。
         1.开门办学、请进来走出去。
        现代的学校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打开学校大门,定期举行面向全体学生家长、不同主题的开放日、主题活动,让更多的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和孩子们一起体验学校生活,通过科技艺术节、家长课堂等形式,开展社会化、生活化教育,增加学生成长历练计划,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家长学校职能作用,形成教育的合力,促进亲子共成长。
        2.畅通渠道、参与重要决策。
        学校和家庭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走到了一起,家长委员会在其中就是一座沟通的桥梁,在学校各项重大决策、活动中(学校建设、毕业招生、午休托管、学生营养配餐、校服订做、安全防疫等),对事关学生、家长切身利益的措施拥有发言权和决定权,在每个学期的学校家委会议上,学校都邀请家委代表参加,了解学校发展动态,听取家长建议,对家长的质询进行解答,增进教育共识和家校沟通。通过向家长问教问计、借智借力,增强教育正能量,解决实际问题,助推学校发展,努力办好让社会满意、让孩子喜欢、让家长放心的学校。
        四、保驾护航、服务学校
        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所言:“学校、家庭和社会要互相沟通、积极配合,共同开创素质教育工作的新局面”。这其中,一种更灵活有效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和管理的实践形式——家长义工诞生了,它成为学校整合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形成教育合力的有效依托和抓手。近年来,在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管理工作中,家长义工队以不同的内容、方式影响着学生,有时是合力,有时又是分力,他们活跃在校园的每一个角落里,筑起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1. 广泛发动、组建队伍
        在家长委员会的积极号召和带动下,由家长自行报名,主动参与,自发成立了班级家长义工队,这支队伍积极参与班级及学校的重要活动及日常事务,自觉担当起班级管理的重任,心系班级,尽自己所能,为学校为班级奉献自己的爱心,无怨无悔。
        2.指导培训、有序开展
        家长义工队以创建“平安文明校园”为目标,倡导志愿精神、密切家校沟通,由年级家委会做好各年级家长义工队的日常管理、组织、培训、活动等工作,以服务学生、促进家校协作为立足点,共建文明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促进学生平安健康成长。
        3.志愿服务、实效凸显
        (1)安全护卫—安全管理、交通疏导、防疫宣传等。
        (2)协作助力—运动会、艺术节、亲子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扶贫助力等。
        (3)实践活动—班级服务、特色活动策划、组织、文化宣传等。
        (4)沟通桥梁—学校建设、献计献策、家庭教育交流等。
        家长义工进校园,家校活动共育人。让家长们通过做“家长义工”这种形式走进校园,亲身参与到学校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不仅更容易加强亲子间的和谐互动,近距离的言传身教,为孩子树立起积极正面的榜样,发挥良好的表率作用。更让家长们在服务的过程中看到和体会到了学校工作中的“不容易”,校与家之间这种积极地互动,正在用实际行动谱写出一曲家校共育的和谐乐章。
        五、家长课堂、联动共享
        家长群体“藏龙卧虎”,每个家庭不同的文化背景、育子观念、家长的工作单位、家长特长等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利用家长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教育内容,拓宽学生视野,是家校协作中的重要宝藏。
        学校通过家长委员会积极开发家长资源,聘请家长群体中的专业精英、骨干人才担任家长讲师,为孩子们的成长各尽所能、各显所长。并围绕学校提出的“国学、国艺、国医、国粹”精心设计家长课堂的内容,中医课程、小记者课程、魔术课程、参观场馆实践课程,亲自家庭作业、全员运动会等,把课堂从学校延伸到社会,使孩子们在广阔的天地里学习课程以外的知识,让学生受益良多。
        例如:

        “家长进课堂”活动开展以来,其活动的成效充分展示出来,不仅大大激发了家长参与学校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形成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
        学校教育必须取得家庭教育的支持与配合,已是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构建立体式开放式的现代家校教育协作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校、家庭、社会群策群力地抓好家校协作,必将提高家长教育子女水平和优化社会环境,从而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奠基一生。
参考文献
【1】王荣佩. 构建家校协同教育机制 增强育人实效[J]. 中学教学参考, 2013, 000(030):123-124.
【2】马书彬. 以和致育合力育人——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协作育人模式的探索[J]. 黑河教育, 2018, 000(010):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